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托画作《七美德七恶习》帮助心灵成长

作者:詹姆斯‧塞勒(James Sale) 嘉莲 编译
装饰着14世纪乔托壁画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内部。(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46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考虑到许多意大利艺术作品都是鸿篇巨制,这种说法不免让人讶异,因为这座礼拜堂本身是个相当狭小而封闭的空间。沿路前行不远,就是形制恢宏、气势磅礴的圣安东尼大教堂(Basilica of St. Anthony),那里除了令人惊叹的建筑,还保有多纳太罗(Donatello)等人的艺术作品。如果巨大的尺寸就是唯一指标,那么斯克罗维尼礼拜堂的表现可能会差强人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乔托及其影响

这座小礼拜堂内装饰的是乔托(Giotto,约1267─1337年)的画作。有人说,这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实际上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因为其风格影响了后来所有的艺术家。他的主要影响之一在于刻画人类情感方面的独创性。(他的友人、同时代的但丁在诗歌方面也有类似的贡献。)

乔托之前的基督教艺术以圣像画为主。那些都是伟大的艺术作品,着眼点是基督的神性——倾向于样式化、静态化,而不突出人性的一面。乔托将人性引入了基督教艺术。

乔托,《金门相会》(Meeting at the Golden Gate),壁画《约阿希姆的一生》(Cycle of the Life of Joachim)中的第6场景,作于1303至1306年间,意大利帕多瓦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公有领域)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看一看这座礼拜堂中的《金门相会》,就会看到安妮(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在久别重逢后赶忙亲吻归来的丈夫约阿希姆。从他们面部的局部可见,他把她拉向自己,而她则非常温柔地亲吻他(两唇相接)。这里有着人间之爱,而不止是“圣母抱子”或“哀悼基督”等神学经典场景。

在乔托这里,将人性引入艺术似乎还具有深刻的神学含义。可以这样说,这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神而艺术”。这座礼拜堂中的艺术品表达了太多令人着迷的神学理念。

斯克罗维尼礼拜堂内,乔托创作的《最后的审判》(Last Judgment)壁画。(Shutterstock)

仅举一例:在礼拜堂的两端(西侧和东侧),面对面的是被天使环绕的圣父上帝和处于“最后审判”中心的基督。艺术作品本身令人叹为观止,但更有趣的是画面中传达的深刻神学思想。圣父和圣子隔着小教堂的中殿面对面,他们形成了彼此的镜像!这里的圣父上帝,并不是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就像圣诞老人前身、无神论文学经常取笑的“老天爷”(the old man in the sky)那样。

圣父,两侧是天使,与乔托的《最后的审判》面对面。(Shutterstock)
基督(《最后的审判》局部)。(Shutterstock)
斯克罗维尼礼拜堂内的壁画“圣父”。(Shutterstock)

相反地,像基督一样,上帝形象年轻、风华正茂,可以说是青春永驻。这与驳斥“老天爷”说法的各种《圣经》参考文献当然是一致的,最有力的例证来自基督在《约翰福音》中所说的:“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9)换句话说,圣子和圣父是彼此的反映。

不过,撇开有关上帝本质的神学大哉问不谈,最近我参观这座礼拜堂时,最吸引我的还是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约阿希姆和安妮的亲密,还有犹大在客西马尼花园(garden of Gethsemane)亲吻基督时的表情,以及乔托创作的十四幅肖像画——通道北侧是七种恶习,面对着南侧墙上的七种神圣的美德,主题也两两呼应。

令人难以置信的不仅是十四幅画像本身,还有其创作宗旨,那就是对症下药。

乔托,《基督被捕(犹大之吻)》[The Arrest of Christ (Kiss of Judas)],出自《约阿希姆生平》系列,壁画,1303至1306年作。意大利帕多瓦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公有领域)

七美德七恶习

乔托画笔下的七种美德和致命恶习,并不完全符合教宗额我略一世(Gregory the Great)或圣托马斯‧阿奎纳(St. Thomas Aquinas)列出的清单(阿奎纳列出的美德和恶习是但丁诗作《神曲》的基础)。根据专家朱利亚诺‧皮萨尼(Giuliano Pisani)在他的著作《斯克罗维尼礼拜堂》中的说法,乔托受到了现已被人们遗忘的神学家——帕多瓦的艾尔伯图斯修道士(Friar Albert of Padua,又称大阿尔伯特)的影响,而修道士本人尤其受圣奥古斯丁神学(Augustinian theology)影响。

