【中华文化300问】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为何称“处暑”?

作者:容乃加
北方人称黄历七月间的小蜻蜓为“处暑”。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398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宋‧廖刚),诗句绽现玉露金风(秋风)的处暑气象。“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了,时序已经在初秋,那这节气为何称“处暑”?

“处暑”是表示气温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时是以华北地区为准)。处暑到,夏天的暑气将要止息,天气渐转凉爽,这就是初秋的节气为何称“处暑”的意含。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秋,虽然入了秋,天气还在慢慢演变,炎热暑气未消。到了第二个节气处暑,天气出现俗语说的“争秋夺暑”现象,残余的暑气呈现“停止”状态,渐渐潜伏起来,秋气慢慢展现。它是慢慢演变的,不是截然的改变。

出伏迎处暑

一般处暑节气都是落在一年最热时期“三伏天”之后,所以民间有“出伏迎处暑”的俗谚。2023年三伏天止于8月19日,处暑是8月23日,的确应合民间俗谚“出伏迎处暑”的说法。

不过,在南北地理位置上的温差很大,处暑节气期间的差异尤其明显。处暑节气的半个月间,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已是秋高气爽,而在江南,“处暑犹然似当夏”,“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暑气余威甚至不亚于夏日。

例如宋代人吕本中的诗《处暑》正好表现了这种南北地处暑的差异:“平时遇处暑,庭户有余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秔稻香。”

处暑的物候

中国古代观察处暑主要的三个节气现象,每五日一候,依序有三候:

一、“一候鹰乃祭鸟”:老鹰开始捕猎,捕获鸟儿先祭再食。
元代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意思说:鹰是一种高贵的鸟,被视为“义鸟”。鹰不会攻击有胎的母鸟,所以称为义鸟。秋天五行属金、五行为义,鹰感受到这种能量,开始捕食其它的鸟类。然而,鹰捕食前会祭鸟,就像人们在冬至、新年等重大节日告祖、祭祖一样。

处暑第一候:鹰祭鸟。(Pixabay)

二、“二候天地始肃”:处暑节气的第二候是天地现肃杀之气,万物开始凋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养阴保健的时节了。

三、“三候禾乃登”:处暑时谷物黄熟,这时不耽误秋收的时机,谷物丰收,民生不用愁。平常年里处暑一到,大江南北谷物熟,家家户户一片秋收忙的景象。然而这几年,天候异常,天灾人祸频起,收成与否,可能就要看人心看天意了。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心善、道德水准高的时代,自然伴随着国泰民安,人民能安享富裕生活;反之,乱世中异常天候、异象就多。灾祸虽然是一时偶发,但却不是一时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愿,人心醒觉,及时归正、归善,才能解除灾祸的根源,得到上天的宽悯。尤其秋(金)气肃杀,五行为义,处乱世中,逢处暑争秋夺暑的时节,不也给我们正本清源、归正人心的提醒?!@*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节气“清明”表示什么意义呢?清明对应卦象是什么涵义?如何利用“清明”让人生“乐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节气后到来的是“清明”,此时清净明洁之气象,弥布天地间,万物欣欣向荣。我们来探索一下: 清明节的日期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间变动呢?古代的清明节也放连假吗?作什么活动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