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研院破解寄生虫致病原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台北报导〕锥形寄生虫引发的昏睡症和卡格氏病,在非洲、拉丁美洲分别有六千万、一千八百万人罹患,一直苦无适合药物医治,中研院生物化学所昨日宣布,已率全球之先,破解攸关锥虫生存的蛋白质结构,并成功合成出能有效杀死锥虫的小分子,有助进一步研发寄生虫药物。

新药可造福贫困国家

新药研发成本非常昂贵,欧美先进药厂为赚回本金,多半锁定老化、癌症及已开发国家的重大传染病等领域研发。生化所副研究员林俊宏指出,近二十五年来,一千四百种新药只有一%用来治疗寄生虫,非洲、拉丁美洲的贫困国家有许多因寄生虫引发的疾病,长期面临无药可医的窘境,传统治疗“疟疾”的奎宁,则有严重的抗药性问题。

林俊宏强调,大部分生物体都用“麸胺基硫”来抵御多余的氧化反应,但锥形寄生虫是用“锥虫基硫”形成抵抗氧化反应的盾牌,他领导的团队便是破解了“锥虫基硫”的分子结构,催化反应机制,成功找出能抑制锥虫基硫的小分子。

一旦“锥虫基硫”遭到抑制,锥虫等于失去生物盾牌,无法抵抗紫外线、自由基等氧化伤害,很快就会死亡。林俊宏说,由于人体内不具备锥虫基硫,小分子抑制剂只会杀死寄生虫,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但详细的新型寄生虫药物效能评估,仍须进行后续动物实验和临床人体试验,才能获得证实。

此成果由中研院和美国研究团队合作,论文最近获得“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期刊”刊登,因对地球众多人口罹患的寄生虫疾病药物研发有突破性的重大影响,受到国际学界高度瞩目。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