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水彩作品赏析

【水彩行家】英国画家理查.波顿 Richard M. Bolton

洪东标
font print 人气: 17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图/Richard M. Bolton

美国怀乡写实大师安德鲁.魏斯 Andrew Wyeth(1917)曾在自述中说:“我认为一个人艺术的进境与深刻是和他对事物爱恋程度有深厚关系的—”,亦由于他对美国乡野深厚的爱,使他成为美国人在寻求自我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的人物,这是我们看英国水彩名家理查.波顿(Richard M. Bolton)的作品而无法不联想到的。


淡泊名利的理查.波顿1951年出生于伦敦北方剑桥附近名为Huntington 的乡村里,从小就经常到剑桥的Fitzwilliam 美术馆观赏大师的传世原作,他花了相当的心思在这些迎风飞舞,且交错重叠的长草茎上,这对他以后的创作有相当大的助益,尤其在驾驭水彩的技巧上颇得大师们的精髓,进能发展出自以创作技法上特殊的风格;热爱乡土的理查.波顿多以苏格兰优美的乡间作为题材,尤其擅长在大环境中寻求微妙精彩的小角落,阐述乡土情调,笔调轻巧而畅快,洋溢着一股动人肺腑的诗意。

对于台湾的水彩爱好者而言,理查.波顿的话应该不陌生,因为多年前曾有本地书商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翻印了他的画作和画籍,远在英国的他已有耳闻,也只有能无奈的期盼在同是爱好水彩的国度,应该以正确合法的方式促进交流,以提升水彩艺术的地位。此次在寒冷的冬季里,他热情的接受本刊的采访并对本刊的诞生寄以希望,主动将画作提供给本刊发表。

观察理查.波顿的水彩创作技法,我们发觉许多特殊而有趣的技法足以提供初学者参考,以下图为例,我们选择了三个局部作分析介绍。


汽车顶棚之ㄧ──此处由于逆光显得较暗而由于顶棚结构上有一折面间受光形成一条亮带,此时若用重叠暗面以留亮面的方法亦能达到效果,但理查.波顿清楚的观察到,处在逆光之情况下此亮带应不至于过于清晰而使用反吸法,也就是当染上较深颜色未干时立即以干净之小笔吸取高带部位之颜色,而形成颜色较浅的亮面。(图1)


(笔者示范)

汽车顶棚之二──处于暗处的斑斑锈迹,理查.波顿应用极为简单的方法便将其解决,那便是在底色未干时在画面上洒下细盐,细盐会在溶化时吸收大量的水分,同时颜色亦被吸取而形成颜色较淡的斑渍,颇传神的表现斑剥的漆面仪表板 (图2)。


(笔者示范)

此为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理查.波顿应用缝合法将生锈的金属精彩表现出来,其中部分应用了少许不透明方法。
杂草──在潇洒的渲染后,稍干时立即用刀片以垂直九十度角方向刮出线条,此时画纸因受力颜料被挤向两侧而留下亮线;这种方法纸极易受损,如果时机不对或纸面太湿时会因纸面之胶层已被刮除更容易吸取更多颜料,反而形成更深颜色的线条。(图3)


(笔者示范)

理查‧波顿在创作每件作品几乎广泛运用多种技法,即是相同的体材,他都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妥善的应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以取得最好的效果,以草地为例,我们将他作品中的草地部分做局部的对照,有趣的发现,他完全没有既定的模式或技法来表现同一种题材,想必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钻研草地的最佳表现技法。


图一

图一:在大笔的渲染之后,为保持适当的湿度时,立即以清水或较浅及多水分的小笔勾画草地。此即为〝撞水〞,表现阴暗里较亮的部分较亮的部分颇具趣味,等完全干之后,再勾出较深草茎与小花蕾。


图二

图二:应用留白胶以小笔先勾出小草,再以淡淡的绿色染出草地,再局部勾画不透明的草地。


图三

图三:理察处理这件作品,花了相当的心思在这些迎风飞舞且交错重叠的长草茎上,反复地使用留白胶与重叠至最暗的色调,让草的层次展现最佳的型态。


图四

图四:这片短草茎,是在先渲染出明暗,待它干后再以短笔触和不透明的石绿重叠在最上层,形成受光的小草叶片。


图五

图五:理察在多水分淡淡的胡克绿渲染之后,立即以焦赭随意勾更枯老的长草,待将干未干时,立即以刀片刮出更干的长草。


图六

图六:这堆枯干牧草,在技法上则较雷同于图五,以刀片刮出草茎的亮面。




无论是平涂、重叠、缝合、渲染、或干笔,甚至于裱、贴、刮、洗……等之际法的表现都是在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贴切的表达物象的在现,妥善的发挥每种技法之特点而不墨守成规,不流于公式,理察‧波顿的表现可谓之相当成功,他作品中应用技法之广泛对于学习与认识水彩者而言,实在不愧为最佳范品。

(本文转载自《水彩杂志》夏季号1994第四期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强调“虚中有实,实中带虚”的观念,常利用大面积的背景色或留白,来强化描绘精致的主题,使画面的宾主关系,对比分明而调和、优雅、清新而宁静,真像是“画中有诗”的境地。

  • 主要过程以重叠法为主,局部渲染为辅,历时达910分钟,结果与原作相当一致,谨将过程以图片并附说明刊出,颇值得参考。
  • 旭日东昇,冲破朝露,乍见背光枯寂的古教堂,教人引发思古幽情和唏嘘,只见海风扑面,渡头问见波流激转浪花拍岸,远方如万马奔腾似卷起千堆雪。
  • 我刚刚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几个星期前我有一次早餐吃法国面包,面包表皮在烘烤时烤焦了一点。我把那种黑色刮下来和胶水混合,这样做出来的黑色很温和,像是Mummy(一种褐色含沥青的颜料)。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