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 以藝術舞蹈開創歐洲文明

文 / 文謙
文謙
font print 人氣: 3817
【字號】    
   標籤: tags:

六百年前的歐洲文藝復興歷經兩百年,因戰亂後走入衰落。在17世紀,再次出現歐洲文明時期。被譽為「太陽王」法國路易十四,以藝術舞蹈開創了法蘭西文化藝術登峰造極的十七世紀,再次復興歐洲文明。

隨著1715年法國君王路易十四的謝世,也結束了芭蕾舞發展的最關鍵時期。這位國王可以被視為有史以來芭蕾舞最具影響力的贊助人,沒有他的貢獻,也許就不會有芭蕾舞--這一藝術形式。

--『加州芭蕾California Ballet』

確立芭蕾舞體系 傳播文化禮儀

廿三歲親自執政的那年,他在巴黎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王家芭蕾舞學校,禮聘多位當代的藝術界大師如盧利(Jean-Baptiste Lully)、莫理哀(Jean-Baptiste Moliere)等,專門負責芭蕾舞的創作和演出。

在這個時代的芭蕾舞碼皆為男性舞者所創作,表現人體的力與美。此時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十二個手位和一些舞步,並以法文命名,奠定了芭蕾動作的體 系。

在17世紀後舞蹈達到了重要的作用空前的社會。路易十四的法國宮廷成為優雅和公民規範,得到歐洲其宮廷王室的效仿。舞蹈大師,以文明熏陶歐洲,所傳播的不僅僅是舞蹈技巧,還有社交禮儀和行為規則。國王路易十四,透過舞蹈建立的社會禮儀標準,將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文明中心,影響歐洲近兩個世紀。

在當時,孩子們常常早在10歲時開始了行為舉止的訓練。舞蹈大師皮爾·拉莫Pierre Rameau說:「愉悅和輕鬆的良好教養只能通過舞蹈來獲得」”…good breeding demands that pleasing and easy manner which can only be gained by dancing”。舞蹈被認為可以體現遠古的理想特質,如智慧、寧靜、廣泛視野、勇氣、樂趣以及熱愛和諧秩序、節制過度熱情。法國貴族和紳士都努力自我完善,他們以希臘神話眾神為參照。

宮廷女官莫特維爾夫人說,在公正、仁厚、寬大、自律、嚴明方面,當代與歷代所有的君王都趕不上路易十四;法國貴族學者聖西門伯爵認為,路易的性情是溫和謹慎的,行動與言語都極有節制;

芭蕾理念 有教養的規範

在法國當時由舞蹈大師所教授的禮儀是理想的簡單。當今有人認為就是很多的帽子和手帕的暴富還是相當錯誤的。事實上,真正的「有教養」的人的規範和潮流,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平靜和泰然自若,有時也出乎自然,這個基本概念也是芭蕾的基本理念。

許多17世紀的舞蹈技術是古典芭蕾的現代步法的起源。在任何時候,女士們,先生們要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姿態和儀表舉止。拉莫指出:「一位女士的儀態將要被他人判斷其優雅程度。例如,如果她保持上身和頭直立,毫不做作或不粗魯,有人會稱這是一位有修養的女士。(a lady, however graceful her deportment, will be judged… For example, if she hold her head erect and her body upright, without affectation or boldness, it will be said: ‘There goes a fine lady)

在有男士在旁的情況下,女士站立姿勢可以參照芭蕾第三位和第四位,芭蕾第三位為: 兩腳跟前後重疊放置,足尖向外。如果見到尊貴人士,鞠躬會更低一些,需要更好的平衡時,步法也起源於芭蕾的第四位,即為:兩腳前後保持一足的距離,兩足相對成兩直線,腿向外轉。

被稱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在清朝,平級官員和平輩人之間的簡單禮數,有打拱作揖之禮。在上下官員之間有跪拜之禮。在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在法國貴族和宮廷生活中,頓首禮儀得以廣泛延用。頓首禮儀,據拉莫先生介紹,這是表現對他人的尊重和良好教養。

在拜訪進入房間時,鞠躬問候,在告辭時遞上禮物,簡單的鞠躬動作展現了人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在現今,在公司在看似一種打擾插話時,頓首禮儀也時常出現。Wildebloode and Brinson描述鞠躬的重要性:「如今有教養的紳士的每一行為表達了精緻的涵養,這些代代傳承,成為有禮貌社會的標誌。」( every action of the well-bred gentleman now expressed something of that refined reserve which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was to be the hallmark of polite society)

