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记(151)

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1945年3月17日(1)

谢伟思再次访问特区。他很受特区的重视。特区对他已形成了肯定看法。谢伟思了解中国。他不仅仅是生在成都,而且还是在中国受的教育。当然,他是在上海为有钱人(主要是欧洲人)办的学校上的学。他的全部外交事业与中国有联系,他周游了全中国。

周恩来把他看作持进步观点而不带偏见的人。谢伟思不像间谍那样进行活动,尽管很难相信他不是。他很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失足,态度谦逊,办事认真。

原来谢伟思的延安之行是未经大使批准的。帕特里克.赫尔利本人目前在华盛顿,谢伟思便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同叶剑英和周恩来举行秘密会谈时,这位美国大使馆的二秘告诉他们说,赫尔利是不太可能让他来延安的。

我几乎立刻就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讨论的问题是那么不平常,使中国同志以为可以让我知道他们的秘密,从而帮助他们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中国同志被这个美国外交官不寻常的坦率做法弄糊涂了。

谢伟思年纪不大,而经历的事情不少。他在上海学校毕业后,就在他自己国内(加利福尼亚)获得文学士学位。他是在昆明的美国使团中作技术工作而开始他的事业的。后来,他去北平当美国大使馆译员。在北平工作了几年。他显然表现出有才干,就直接从译员提升为副领事。

一般来说,谢伟思是很讨人喜欢的。他颇有教养,精通中文,能倾听别人意见,而极为重要的是,他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在1941年时就成了使馆的三秘,不久(即在1943年)成了二秘。

谢伟思很年轻,一点也不像赫尔利那样傲慢自大。这种人往往总有一些切合实际的思想。可能约瑟夫.史迪威很器重他。美国有关中国的所有重要决策,直到最近之前都还是依靠史迪威来作的。这很可能对约翰.谢伟思的很快提升起了作用。

谢伟思在延安时,人人都很注意他。他职务不高,但知识渊博,而且他一般不浪费时间。他不是那种不敢超越指示一步的人。

这位美国大使馆的二秘称他的大使是个保守派。帕特里克.赫尔利不了解中国及其传统,不了解当前极其复杂的形势,竟想处理中国的所有问题!就是因为这样,他反对赫尔利—这就是谢伟思所谈的意思。谢伟思进一步说,赫尔利对于国共之间的冲突有他自己的看法。一种保守派的观点,它与驻印度和中国的美军前任司令的观点相矛盾。结果,史迪威被迫离开中国。戴维斯的命运也一样,所有那些想为中国问题找到新的政治解决办法的人,也将会有同样的遭遇。(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