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为何称“处暑”?

作者:容乃加
font print 人气: 797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宋‧廖刚),诗句绽现玉露金风(秋风)的处暑气象。“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了,时序已经在初秋,那这节气为何称“处暑”?

“处暑”是表示气温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时是以华北地区为准)。处暑到,夏天的暑气将要止息,天气渐转凉爽,这就是初秋的节气为何称“处暑”的意含。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秋,虽然入了秋,天气还在慢慢演变,炎热暑气未消。到了第二个节气处暑,天气出现俗语说的“争秋夺暑”现象,残余的暑气呈现“停止”状态,渐渐潜伏起来,秋气慢慢展现。它是慢慢演变的,不是截然的改变。

出伏迎处暑

一般处暑节气都是落在一年最热时期“三伏天”之后,所以民间有“出伏迎处暑”的俗谚。2023年三伏天止于8月19日,处暑是8月23日,的确应合民间俗谚“出伏迎处暑”的说法。

不过,在南北地理位置上的温差很大,处暑节气期间的差异尤其明显。处暑节气的半个月间,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已是秋高气爽,而在江南,“处暑犹然似当夏”,“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暑气余威甚至不亚于夏日。

例如宋代人吕本中的诗《处暑》正好表现了这种南北地处暑的差异:“平时遇处暑,庭户有余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秔稻香。”

处暑的物候

中国古代观察处暑主要的三个节气现象,每五日一候,依序有三候:

一、“一候鹰乃祭鸟”:老鹰开始捕猎,捕获鸟儿先祭再食。
元代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意思说:鹰是一种高贵的鸟,被视为“义鸟”。鹰不会攻击有胎的母鸟,所以称为义鸟。秋天五行属金、五行为义,鹰感受到这种能量,开始捕食其它的鸟类。然而,鹰捕食前会祭鸟,就像人们在冬至、新年等重大节日告祖、祭祖一样。

二、“二候天地始肃”:处暑节气的第二候是天地现肃杀之气,万物开始凋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养阴保健的时节了。

三、“三候禾乃登”:处暑时谷物黄熟,这时不耽误秋收的时机,谷物丰收,民生不用愁。平常年里处暑一到,大江南北谷物熟,家家户户一片秋收忙的景象。然而这几年,天候异常,天灾人祸频起,收成与否,可能就要看人心看天意了。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心善、道德水准高的时代,自然伴随着国泰民安,人民能安享富裕生活;反之,乱世中异常天候、异象就多。灾祸虽然是一时偶发,但却不是一时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愿,人心醒觉,及时归正、归善,才能解除灾祸的根源,得到上天的宽悯。尤其秋(金)气肃杀,五行为义,处乱世中,逢处暑争秋夺暑的时节,不也给我们正本清源、归正人心的提醒?!@*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立冬是藏之始,所以冬之养生重点在于闭藏、养藏。对应到我们的人体,立冬就是开始要让身体潜藏、养精蓄锐的时节,看冬天养生保养六招。
  • “九九”也是阳数之极,九九归一,满溢又将还原,黄金之秋将逐渐褪色,所以“重阳”也是个阴阳变化的关键日子。在古时的九九重阳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赏景、感恩祈寿和避厄的风俗,也是今天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曲。
  • 天地四时节气的循环,例如秋分的“阴阳相半,昼夜均,寒暑平”的现象,年复一年在时光隧道中循环往复,准确而无穷无已,这是谁的造化呢?“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借着秋分的展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上天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吧!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白露是从夏到秋、从热转凉的转折点。中医养生注重顺应天时,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白露节气时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顺应天时的大变化来收敛阴精,以养生呢?秋天养生调护重点在于照护心神与呼吸系统,要怎样进行呢? 中医的养生一般从日常生活的起居、运动、饮食和身心各方面齐步进行调护: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佛教称“盂兰盆节”,从南北朝时代就有以“盂兰盆会”超度的作法,后来的历代也很盛大。“盂兰盆会”怎样慈悲救赎?怎样探涉了生命遭业报时的救赎呢?
  • 从立秋节气应节的成语中,能否学得应变的处世智慧?
    自然界的“先知”梧桐一叶落,迎来立秋节气!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也是多变的季节!古人从秋天的节气物候,得到许多感触,化作成语,也教给后人许多应变预防的功课。在这多事之秋的世局中,我们要如何应变保安呢?
  • 中华文化自来就发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阴阳生克之道表现在天地人间,表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节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该当端午节莫属了!让我们来轻轻揭开这道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面纱,找找端午节俗中蕴含哪些阴阳五行的道理?
  • 说到艾草,你可能会好奇它和端午节的关联。艾草一直都是端午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个习俗呢?摘了艾草要干嘛用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