宮廷舞會 精神和體能的訓練

在路易十四時代,宮廷舞會每週舉行,即使在戰爭期間,這些費用仍從財政中得以撥出。很多舞會維持了法國王室的莊嚴和力量。在1708年,據記載,六週中舉行了十個舞會。大臣們需要不僅要保持風度和優雅,還要擁有敏銳和才華。每年大臣們,要準備十二支舞蹈,每支舞蹈兩三分鐘,要求身法步伐不重複,這要求大臣的精神和體能都符合要求。在路易十四時期,即使非專業水平,交誼舞的身法複雜程度也近乎高超的舞蹈。

藝術文化的力量

在路易十四王時期,交誼舞達到複雜的高度,這可能是對非專業人士所需要的最複雜的舞蹈技巧。這些舞蹈的表演成為了文明生活的需要,成為那個時代的標誌。

據介紹,路易十四王室是對市民開放的,市民們也可以學習到大臣們的舞蹈風度和禮儀風範。舞蹈運動有巨大的活動能量潛力,控制精準的表演和良好的風度。在面對面舞蹈比賽時,競爭時激烈的,但要求面龐表情謙愻和平靜。所有的表演,從儀式、服裝、舞步,也成為觀眾們的愉悅觀賞的享受。

五歲繼承王位,路易十四童年遭逢過宮廷叛亂,民眾對法國王室失去信心,在馬薩林教父的鼓勵下,路易十四在十五歲時,初登舞臺一直到32歲,共在廿六部大型芭蕾舞碼中擔任主角。他以獨特舞蹈天賦一直成為舞蹈主角。他曾演出的「阿波羅太陽王」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太陽王神的光環環繞著路易十四和法國王室。因為精緻的舞蹈和文明禮儀,法國重新得到了民眾的信任,也得到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尊崇。

禮儀、舞蹈、時尚,使法國成為歐洲文明中心,並主導了歐洲文化近兩個世紀。法國也因此成為精美藝術品和服裝時尚的中心,這些含金量高的物品和貿易也為法國的經濟帶來了新的繁榮。十七世紀,法國絲織工業成為優雅奢侈產品生產中心及流行中心,至今在歐、美高端傢俱店收藏的經典家具中,這些傢俱的面料,色彩和飾面的頂級絲質面料和經典花紋風格,仍可看出路易十四時代令人驚嘆的工藝。

創音樂院 開啟巴洛克音樂時代

由於喜好跳舞,一六七二年,路易十四建立了音樂學院。西洋古典音樂中著名的「慢-快-慢」三段對比式的法國風格,便是由盧利所奠定的。路易十四的宮廷舞曲後來被英國的作曲家菩塞爾(Henry Purcell)及德國的巴赫(J.S.Bach)加以運用發展,開啟了巴洛克音樂的時代。

各式各樣的音樂就此豐富。音樂會、戲劇表演、宗教儀式、婚喪喜慶、國王出巡及外使來訪、巡獵,還有在戶外進行的餘興活動,如劃船、賽 馬、遊園等,都產生了音樂伴奏。路易十四的御用樂手總人數約在一百五十到二百人之間,分別在軍樂隊、教堂樂團和室內樂團內演出。

藝術鑑賞力高 羅浮宮收藏劇增

除了舞蹈與音樂外,路易十四對贊助藝術的慷慨,也堪稱史上罕見。他以優裕的條件吸引藝術家們定居巴黎,使他們安心創作:一六六三年他創辦了繪畫與雕刻學院(Academi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各地王公貴族也倣傚國王,紛紛設立學校,鼓勵藝術創作,使法國成為當時藝術最發達的地方,並奠定此後重視藝術的傳統。

除了創立藝術學院培育人才外,路易十四更不惜重資收購藝術品。專門收購希臘羅馬古典時期及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在路易十四的收集之下,法國王室的收藏由原來的數百件,急劇增加到數千件之多。他把從各地收集來的藝術品放在羅浮宮,成為今日世上四大美術館之一的羅浮宮的起源。

鼎力贊助 文學和科學蓬勃發展

文學和科學也由於路易十四的贊助蓬勃發展著。他先後成立了法蘭西文學院、科學院及喜劇院,網羅當代的傑出學者,如文學家高乃依(Corneille)、戲劇家拉辛(Jean Racine)、集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於一身的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天文學和數學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等等。

法蘭西文學院的設立,促進了法文的發展,語法逐漸定型、文法結構也逐漸清晰,成為世界上最優美精確的語言之一。

路易十四想把巴黎建設成第二個羅馬,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開展了重建巴黎的偉大計劃。羅浮宮被改建;舊城牆被拆除,在原址鋪設大道;教堂、橋樑、公園等公 共建設在城市各地出現;用許多宏偉的建築和優美的廣場來美化市容。

