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明:改革三十年 从天之骄子到一职难求

华明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6月10日讯】编者按:在中共一片欢庆改革三十年声中,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数百万毕业生被称为“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天之骄子为何落到一职难求?“就业难”在中共统治下能获得解决吗?

每年春天,都是中国大陆应届大学毕业生紧张的求职阶段。今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历年最高,其就业也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GDP连年达10%左右,居世界之首,但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难,今年数百万毕业生被称为“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

天之骄子为何落到一职难求?专家称,这是因中国产业结构畸型,高端产业欠缺,经济无持续性发展所致。

不止是大学生,中国青年的就业问题,每二十年一次“阵痛”。当局九十年代末实行大学扩招,延缓了失业问题的涌现,年轻人变相自费“就业”,而就业问题却依然严峻。当局尤为关注大学生,只因这是个高知识群体,其“愚民政策”屡遭挑战,但“就业难”在中共统治下能解决吗?

就业形势严峻 并非只大学生

中国历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在七十年代文革浩劫之后,恢复了高考,大学生更有“天之骄子”之称,在知识青年为回城就业而奋斗之时,他们坐享国家分配,全不用为生计所愁,因此挤进大学之门是年青一代的梦想。但改革三十年来,大学生地位连连跌落,直到一职难求的地步。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二零零九年“经济蓝皮书”估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六百一十一万人,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去年底还有一百万大学生没有就业,总计七百多万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市场急剧萎缩,大学生找工作的前景非常黯淡。

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十一个地方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到四月份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只有35.6%,离人保部等六个部委定下的70%的目标相差甚远。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调查显示,该省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8%,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

有专家指出,大学生因受教育程度高而备受瞩目,官方认为这个失业群体可能是事故高发群体而特别给予关注,担心引发社会危机。据统计,大学生在中国只占同龄人的20%至30%,而上不了大学的70%至80%的年轻人,就业机会更少也更难,却在中国被社会关注的机会都没有。

呼吁上山下乡 大学生逆流而上

在就业严峻的情况下,有广东政协委员倡议“新上山下乡运动”,提出大学生应学习他们的父辈,尝试任何工作和出路。政府鼓励西进及到农村去。但据《南方周末》调查,恰恰相反,西部大学生纷纷涌向京津穗等东部大城市,“甯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每年,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至少吸纳全国一半的大学毕业生。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胡星斗指出,他们毕业后,希望到大城市或大企业,不愿到贫困地区或农村或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贫富差距近年来越来越大,加之城乡差距,城与城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垄断的国有企业与千家万户零散的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都太大了。

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及小地方的大学生,为上大学不得不借款或贷款。很多普通家庭甚至倾家荡产才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原指望这位天之骄子能够挣高薪,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却“十年寒窗”培养出一个待业青年,这种期望值和残酷现实间产生巨大落差。


今年二月二十八日,西安人才招聘会上,大学生蜂拥而至,挤得水泄不通。(GettyImages)

机会不公平 公务员紧俏

据官方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70%左右要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约10%继续读研究生和出国,10%到事业单位(其中,75%是到教育和医疗单位,近60%是到县及县以下单位),7%到国有企业,1%到党政机关。

因此,近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人数屡创新高,竞争之激烈世界罕见。今年四月,江苏省招收五千多大学生做村官,有近五万人报名,其中有四十一名博士,三千二百多硕士,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报名人也很多,20%来自“二一一工程”院校。

去年,农业部招收一个科级公务员,有近三千人竞争。今年三月中旬,武昌、青山两家殡仪馆六个殡葬工岗位,二百名人参加笔试,其中大部分为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四月十六日,苏州市区五十八座公共厕所岗位,很多大学生参与竞争,十五人争一个岗位。

而国家垄断企业,譬如“中国移动”也不针对全社会招工,因为它的职位已被高官和其内部职工子弟全部“消化”掉了,社会上其他人没有机会。因此,很多好企业,垄断性企业,工资很高的企业,一般人都没有份。

有专家称,这是中国社会畸形的利益分配所造成的。中共给其官员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工资和福利。同时,也给自己的“党产”垄断企业独享的高额垄断利润,以致于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公正的“好工作”。

十年扩招 推迟待业潮

一九九八年,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口号下,各大学竞相扩招,毕业生连年成倍增长。当时中国有三百四十万大学生,到二零零八年,人数暴增到二千多万。据中国教育部门统计,今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是零一年的近六倍。中国就业问题暂时得以缓解,可当局却把包袱丢给了学校和学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知名的传统中医学院。九十年代约一千五百名学生,但短短几年,学生爆增到一万七千人。可教师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学生增加十一倍,教授只增加20%,图书馆藏书只增加50%,教学质量完全不能保证。虽然没有电脑教授,学校却开办电脑系创收,应届毕业生张卫东至今未找到工作,他说:“我怀疑这种教育是否有任何价值?”

