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是最好的奖励?必须考虑2种诱因才有效

作者: 尤里.葛尼奇(Uri Gneezy) 译者: 周宜芳

人气 1134

不只是人类,所有动物都会对诱因有所反应。想想在坦尚尼亚猎斑马的狮子;狮子必须保持位于下风处,才能出其不意地攻击斑马。如果从错误的方向接近,斑马群会全部逃之夭夭,狮子和小狮子都要挨饿。

狮子攻击斑马时也必须小心,因为斑马的后踢可能相当强劲,让狮子因此受伤或死亡。这种精心计算的猎食方法可以用诱因来解释:狮子想要进食并喂养小狮,而且不想在这个过程中受伤。

这不只是食物问题:狮子的社会阶级和在狮群的主宰地位也与此息息相关。例如,第一只出击的狮子面临的危险较高,所以它之后可得到某种社会地位做为奖励。

尽管人类和狮子都会对诱因有反应,但是讲到“塑造诱因”,双方有一个很大的差异:狮子和其他动物会像人类一样依据诱因而反应,但是不会为其他动物设计诱因。比方说,坦尚尼亚的狮子应该不会为远在他方(比如说肯亚)的狮子设计奖励。

反观人类却不断忙着建构诱因,而我们的生活是由其他人所设计的诱因所塑造。

如果你认为诱因的塑造无关紧要,最好再想想。

二十世纪出现了关于诱因塑造,最大的一场经济实验:共产主义。经济学是共产主义的核心,因为它要决定的是,财富的创造和分享方式:个人创造财富,而所有创造出来的财富都由政府拥有并分享。在这种经济结构下,个人更努力工作、增加生产的诱因不是帮助自己或自己的家庭,而是帮助公众。

事实证明,这种诱因结构的成效不彰。

以下这个有名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结构的失灵:1980年代晚期,苏联瓦解不久之前,莫斯科有位官员前往伦敦考察面包配给。

他问经济学家保罗.西布莱特(Paul Seabright),“谁负责伦敦的面包配给?”西布莱特答道,“没有人。”面包的分配需要投入许多心力,可是并非由一个位居核心的个人或组织来指挥,而是由个人诱因所推动。

一个英国面包师傅因为需要钱付房租和养家,所以一大清早起来,进面包店辛勤工作。农夫种麦、司机运送面包到商店、店员卖面包,也都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团队之所以能有效运作,是因为市场价格让供应链里的每个人都有努力的动机。

莫斯科的面包供给出现问题,不是因为负责的人失职,而是制度诱因的失灵。

两种诱因建构法

市场运作的重要工具是创造货币。(想像你要用一只鸡买这本书会是什么情景!)货币让生活变得更容易。但是,这本书要谈的不是金钱,而是重要讯号的交互作用。

且让我们在此退一步,思考两种不同的诱因建构方法:一个单纯着眼于直接经济效应,让有诱因奖励下的行为更具吸引力:你付我钱做某件事,钱愈多,我就愈可能去做。

另一个方法较为复杂,它聚焦于间接效应,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社会讯号(social signaling)和自我讯号(self-signaling)。

社会讯号诉诸的是,我们会顾虑别人可能对我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有某种观点,可能是维持颜面,或是真实反映我们核心价值和信念的形象。

自我讯号在概念上类似社会讯号,不过有一个基本的差异点:它代表我们对自身行为所引申推论的顾虑。我们想要维持某种自我形象,比方说彰显我们优秀、聪明、善良和公正的形象。每当我们的举止与我们的身份认同相符,我们就会更正面地看待自己。

如果加上诱因,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分别来看两种方法如何作用。

就拿以下的场景为例:在一个天寒地冻的12月早晨,你看到邻居莎拉提着满满一大袋空罐往资源回收中心走去。你观察莎拉的行为,形成这样的看法:“哇,莎拉真棒!她关心环境,愿意牺牲时间,为环保出一分力。”莎拉对他人发出她具有社会意识的社会讯号。

十之八九,她走这一趟资源回收中心,也有正向自我讯号的作用;她大可以把罐子丢到垃圾筒,但是她没有,而是花时间和心力在寒冬里做回收。她可能也对自己相当满意。

现在,同样的场景,只不过有一项鼓励回收汽水罐的奖励计划:每回收一个空罐,莎拉可以收到5分钱。

你还会觉得莎拉很棒吗?我第一天学经济学就知道,钱多比少好,因此付钱给莎拉应该能让她开心、而且有诱因做更多回收。那有什么错?这个嘛,随着财务报酬(经济效应)的出现,讯号和故事也会跟着诱因而改变。

莎拉现在做的和你之前赞美她做的事一模一样,只不过她现在会得到几块钱的报酬。可是这样一来,她现在在你眼中不是环保人士,而是小气贪心的邻居。换句话说,诱因改变了回收传达的社会讯号。

诱因的出现所改变的可能不只是社会讯号,或许还有莎拉对自己的感觉。她现在每次去回收中心,感觉不再那么好,甚至会暗自怀疑,费这么大工夫换几块钱是不是值得。换句话说,诱因也改变回收传达的自我讯号。

诸如此类的发现,让丹尼尔.品克(Daniel Pink)在他的《动机,单纯的力量》(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繁中版由大块文化出版)一书里宣告,“大部分人都相信,像金钱之类的奖励是最好的激励办法,也就是红萝卜和棍子理论。那是错的。”

我完全同意,过度简化的方法是错的:现金不一定是王牌。不过,这并不表示诱因没有作用。诱因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诱因发出的讯号有用,而同时也能让自我讯号和社会讯号往想要的方向强化。⊙

<本文摘自《诱因设计:精准传递讯号,让人照着你的想法行动》,远见天下文化提供>

(远见天下文化提供)

●想有尊严的老年生活 年轻时就要打好基础

●从买门票延伸而来的“诚实”机会教育

●找出真正有热情的员工 辞职奖金成诱因

责任编辑:曾臻

相关新闻
怎样踏出你的舒适圈?创业家4个成功的要素
贾伯斯使用的说服技巧 善用“框架”的威力
物价一直涨 5大省钱策略减少生活开销
领导也要刷存在感 偶尔演一下拉近团队距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