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获得友谊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姜慧林澳洲悉尼编译报导)在人的一生中,友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而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冲突,从中获益,这对他们未来生人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莫过于父母,兄弟和姐妹,其次是其他的成年人和其他的孩子。虽然与家里大人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但孩子与同龄朋友之间的友谊,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开发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但能够为他们的未来设定一种如何与人相处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间友谊可以满足孩子们的情感需求。比如:

1、 感到舒适和安全的情感;

2、 归属感;

3、学习和使用不同的方法与人相处(例如学习给予和获取,如何解决不同意见,如何尊重别人和作出感情回报,以及良好的自我感觉);

4、陪伴与创造的能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友谊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逐渐地,他们学会如何给予与获取,如何控制他们的情绪,如何理解别人的观点。

父母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来帮助他们的成长:

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问题只能从自己这里出发,他们的注意力在一个时间段只能集中在一件事上。假如两个孩子都想要玩同一件玩具,那么矛盾就产生了。这时就需要提醒孩子要用语言表达,而不是使用拳头。

父母在这时可以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例如你可以说:“你自己系的鞋带,你一定感到很自豪!” 或者说:“丽莎对你不太友好,你觉得受到伤害了吗?” 学习认知自己的感受是引导孩子认识别人感受的第一步。

5-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通常不能真正理解别人的感受。一场和谐的游戏经常被谁先走,谁破坏了规矩,谁赢了等争吵搞的进行不下去。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机会,可以带他们去公园,即使在家里或其他什么地方也要鼓励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因为与朋友很好的相处是孩子们必学的一课,练习越多,效果就越好。

7-9岁的儿童,这个年龄的儿童开始知道其他人也有感受,可是,他们还是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是他们非常需要归属于某个群体,当然,一帮孩子在一起通常会传话,孤立他人以及互相之间开玩笑。

针对这些特点,在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时,需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到他们的朋友。 比如可以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别人对你说了或者做了同样的事情,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帮助孩子找出解决互相之间矛盾的方法,比如问他们,“你能想出做点什么让你们两个人都感觉更好的方法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澳洲学生联合会(NUS)说联邦政府在24日开始拨给学生们的经济刺激拨款会帮助几万学生购买教育材料。
  • 著名音乐家罗杰‧诺斯认为,“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除此之外,音乐更能陶冶灵魂,启迪心智,爱因斯坦就不无感慨地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
  • 儿童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通常指0-6岁之间)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及心智体能的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祖辈抚育(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帮助父母带大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它不仅能使孩子身体健康,聪明可爱,更能让孩子的品格、性情、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完整的发展。
  • 澳洲副总理吉拉德在对美国听众的演讲中表示,澳洲教育有严重的公平性问题,过多的贫困学生集中在一小群成绩不佳的学校。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与孩子的同伴相比,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业的影响最大,而对孩子社会及情感方面的影响,则同伴的影响要高于孩子父母。
  •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澳洲女大学生的数量很可能继续压倒男生。
  • 孩子们在写作上表现的差异往往比较大,如果家长老师能从孩子开始读写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的话,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发现写作其实并不难,而是一件蛮有乐趣的事。
  • 澳洲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孩子在3岁前所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其入学后的学习和社会表现,那些1-3岁时就在算术和识字方面学得好,听话守秩序的孩子,他们入学后的表现往往会较好,而如果小时在托幼园或家里有行为问题的孩子,其上学后往往仍会存在同样问题;研究还发现,如果幼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每周呆在托幼园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其社会交往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组织领导能力愈显重要,无论是两军对垒的战场,还是瞬息万变的商场,抑或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凡是有众人参与的活动,往往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协调管理,方可达到目地,而实践证明,一个人的领导能力除了先天因素外,更要靠后天的培养和磨练,下面是两位中学教师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