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故事第十五单元(4)

立平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6日讯】
课文15.4

二 十 传, 三 百 载,
èr shí chuán sān bǎi zǎi
梁 灭 之, 国 乃 改。
Liáng miè zhī guó nǎi gǎi

(译文)
唐朝,从高祖开始,传了二十代,近百年,最终被梁歼灭,改换了朝代。

(注释)
1. 三百载:唐朝自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近三百年。
2. 梁:后梁。

(故事)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贤明君王。他知道百姓是立国之本。常告诫儿子和大臣们:“帝王是船,百姓是水。水能载船走,亦能使船翻。”又说:“不管做什么事,必须先把根本做好,而国家的根本就是百姓,百姓的根本就是粮食。要为百姓解决好吃、穿的问题。”他重用人才,接受大臣直谏,推行了“仁政”。

有一次,他问大臣魏征:“历史上的仁君,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告诉他:“多听听各方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的话,就昏庸。”唐太宗连连点头说:“说得好啊!”

大臣魏征直言不讳,看到唐太宗不对的地方就指出来,规劝太宗及时纠正。当这位直言敢谏的忠臣死后,唐太宗很伤心,亲自为他扶柩出殡。并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他的死,使我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唐朝在李世民贤明的统治下,国家繁荣富强,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人把这个太平盛世的时代称为“贞观之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