在基礎建設方面,巴黎的道路被拓寬、路旁植樹並安裝路燈;供水系統進行現代化、開鑿運河、連接下水道系統;成立醫院,為在戰爭中受傷的人提供免費治療。

在路易十四的建設下,巴黎快速發展著,人口超過七十萬,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大都會。由於路易十四大力贊助文化事業,使五分之一的歐洲精英都聚集在巴黎。建設進步加上人文薈萃,巴黎成為歐洲城市競相倣傚的對象。

引導歐洲潮流 獨領風騷



十七世紀的歐洲可說是路易十四獨領風騷的時代。豪華壯麗的凡爾賽宮成為各國君主建設宮殿的模仿對象,例如德國的卡斯魯厄(Karlsruhe)、奧地利的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等;法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建築裝飾風格,如狂風般席捲歐洲各地;舞曲激發了巴洛克音樂的創作、法語成為通行語言;路易十四的行為舉止、穿著愛好、鞋子的高度,瞬間流行於全歐洲。歐洲各地的王公貴族樂於行法國的宮廷禮儀,視其為高貴優雅的表現。歐洲各地逐漸轉型成近代文明社會,而法國更成為個中翹楚,富強且文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居歐洲之冠。 ◇

參考文獻:《The Social Etiquette and Politics of Dance》,大紀元蔡大雅、
戴東尼之報導。

責任編輯:章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康熙和路易十四這兩個17世紀的東西方君王,各自開啟兩大盛世,雖然兩位從未謀面,卻往來密切。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28日開箱典禮精選5件珍藏搶先看,兩位君王的肖像難得一同展出。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17世紀時,各自雄霸東西方大陸的兩君王為康熙大帝,以及擁有「太陽王」美稱的法王路易十四,雖未曾謀面,許多地方卻有著奇妙相似之處,在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的穿針引線下,不但了解彼此,也曾互通書信,對各自所屬文化心生孺慕,讓中法的文化互相交流而激出燦爛火花。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康熙大帝,開啟130多年的「康雍乾盛事」,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被定為「偉大的世紀」,兩位君王勤於政事,並生活規律,同樣喜愛科學藝術,進而開啟東西兩大陸的雄圖霸業。
  • 苗栗縣政府與故宮合作籌劃「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歌劇,21至23日將在苗栗縣巨蛋演出3場,導演吳興國今天表示,將以現代多媒體技法,讓東西兩君王穿越時空巧妙交會。
  • (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故宮博物院與苗栗縣府精心策畫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大型歌劇,10月21至23日將在苗栗巨蛋盛大演出,8、9兩日在苗栗巨蛋索票;生動的歌劇重現17、18世紀中西輝煌的歷史文明,也作為慶祝建國百年藝術獻禮,喜愛歌劇的觀眾千萬不能錯過這場世紀饗宴。
  • (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歌劇,21日晚在苗栗巨蛋首場演出,京戲歌劇樂迷熱情觀賞,22、23日兩天再續演兩場;生動的歌劇融合巴洛克音樂與京劇、崑曲等中國傳統戲曲元素,重現17、18世紀間中西輝煌的歷史文明,也讓民眾感受兩大君主同台的魅力。
  • 據悉,好萊塢有童話色彩的奇幻動作巨製《路易十四與美人魚》片方已向中國女星范冰冰發出邀請函,力邀其出演美人魚,男主角則是大名鼎鼎的「007」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endan Brosnan)。
  • 路易十四選擇太陽作為標誌。太陽神(就是阿波羅)為和平與藝術之神,它也是賦予萬物生命的天體,它升起又落下,它就是規則本身。同神一樣,戰爭英雄路易十四帶來了和平,他保護藝術,他是所有恩寵的賜予者。他通過兢兢業業的工作,遵從隨日昇日落的起床式和就寢式,強調了自己與神的這種深入骨髓的相似性。凡爾賽宮的裝飾在王室肖像和象徵物中到處都加入了神的標誌和象徵(桂冠、豎琴、三角架)。國王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的日子裡,他的起居可以說一切都圍繞著太陽的起落而定的。
  • 1664年,路易十四命令園林設計師勒諾特重新設計杜樂麗花園的花壇,這次杜樂麗花園轉變成法國式花園。1667年,路易十四開放杜樂麗花園,這是杜樂麗花園首次對外開放,也是法國首座對外開放的皇室庭園。
  • 國波爾多附近的古城聖愛美隆(St Emilion),保留中世紀時期建築,狹窄的街道瀰漫特別的氛圍。幾世紀以來這裡是著名的酒鄉,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形容聖愛美隆產的酒是「眾神的瓊漿玉液」,現在旅行社安排的法國旅遊也常常把聖愛美隆排進行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