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传说:太姥娘娘和福鼎大白茶

晓晨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 ,

白茶,因其成品茶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历史悠久,迄今有880多年的历史了,主要产于福建省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县。其中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县柏柳乡翁溪村,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制作白毫银针、银钩、白毛猴、白牡丹等各类名茶的原料。
  
相传上古时期,福鼎县境内有一座太姥山,屹立东海之滨,峰峦交错,风景秀丽。太姥娘娘原是尧帝的母亲,一日,尧母与尧帝泛舟海上,至东海时,突遇大雾,以致船迷失了方向。待到雾散云开之时,眼前出现一座青山,山上祥云环绕,山后华光万丈,十分壮丽。
  
尧帝大喜,与母亲弃舟上岸,登山游历,但见一路上古木参天,山泉流水,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四周峰峦叠嶂,各具姿态,山间云雾缠绕,一派仙意,令尧母流连忘返,决定住下。一日偶然之中,尧母发现鸿雪洞侧壁有一个出口,便走了进去,发现那里树木葱郁,花草繁茂,又是一派天地,其中在岩壁夹缝之中,有一颗树,树的芽叶翠绿剔透,满身是白色茸毛,随着山风,发出阵阵清香。尧母十分喜爱,每天精心照料,这棵树越发翠绿茂盛。
  
一日,天气炎热,尧母感觉口干舌燥,胸闷难受,一时身边无药,正无计可施之际,看见眼前这颗绿树,芽叶翠绿诱人,心想:“何不吃些芽叶试试。”想罢,抬手摘下少许芽叶,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不一会儿,顿觉口内生津,闷痛之感全消。尧母大喜,便在此数芽叶茂盛之时,采摘下来,制成茶叶,以后凡是民间有什么疾病,便分发众人服下,竟然也治好了很多病症,当地人称之为“仙茶”。
  
很多年后,福鼎点头竹栏头村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名唤陈焕,是一个大孝子。应当地土地贫瘠,虽每日辛勤劳作,也难求温饱,陈焕心中十分难过,觉得愧对父母。一日突然想起太姥娘娘十分善良,心想何不求求太姥娘娘,有何办法可解除贫困。便斋戒三日,上太姥山祈求太姥娘娘。
  
太姥娘娘感于陈焕之纯孝,待他焚香叩拜后,合眼睡去,朦胧之中时,便在其梦中出现,手指一树,对他说:“这是山中一佳木,为老妪亲手培植,你可分而植之,当可致富。”说罢便消失了。陈焕醒后,记起太姥娘娘梦中所言,便满山寻找太姥娘娘所说之佳木,果然在鸿雪洞处觅到一棵茶树,如太姥娘娘所言。便采摘几枝带回去,细心种植培养,到了第二年春天,茶树长出碧绿的嫩芽,十分壮硕,这就是福鼎大白茶。由此,陈焕一家也通过种茶、制茶,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福鼎大白茶植株较高大,叶形椭圆,呈绿色,叶面隆起,富有光泽,叶肉较厚,叶片柔软。芽肥壮,身披白毫。用福鼎大白茶制作白毫银针时,先将芽叶至于阴凉处,让其自然脱水凋萎,其间需将芽叶靠拢以保持其生命力,48个小时以后,再用低温将其剩余的水分烘干,这样制作出来的白茶保持其由原有的芽叶形状。
 
上等福鼎白毫银针,心芽粗壮、白茸毫显,沏出汤色呈浅杏黄色,有股淡雅的青叶、花果香,常饮不但可袪暑 退火,对护肤美容 抗氧化也有一定功效 ,受到现代健康医学的青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南投县鹿谷乡有一座冻顶山,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适于种茶,其出产的冻顶乌龙茶是台湾茶中之极品。
  • 中唐以后,随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不但在茶叶文化或饮茶习俗上有不少发展,就是在原来所没有的茶政、茶法上,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建设和发展。
  • 唐代创立的茶道,对华夏及人类文明都有大的贡献。宋、明代则因商贸繁荣,品茶成了风尚。茶饮由文人、家庭走向社会。宋、明茶道的特色在于宁静质朴,在茶艺的内涵上很下功夫,不像日本茶道注重繁琐的表面仪式。经过宋、明之后,中国茶道已普遍于民间,形成中国文化及民俗的一部分。
  • 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暮年之际,茶、酒、老琴依然是与他长相左右的莫逆知己。
  • 洞庭碧螺春原名叫“吓煞人香”,产于苏州洞庭东山碧螺峰下。康熙帝听后认为其名不雅,就以茶色碧绿,形曲如螺,又产于早春,便赐名为“碧螺春”。
  • 唐代茶叶,有“蒙顶第一,顾渚第二”之说,因为贡茶严酷限时限刻,必须在清明前三天贡到京城,所以贡焙设在顾渚,主要是考虑要在清明前能把茶赶送到京的关系。
  • 日据时代有一位台湾总督天价收购北埔的高级茶,一台斤茶叶价钱是当时一位乡长20个月的薪水。别的茶农都认为是“膨风”,后来人们才知道此茶的珍贵,就将之称为“膨风茶”。
  • 惠明茶是浙江传统名茶,古称“白茶”,外形肥壮,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毫,冲泡后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香味,无怪乎有人赞惠明茶是“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醇,四杯韵犹存”。
  • 宋人蔡襄嗜茶如命,精于品茗、鉴茶,是北宋著名贡茶──小龙团的创始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