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再提心吊‘胆’—胆结石面面观

牟联瑞 医师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5日讯】胆道结石症可依其发生之位置分为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包括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胆结石为西方国家常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所有人口中约占10%之发生率,且发生率与年龄成比例增加,男女比例约为1:2。在台湾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亦约在5-10%左右,至于肝内胆管结石则在东方特别多,在西方国家则较为罕见。

  胆结石的成因,目前仍然无法以单一的原因来解释。研究显示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卵磷脂(Lethicin)以及胆汁酸的代谢有关,至于色素结石则与胆红素(bilirubin)的代谢有关,因此在溶血、肝硬化的病人身上好发的结石即为色素结石(pigment stone)。至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因则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与感染、营养状态有关。

  大部分(60-70%)的胆管石是所谓的无症状结石(asymptomatic stone),亦即终病人一生都无胆结石相关之症状发生,胆结石发作的典型症状就是所谓的胆绞痛(biliary colic),此症状最为典型之表现为饭后忽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此疼痛常延着右上肋缘延伸到背后肩胛骨下方,偶而会伴随着呕吐,因此患者常被诊断为胃炎、溃疡等疾病。至于其他的症状如腹胀、右上腹不舒服等,不一定与胆结石症状有关,往往病人做了胆囊切除术后仍无法改善原先症状而被归类于所谓的胆囊切除后症候群(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自从超音波检查发展以来,胆道结石的诊断及治疗可以说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超音波检查的方便性及无侵袭性,目前超音波检查已经是胆道疾病的第一线利器,大约95%以上的胆结石皆可以超音波扫描检查出来,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率亦高达95%以上,至于总胆管则因受肠气影响,诊断率约只有一半,但若配合其他措施如喝水、改变位置等,总胆管结石之超音波诊断率亦可达80%,其他的检查方法如口服胆囊造影术、CT Scan,对于胆囊结石诊断率较好, 但对胆管结石诊断率较差,至于内视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经皮穿肝胆管造影术(PTC)则诊断胆道结石之正确率高,但为较侵袭性之检查,一般皆放在第二线。

自1882年首例之外科胆囊切除术以来,外科手术治疗一直都是有症状胆结石的治疗标准,1970年代在美国首先以胆汁酸的口服胆石溶石剂来治疗胆结石,经 10余年的研究发现只有对于胆固醇结石有大约30%的完全溶解率,但因再发率高、服药时间长,且台湾之胆结石成分胆固醇结石比例很低,故在台湾不适用。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胆结石的方法自1984年开始试用以来,由于对胆固醇结石之效果可达90%,因此曾在国外甚为风行,但因5年之再发率达50%以上且有许多的限制(包括胆囊功能要正常、结石不能太大等),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兴起后,逐渐退于较次要的地位。L.C.自从1988年开始在欧洲及美国开始尝试使用以来,二年内迅速风行全球,成为胆囊切除手术之主流,主要是由于它具有手术的限制不多、可以完全切除不用考虑复发之因素、手术伤口小、术后复原快、合并症少等优点。至于总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目前已趋向于非手术性的内视镜胆管乳头切开术(EPT)合并取石,如此可使病人身体创伤减少至最低。肝内结石的治疗仍需靠开刀手术,并且合并术后胆道镜来清除结石,对于多次胆道手术之病人,则可考虑经皮穿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来清除结石。

  总之以目前的医疗技术,胆道结石的诊断及治疗已没有太大的困难,惟内、外、放射等各科专家,配合病人各科不同的情况以最小伤害性手术(minimal invasive surgery)来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

文章来源:台南市立医院(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