这套画作的定位在于产生治愈效果。它所依据的医学原理称为对立原理(the principle of opposites)或相反学说(the doctrine of contraries)——在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看来,疾病是由身体的不平衡引起的,只有应用相反的原理,才能纠正这些失衡(即让病人康复):如果发烧,就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果发冷,就需要加温。因此,走在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的通道上,当我们面朝北,看到的是某种恶习;但转向南面,面对它的即是对治之法——可抵消恶习的美德。省思一种恶习的各个方面,会增强人的自我意识和对人类生活这方面的厌恶;之后,如何摆脱这种恶习的控制,就在对面的画中展现。

因此,这条画廊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道德和精神价值。

在这里,我们有七种恶习——四种基本恶习和三种精神恶习,面对着它们所对应的美德。它们都是什么呢?如下表所示。

根据古典哲学和基督教理念,成就四种基本美德就能进入伊甸园,成就三种精神美德就能进入天堂。(大纪元制图)

顺便,请注意,上表的排序不仅横向有关联,纵向也合乎顺序:愚蠢会被谨慎所抵消,但如果不被谨慎抵消,就会导致不稳定;不稳定又会导致忿怒,依此类推。最终,如果我们妒忌其他人,就会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

愚蠢与谨慎

让我们看看“愚蠢”和“谨慎”这第一对组合,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愚蠢”在拉丁语中是“stultitia”,它不仅仅意味着愚昧,还表示漫不经心、不理性且不恰当的持续行为;包括不明智的决策和缺乏智慧、甚至没有常识的状态。

现在看看这幅画。我们看到什么?

乔托笔下七恶习与七美德中的愚蠢(左)与谨慎。(公有领域)

我们看到一个男子,他的身上有许多缺乏理性或智慧的特征:他身材臃肿,沉迷于感官享乐;站姿稍微向上倾斜,并不端正;他头戴夸张的羽毛冠,好像是给自己加的冕;身后还有一束孔雀羽毛,好像他自认为是重要人物或王室成员。腰带上挂着的小拨浪鼓叮当作响,就像强迫症般,努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他的嘴巴张着,表明他的无知——一种漫不经心;脚上没穿鞋——动物都是这样;右手拿着一根形状不规整的大棍子,暗示着他诉诸蛮力、毫无技巧(比方说,用剑)。总之,这个男子拥有人类不应该拥有的一切。

看看这个人物,那是你吗?我们在这幅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吗?如果看到了,那么我们已深陷心灵困境!

当转向南面时,我们看到了解药、良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与Stultitia(愚蠢)相抗衡的Prudentia。“Prudentia”是拉丁词,在英语中译为“谨慎”或“智慧”。它指的是在决策时谨慎、明智并表现出良好判断力的品质或美德,指的是在仔细考虑后果、深思熟虑地评估不同选项的基础上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看到坐在书桌后面的女士;她正在探究、学习,显然在抵挡愚昧无知或不思进取。书桌是书房的一部分,书房优雅而有条理,暗示着秩序和决心。她的右手拿着罗盘,象征科学;左手持一面镜子:她正在遵循古典主义的核心教诫——“认识你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自省,看到真实的自己,也就是我们在神眼中的样子。此外,请注意,与《愚蠢》中的男子不同,她的头略微前倾——这是一个善于倾听而不是多言的人的典型角度。那么,这里就是补救之道。

我们还可以解读下去,但正如皮萨尼指出的,关键在于“谨慎疗法是针对善恶不分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它使我们能够继续前行”。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们又怎能在神召唤我们过的心灵生活中获得成长呢?

那么,是时候看看所有十四幅画面,来检视我们成长得如何了!也看一看对治恶习的这些解方吧。

七恶习(左至右):绝望(Despair)、嫉妒(Envy)、不忠(Infidelity)、不义(Injustice)、忿怒(Wrath)、不稳定(Inconstancy)和愚蠢(Folly)。(公有领域)
七美德(左至右):希望(Hope)、仁爱(Charity)、信仰(Faith)、公正(Justice)、节制(Temperance)、坚韧(Fortitude)和谨慎(Prudence)。(公有领域)

原文:Giotto’s Paintings of the 7 Virtues and 7 Vice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詹姆斯‧塞勒(James Sale)是培训师和创意总监,诗人,近年任英文大纪元特约撰稿人。其公司Motivational Maps Ltd.致力于协助提升绩效,在16个国家有上千客户。塞勒迄今出版了五十余本有关管理和教育的著作,由各大国际出版商如Routledge等出版发行,最新的一本是《高绩效团队的激励图谱》(暂译,Mapping Motivation for Top Performing Teams,2021)。他曾获 2022年小推车诗歌奖提名、2017年古典诗人协会年度比赛第一名。有关作者及其“但丁专案”的更多资讯,请访问 EnglishCantos.home.blog。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