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文天文並舉 天人合一形與神俱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命題的核心內容在於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內經》從宏觀角度論證了天、地、人之間的密切關係。如《素問‧保命全形論》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天元紀大論》稱:“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認為天地之氣是萬物滋生的根本,合則化生萬物,四時之氣的變化對人產生影響。

《靈樞‧本神》說:“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此天德、地氣即泛指陽光、空氣,及適宜的氣候水、土壤及其他人類生存所需的自然條件,認為人類作為宇宙萬物之一,由天地陰陽之氣交感合和而生。

故《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均明示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之陰陽消長盛衰相通應,具有同步變化之規律,而有著名的生氣通天之論述。

人文屬性貫穿于中醫理論體系多方面,中醫體質學作為中醫獨具特色的主要內容,重視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理念,並滲透融合于中醫體質理論體系之中。

《素問‧異法方宜論》提出,因地勢高下濕燥之不同,相應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及飲食習慣對體質產生影響,而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方之人,其體質特徵的不同,如東方為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故其民皆黑色而肉理疏鬆;南方低下水流歸之,水多故土弱而霧露所聚,其民嗜酸食腐,故其民肉理緻密色赤;西方為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氣收引,其民居高陵而多風,食酥酪骨肉而人體脂肥;北方天地閉藏之域,其地高陵居,風寒凜冽,其民樂於野處而乳食,故多病於髒寒。

《素問‧五常政大論》提出:“化不可代,時不可違。”謂萬物生化,不能以人力代之,四時之氣的變化規律,亦不能隨意違背。認為治療疾病在於順自然之道,協助而非替代人體調節機體的生化機能,不可違背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規律。王冰注:“夫生長收藏,各應四時之化,雖巧智者亦無能先時而致之,明非人力所及。……物既有之,人亦宜然。或言力必可致,而能代造化,違四時者,妄也。”

《素問‧八正神明論》強調:“因天時而調血氣”追求“得時而調之”的調治原則和境界。喻昌《醫門法律》批評治病不本四時,不審地宜,其錯誤在於不知“四時之氣,各有所本,而逆其氣也。”告誡凡治病,不察五方風氣,服食居處,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藥不中竅,乃醫者之過也。認為治療必須“隨五方風氣,而異其法以宜民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宣導順應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化作用與規律調攝養生的具體方法,並指出逆之則傷髒,會引起諸如寒變、瘧疾、飧泄、痿厥等病變,釀患無窮。

《道德經》中多次使用“無為”一詞,崇尚“無為之事”主張按照自然規律辦事,“為無為”順應自然治理社會,並指出“恬惔為上”。該理念在中醫體質理論和養生思想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盛之人“能冬不能夏”,陰盛之人“能夏不能冬”之闡述,提示體質差異的存在,是個體對自然生活環境、外界刺激的適應和反應狀況各不相同的內在依據。

《內經》在對體質特徵的分析闡述中,將性格、情志、心理特點等差異性的比較,作為區分不同體質的重要內容。如《靈樞‧通天》、《素問‧血氣形志》、《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靈樞‧論勇》等,均將形體同心理並列觀察描述,且強調情志因素對體質的重要影響。

尤為突出的是,《靈樞‧通天》對於陰陽和平之人心理特點描述,貫穿了“無為”、“恬惔”的核心理念。如經文所說:“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認為陰陽平和之正常人生活安靜自處,性格和順,從容穩重,舉止大方,淡于名利,無所畏懼,無過分之喜,順從事物自然發展規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將調攝精神納入養生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提出“為無為之事,樂恬惔之能。”《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認為維持平靜的心態,安閒清靜,沒有雜念,精神調暢精氣內持,人體真氣順從,使致病邪氣無從侵襲危害人體,提示精神調養在維持氣機調暢,抗禦邪氣侵襲,保持機體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倡:“形與神俱,而盡終天年。”明確形神共俱,即形神協調統一是健康長壽的前提條件。突出強調形、神的不可離析性,反映了形神合一,形與神俱之健康觀。

法天則地,從容人事,治求中和,構成《內經》的治療思想。《靈樞‧逆順肥瘦》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認為中醫理論的闡述,以及臨床診療的使用過程中,宜瞭解天文,通識地理,明曉人事,才能全面理解醫道本質,把握疾病變化規律。

故欲行醫治病,使醫道得以弘揚傳承,應遵循《素問‧至著教論》所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吳瑭《溫熱條辨‧解兒難》亦雲:“醫也者,順天應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體物之理。”真可謂本天人合一之思想,關注天地人之密切關係,突出形與神俱之理念,其人文特色貫穿于中醫整體觀並在實踐中得以應用與發揮。

來源:http://www.ancc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