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教本介绍

中国相声史《相声理论研究的回顾》

1976年至今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理论研究的成果︰相声的理论研究成果,与一些其他文艺形式比较,仍显薄弱,表现为下列三种形式。
1、理论专著︰试举几例~
《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由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所着。《相声艺术论》︰由汪景寿、藤田香所着。《相声史话》︰金名所着。《相声的奥秘》︰刘梓钰所着。《中国的相声》︰薛宝琨所着。《笑谈相声》︰由于万海、王决所着。《相声行内轶闻》︰由殷文硕、王决所着。《相声表演浅谈》︰罗荣寿所着。

2.曲艺研究著作﹙含相声内容﹚︰试举几例~
《曲艺概论》︰由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所着。《中国曲艺史》︰倪钟之所着。《曲艺漫谈》︰王决所着。

3.单篇论文︰内容广泛,数量很多,粗略估算,有份量的也当数以百计。

*理论研究的问题︰相声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
著名的曲艺理论家冯不异曾说过相声的历史是“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之后相声史的研究,也说明冯不异半世纪前的判断符合实际,完全正确。对于相声的历史溯源研究目前只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大的考据空间。

相声的现状分析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作品、作家、演员、风格、流派、技巧、手法、经验、问题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硕果累累,但目前的研究成绩仍未尽如人意。每回阶段性的趋势、走向,或对此一时期的回顾、展望,大都是结合了某次大型会演或相声节一类的活动,来集中进行的,平时并没有有序的组织或团体专门的这样做。

二、美学原理和艺术特征︰
原本相声研究者是“就相声研究相声”,后来把相声引入了文学范围之内,作为一种“表演文学”来研究。再来又将相声升华到“美学”的高度,以另一种角度来研究。确实任何相声研究都不可能和美学绝缘,但能否把握由此一高度出发,也造成不一样深度的相声理论成果。

例如《相声的奥秘》一书,作者刘梓钰运用“美学原理”来阐述相声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为相声研究构筑了崭新的理论框架。因此这本书的问世,引起曲艺界各种不同的反响和议论。

“相声是喜剧风格的艺术”、“相声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相声是语言艺术”、“相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关于相声艺术的具体特点,各家见解不尽相同,但也可以说是大同小异,该如何为相声艺术下定论,甚至直接下一个科学、准确、一致性的定义,…其实这是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强求的。

三、艺术流派和表演风格︰
相声艺术是否存在流派,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早期不同相声艺人的不同风格表演中,艺术流派已见端倪,只不过不曾那样命名或称呼罢了。随着近年相声艺术日趋成熟,艺术流派纷呈,俨然成为针对相声名家研究的主题之一,对艺术流派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但是相声艺术流派的研究,涉及以下的一些问题︰
1.分为“逗哏”跟“捧哏”︰
影响较大的“逗哏”流派主要有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堃﹚、苏﹙文茂﹚、马﹙季﹚、杨﹙振华﹚、高﹙英培﹚派…等。影响较大的“捧哏”流派主要有朱﹙相臣﹚、李﹙文华﹚、赵﹙世忠﹚、陈﹙涌泉﹚、唐﹙杰忠﹚派…等。

2.代表人物有限︰
当代虽有很多突出成就的艺术家,但能分辨流派的范围大致如上所述,而像姜昆、李金斗、赵振铎、侯跃文、师胜杰、牛群、笑林、金炳昶、李国盛、石富宽、冯巩…等驰骋曲坛的笑星,由于种种原因,则未列入流派之列。

3.缺乏实际意义︰目前流派研究的作用不大,对于指导舞台实践和帮助演员艺术风格的形成关系不紧密,因而对相声名家风格流派的探讨,仅止于浮光掠影、点到而已。

三、结构方式和艺术手段︰
过去一般把相声结构分为“垫话”、“瓢把儿”、“正话”、“底”。随着相声艺术的波动革新,这些结构也随之改变。在上述规律之外,目前变化主要集中在“垫话”与“瓢把儿”的展现方式。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相声的篇幅大大缩短,直接影响到“垫话”的存在,现在变成三句五句就得进入正题,容不得东拉西扯的长篇大套,演员有时干脆取消了“垫话”,直接进入“正话”演出。这样原本与“垫话”配套的“瓢把儿”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不再成为相声结构中的独立构成部分。

关于相声的主要艺术手段“包袱”,许多相声专著和学术论文都涉及到,对于构成“包袱”的种种手法的研究,目前意见基本一致,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好好研究、深入。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革时期,一些曲艺团体和相声组织被强行解散,一些相声演员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
  • 相声电视化之后,最大的功绩是挖掘新人,特别是从业余演员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电视台举办的“相声邀请赛”,涌现了大批的相声新秀,这些从业余相声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分别得到相关的良好出路。
  • 由于中国社会此时开始“改革开放”,难免泥沙俱下,社会风气受到侵袭,尤以凡事向钱看的思想为害最烈,引起了相声艺术的关注。原建邦此时创作的《管子斗富》就属于立意新颖、针贬时弊的力作。采取说唱并举的“柳活”方式,把诙谐幽默的唱哏和抑扬顿挫的绕口令结合在一起,演出颇受欢迎。
  • 过去的娱乐性相声大致可以分为“技巧类”和“笑话类”两种;技巧类的相声主要集中于“学”和“唱”,以超凡的技巧来娱人,这其中也有“说”的,如“绕口令”、“贯口”,都是一种超凡的语言技巧。笑话类的相声则常常涉及歌诵与讽刺,也不排斥单纯以滑稽诙谐取胜;例如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钓鱼》,虽含讽刺因素,但真正扣人心弦的还是高度夸张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幽默。
  • 1949年以来,相声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但全面戒除了任何具有“荤口”意涵的段子,走“净化相声”路线,连表演时间也有缩短的趋势;过去的相声段子通常要说个二、三十分钟,甚至有长达四、五十分钟的,上得台来,往往艺人演出至少得三刻钟。但在1949年而后,相声段子明显缩短,长的不过十多分钟,短的则只有几分钟。
  • 虽然,女子说相声早在民国初期就有了,当时在江湖上卖艺的曲艺艺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阵,艺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说几段相声帮衬、铺场,但这都是临时性的。

    正规的女相声艺人直到三十年代后期开始才出现。早期的有来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张玉凤、吉文贞﹙艺名︰荷花女﹚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趋向于专业,有于佑福、刘玉凤、回婉华、张松青﹙艺名︰小明星﹚等。再晚一点有吴蘋﹙艺名︰小苹果﹚、魏文华等,其中不乏艺业精湛的艺人。

  • 作为一个专门名词,“儿童相声”出现较晚,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却早已存在。最早相声艺人“撂地”作艺,常常是一家大小齐上阵;年纪幼小的儿童站在椅子上和父、兄一起表演,俗称“娃娃腿儿”。由于形象活拨可爱,形式又很新奇,因此,“娃娃腿儿”在观众中特别有人缘。
  •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除1938年张杰尧曾经赴日本演出之外,作为北京土产的相声艺术,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出国交流的体验,连中国引以自豪的相声作品,也只有《买猴儿》、《连升三级》等被翻译为英、法文在国外发表过。

    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一些曲艺表演团体和相声名家多次出国访问讲学,透过这些文化交流,扩大了相声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最早在1980年侯宝林等人应邀赴日,与日本学者进行交流,开此风气之先。

  • 相声创作的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在1949年以后,往昔代代授徒的口传心受,逐渐被“生活—曲本—舞台”这样的过程所取代。曲本确立成为整个相声创作过程的中心,而编写出文字曲本,即被称为“相声创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