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堅決不當皇帝 要當和尚

華翰
font print 人氣: 88
【字號】    
   標籤: tags:

拓跋弘,字萬民,文成帝拓跋濬的長子,生於紀元454年,卒於476年,終年二十三歲。紀元456年立為皇太子,465年5月,文成帝去世,拓跋弘即位,是為(北)魏獻文帝,當時年僅十一歲。

拓跋弘從小聰明睿智,剛毅有斷,喜好黃老哲學和佛教,對世間榮華富貴,看得十分淡薄,常有離家從佛的念頭。紀元471年8月,他見叔父拓跋子推,文雅仁厚,素有威望,便想把皇帝的寶座,讓給叔父去坐。當時,太尉源賀都督諸軍事於漠南,獻文帝便迅速召其回都,共商禪位之事。源賀回都之後,獻文帝立即舉行公卿會議。當他在會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誰也不敢表態。

任城王拓跋子雲,是拓跋子推的弟弟,見大家都不表態,知群臣不同意,便率先對獻文帝道:「陛下正在太平盛世,臨覆四海,豈能上違祖廟,下棄百姓?且自古以來,都是父子相傳,方纔名正言順。如果陛下堅決放棄塵世事務,定要讓位,也應由太子繼承正統。現在的天下,是祖先創建的天下,若陛下改變祖訓,讓位旁支,既違背祖先的意願,也容易給奸詐之人以叛亂之機,歷史上這樣的教訓還少嗎?故望陛下要格外地謹慎從事。」

太尉源賀接著道:「陛下今欲禪位皇叔,臣也認為是打亂了祖廟祭祀的順序,後世也會譏笑我們犯祀。任成王的意見很有道理,望陛下三思!」東陽公拓跋丕,也說:「 皇太子雖然聰慧過人,但年齡也實在太小;陛下正風華春秋,始覽萬機,怎麼能只顧修善其身,而不顧天下大局?」尚書陸馥,更是心灰意冷,泣聲阻道:「如果陛下真要捨棄太子,傳位皇叔,我寧可殿廷自刎,也不敢奉詔。」獻文帝見眾臣不僅不同意自己的意見,競以死相脅,很不高興,當時臉色就變,但又不便發作,遂回頭又徵求尚書趙裡的意見。趙裡更不示弱,道:「臣只知以死奉戴皇帝,不知其他!」中書令高允接著道:「臣不敢多言,只希望陛下思宗廟托付之重,下追周公輔佐幼主成王之事。」

獻文帝到這個時候,也為重臣一片忠心所感動,不便再硬要叔父接位,但他這個皇帝,是下決心不幹了,他是堅決要出家當和尚,去修行的!於是,他順水推舟地道:「 既然大家都要太子即位,又有諸位忠心輔佐,也是可以的。」於是,他令陸馛為太保,與源賀一同持節,把皇帝的大印,交給了太子元宏(又名拓跋宏,即拓跋弘的兒子)。太子元宏知道後,哭著對父親道:「我接替父親的位置,實在不能勝任!」獻文帝不管這一切,於8月21日下詔道:「朕嚮往太古生活,志向恬淡,不圖名利,特命太子升為皇帝,朕只求修閒自得,修身養性。」8月22日,元宏正式即位,是為魏孝文帝,尊獻文帝拓跋弘為太上皇。

拓跋弘把一切安排就緒後,便邁著堅定的步履,懷著莊重肅敬的心情,走向廟宇,與那些和尚們,專心虔誠地去修行了。

太上皇即拓跋弘,當時年僅十八歲。

正是:
不當皇帝當和尚,
人各有志不勉強;
摒棄紅塵厭權貴,
乘鶴雲霞任翱翔。

(事據南北朝之《北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武則天主朝政後,排除異己,嚴刑峻法。唐獻可希望自己被武則天認為是她的忠臣,就誣告自己的舅父裴行本,請求殺死裴行本。
  • 明朝人王士嘉生性敏銳,他出任山陰縣令時,有一個瞎子喝醉酒躺在山陰城南大荊樹下睡覺,酒醒發現自己懷裡的一百弔錢不見了。告到官府,王士嘉說:「這一定是荊樹做怪。」於是帶領衙役出城來審問。百姓很好奇,都出城來圍觀。王士嘉命人排查,誰沒有前來觀看,發現了一個人,神情倉皇,在他家找到了瞎子的一百弔錢。代王府銀庫丟失錢鈔,但是銀庫門窗封存依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王士嘉來了觀察現場,發現氣樓(排氣孔)好像有物進出的痕跡。於是在院子裡擺上錢鈔,將城裡的猴子都帶來,讓它們從旁邊經過,有一隻猴子伸手抓錢,於是審問那只猴子的主人,找到了失竊的錢鈔。
  • 漢代的留侯張良,後來從遊赤松子;唐代的鄴侯李泌,後來進入衡山學道。有人說:「橋上仙風,鎖子道骨,各有所得,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像尉遲恭,他本是一介精猛武夫,曾經拳打過李道宗,幾乎死於唐太宗的刀下。
  • 有一天, 他責罵李賢說:「你平日誹謗程不識(漢武帝時名將,與李廣齊名),把他貶得一錢不值。今天,你卻又像家庭婦女那樣,唧唧咕咕地跟別人咬著耳朵說話。哪裡像個大丈夫?」
  • 據清代古籍《亦復如是》記載:清朝時,揚州有一個人通曉算命之術,給人算的很準確。當時揚州商會的總長,一個當地很有名的大富商專門請他為自己算命。
  • 宗德艷說:「我已經年過七十,沒有私下想求得的東西,只是缺少一死罷了。我還需要忙忙碌碌,上別人的家門,去向任何一個官員,求什麼呢?」
  • 在中國古代,皇帝稱自己為天子,即天之子,置自己於天之下,對上天存敬畏之心。祭祖天地日月是帝王生涯中的大事,歷代帝王都極為重視,這不是形式而是對天地神靈不可動搖的神聖信仰。皇帝要上對天地敬畏,下對庶民恩澤。皇帝對地震、災荒等現象的發生都看做是上天對自己沒有盡心盡責於民的警示。嘉慶初年的洪亮吉大案可以說極具代表性。
  • 當地的富戶,本來想囤積居奇,乘旱災抬高糧價,以宰人利己的。現在看來,鑽不到空子,便競相出售自己儲蓄的糧食。
  • 賈淑性情險惡,同鄉的人,對他都以之為患、嗤之以鼻。林宗的母親去世時,賈淑也來參加弔唁。
  • 楊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寧人,順治十二年進士。他當廣東高要知縣一年就被推薦作京官。他究竟在任上做出了什麼卓異政績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