该校管理顾问委员会的顾问吉文辉教授认为,扩招不是为了社会需要,“教育系统只是在追求经济利益。”学校靠贷款度日。他说,学校一年支付六千万美元的贷款利息,而学生交的学费才三千万美元。学校25%的预算用在支付贷款,教师薪资被削减了25%。

《华尔街日报》分析了中国政府资料及独立研究人员的研究称,几乎所有这些学校都面临沉重的债务,严重影响教学。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韩说,安徽省五十所学校负债共十二亿美元,有的学校学费收入一半用于偿还债务。而中国政府只大笔投资给七十五所重点大学。

同时,大学生是靠家庭交纳学费。为培养孩子上大学,很多普通家庭花去毕生储蓄,孩子从高中起,就开始自掏腰包,实现大学之梦。可七年漫长的等待,家长呕心沥血,孩子奋起拚搏,却所有希望破灭,成为一群“漂族”及“啃老族”,对于他们着实“残酷”。

二零零五年的一份调查显示,26%受访的北京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今年二月,出身农家、面临毕业的石家庄学院学生刘伟因找不到工作而自杀,她留下的十万字日记中说:“我该怎么办?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谁能救救我?”日记中她悲痛欲绝,无数次发出绝望的呐喊。

逐渐蜕变 腐败摇篮

此外,扩招过程中官员们趁机腐败,《华尔街日报》称:“大学城的建设深受腐败侵扰。二零零四年,政府审计部门发现,大学城只有半数土地用于教育,其余都被用来建设高尔夫球场等商业项目。随后,一些人因此被捕,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主要负责人承认收受贿赂。”

高校教授们的学术腐败也是五花八门:北大教授王铭铭的著作《想像的异邦》抄袭自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一书,遭到北京大学惩处;浙江台州师专副教授莫菊初伪造学术论文,骗取教授资格及优秀成果奖……,这类例子呈上升趋势。有专家称,近年来象牙塔内的腐败案件,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情节之恶劣,都前所未有。

学生高考作弊也屡见不鲜。最近接连爆出两起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五年前,湖南省邵东公安局政委女儿王佳俊高考失败,冒用农家子弟罗彩霞的身份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中国学生的作弊还蔓延到海外,中国留学生买卖文凭被法国高教部调查;四十九名留学生因造假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

中国教育分析人士刘思坤表示,今天的中国大学,论文造假、学术腐败成风,大学价值沦落,这样培养出的大学生,自然也因理想迷茫而无所归依,社会也不会接受。即便没有当下的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不在今年突显,将来也肯定会显现。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市场急剧萎缩,中国大学生找工作的前景非常黯淡。(GettyImages)

大学生过剩?产业结构畸型

有人说,中国大学生太多。但据二零零五年大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大陆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18%,只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4。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达40%以上。而大陆大学生的比例只有4%左右,相差近十倍。

美国《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杂志主编程晓农认为,中国如果真的经济起飞,走正常工业化道路,大学生会供不应求,但事实正相反。中国大部分高科技产业是来件组合,只需要工人装配,只需帮外国主管解释图纸的技术员,外商也因知识产权无法保证,而不愿投资产品研发,结果无论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性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程师都没有用武之地。

纵观工业发达国家,譬如日本或东亚四小龙,开始都是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企业研发能力增强,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就此摆脱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在美国,GDP达4%,企业就会到名牌大学“预订”大学生。

原为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研究所的程晓农说,中国的麻烦在于,中国单纯的依赖劳动密集性企业来维持经济增长,产业素质没有随着外资引进,发生根本的进步。这是很弱的畸型产业结构,缺乏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完全依赖于外资带来的零部件和外商的销售渠道,没有自己品牌和技术研发。一旦国际市场及外商投资意向发生变化,经济大幅度震荡就不可避免。

就业难:中共治下死结

长期以来,中国青年的就业问题,当局就没有切实的规划加以妥善解决,六十年代,把知识青年赶到“广阔天地”,八十年代,把回城青年推给社会,因商业开放,这些青年得以在外资或各种企业就业。又过二十年,当局把“待业青年”推给大学,只是延缓了失业潮的出现。这种短视政策,造成今天的种种问题。

实际上,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就陷入不景气。工业部门不仅无法吸纳大量新雇员,而且吐出数千万下岗工人,工人四十至四十五岁退休也是全球独有。就在此时,当局推出大学扩招政策,年轻一代开始变相自费“就业”。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GDP增速持高不下。有分析家称,中国GDP发展的主动力是国家和地方的硬件投资,大学扩建也是贡献之一。这些名目繁多的建设项目是地方官员的“政绩”,也是各层相关人员提取回扣,收受贿赂的重要渠道,因此,中共官员们乐此不疲,一个又一个“面子工程”震撼世界。

而对于重大民生问题,扶持中小企业、解决民众就业等,官员们却没有兴趣,政府拨款大都流入修各种地标性建筑,修公路等这样的“政绩工程”,地方官员不用对老百姓负责,民间呼声再大,权且没听见,直到问题越集越多,“就业难”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这种制度性的荒谬统治下,大学生或年青一代的就业能有“解”吗?

本文转自【新纪元周刊】123期“焦点新闻”栏目(2009/05/28出刊)
http://mag.epochtimes.com/125/6399.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国面临求职难 大学生争当保姆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源于高端产业滞后
中国大学生失业人数偏高  引发社会不稳
11地调查:中国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35.6%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