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9日訊】 弱國在外交中確實易於處在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這樣的國家,就更加需要民衆理解外交家的努力、用心和痛苦,而不是動不動就輕易指責他們賣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山東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在1920年關於膠濟鐵路的談判上,日本態度強硬,中國提出償還貸款來反對日本的立場,從而廢除整個協定,使鐵路歸屬中國。可是讓中國代表團大失所望的是,國內無法迅速籌集到2500萬元用以還貸。[1]外交官們盡了最大努力,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如果僅僅指責外交家們賣國,合情合理嗎?
這就需要民衆能夠養成實事求是我們不僅要知彼,而且更應知己,有進有退。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弱點,只想達到某個目的,就可能只是多了些毫無根據的希望和野心。民國著名外交家顧維鈞就說過:“我談到中國有一句爲大家普遍接受的諺語:‘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在外交上卻不能接受這條成語,因爲國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但在外交上不能指望百分之百地成功,而對方也這樣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爲這樣無法達成協定。因此你可能做到的只能是求取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成功,能夠做到這點,對你來說即是大勝。當你已達到百分之五十的地步,而正接近百分之五十一、五十二時,應當小心不要有任何可能引起談判破裂的言談和行動,而失去你那百分之五十一、五十二。因此如果你的目標是要達到百分之七十,就應特別小心,以便在可能的情況下實現那百分之七十的目標,取得談判成功,這時你應該感到滿足。‘人民外交’總是以百分之百成功爲口號,是永遠成功不了的。那樣只能把談判搞糟。”[2]
真正的大外交家不會被輿論牽著鼻子走的,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爲了國家利益,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能夠堅定自己的判斷,而不只求討好公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弱國更需要一流的外交家。
這在一個被列強不斷欺侮的國家,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因爲民衆的情緒一般都很激昂,任何讓步或妥協,都可能被指責爲賣國行徑。這時有理有節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授人以柄。不能以爲既然強權就是公理,其他努力就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通過國際組織、第三國的斡旋,雖然不能寄予多大期望,但這樣做卻可以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給對方以一定的壓力。這也是國際上許多談判明明是成不了的事情,雙方卻還都表現出真誠和解的樣子,如果沒有這種姿態,就可能恰恰中了人家的圈套。
歷史上,中國飽受苦難,從來沒有過揚眉吐氣的機會,當國家獨立的外表被精心裝飾後,就更加激動人心,宣傳的有力鼓動,使得億萬中國人飄飄然,而不能再忍受屈辱和讓步,只要是他們認爲有損中國感情和利益的事情,就必須對抗到底。而有些人也可以利用民衆的情緒,來提高自己的聲譽,不會潑冷水而讓自己倒楣。“在政治中,覺醒以後激昂慷慨但得不到準確資訊的群衆,對成千上萬人包括對人民自己的自由及生命來說,將是一種致命的危險。”[3]我們很難意識到,如果一個國家事實上不過是個泥足巨人的話,就不能口出狂言,否則,除了怨恨和猜忌,什麽也得不到。
注釋:
[1]《顧維鈞回憶錄》第一分冊,第227-228頁,中華書局1983年5月第1版
[2]《顧維鈞回憶錄》第一分冊,第396-397頁
[3][美]卡爾·多伊奇《國際關係分析》第9頁,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轉自《ABC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