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论语》说(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明《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图》(公有领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十六》)

【注释】

:担忧、忧患。

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讨论】

《论语》二十篇,首篇为“学而篇”,涵盖全书。“学而篇”共十六章,首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立意高远。末章如何收尾呢?

似乎有点意外,竟是如此呼应首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人”为什么如此重要呢?钱穆举了两个例子: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可见“知人”是圣人的千秋事业。

更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论语》全书竟也以“知人”为结束——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可见“知人”也是对每一个为学者的要求,其中有深意焉。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当然,能被人知最好不过,要不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呢?有次子贡含蓄地问:“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论语‧子罕》)公山弗扰在费邑叛反,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那召我去的人,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会使周朝的政德在东方复兴。”(《论语‧阳货》)

但是,历史没有给孔子治国平天下的机会。因为这里有个天命的问题,历史的总体进程是有安排的。孔子“知天命”。

若能“知天命”,自然也就能“知人”了。“知人”须有很高的修为。一次樊迟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

能知人是智慧。若“学”了很长时间,还不能了解他人,说明功夫还没到家。那么,如何才能达到知人的境界呢?本篇中孔子、有子、曾子讲了许多方法,如学而时习之、孝悌、不巧言令色、吾日三省吾身、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等等。

因此,本章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结束全篇,逻辑井然。

顺便也说一句,孔子强调“知人”,其来有自。老子《道德经》里就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实,孔子曾求教于老子,儒家与道家渊源颇深。本次中华文明,起自黄帝,黄帝是修道的,最后得道升天。当时并无儒家。儒家是孔子创立的,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儒道之别,用《庄子》里的话说,就是: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其受《道德经》的影响深。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着,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着,中华书局)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着,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