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太鲁阁的燕子口

杨安生撰文、摄影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太鲁阁燕子口到慈母桥这段为太鲁阁的精华区,浑厚雄伟的断崖峭壁,弯曲高耸的峡谷,曲折山洞坠道。由燕子口人车分离步道前行,可见大理石峭壁上分布许多洞穴,山谷飞翔的燕子,便在洞中筑巢而居,吸引观光游客前来观赏。

约行500公尺即靳珩公园这座小公园是为纪念当年开凿此段工程而殉职的段靳珩先生及数位同仁而建造的,由公园处眺望峡谷,有一巨大的岩石,宛如印第安人的侧面像,大自然精工打造的唯妙唯肖。沿公路至慈母桥沿途,眼前所呈现上千万年的河水冲蚀而形成的天然雕刻大理石高耸峡谷,不得不赞叹造物者的巧夺天工!

2007年新建横跨立雾溪上的锥麓吊桥,线条好优雅,太鲁阁国家公园又多了处景观。新建这条锥麓吊桥,让我忆起20多年前锥麓断崖绝壁行,锥麓古道全长约10多公里,其两端分别在巴达冈和合流口(慈母桥)附近。

攀登时从靳珩桥附近下切,当时穿越立雾溪,使用竹子所搭建简易竹桥,还是山腰上的太鲁阁族旧部落巴达冈原住民出入搭建,可想而知当时路难爬之不便,来到巴达冈部落还住有一家,惊见一部大型发电机,经询问族人搬运这部大型发电机,发了族人三天两夜才搬上部落。

如今锥麓吊桥搭建如此漂亮,亦不知巴达冈部落是否还有住民居住,期待再度重访锥麓断崖绝壁行再见巴达冈部落。@*


锥麓吊桥

早期穿越东西横贯公路太鲁阁精华段山洞,现已另打通双向隧道,改走新建之燕子口隧道通行,留下早期的隧道成为观光步道。


立雾溪燕子口峡谷


立雾溪燕子口峡谷

立雾溪燕子口峡谷


立雾溪峡谷最脍炙人口的一段,由峭壁缺口处可见对面石灰质岩壁上,有许多受流水侵蚀后所留下的凹洞,燕子就筑窝其中。

立雾溪峡谷

──转载杨安生的自然颜色,网址: http://www.pse100i.idv.tw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