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桃園仁善國小 知識融入實作中

徐乃義
font print 人氣: 81
【字號】    
   標籤: tags:

台灣桃園縣大溪鎮仁善國小是大溪鎮「仁類」的小學,校長張春蕙秉持教育中愛無止盡,也就是教育工作中「愛」是根源,是化育春風的動力。

仁善國小從2006年起辦理發明展的活動,2007年首次送件參加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得到1件優等、8件甲等的出色成績,此後每年送件比賽都獲獎,今年更獲得代表台灣參加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國際賽的殊榮。

仁善國小校長張春蕙說,仁善的科展作品是科學教育的落實。每4至5人為一組,每組利用不同的主題,全校一起參加科展。學校還舉辦「科學市集」,設有許多科學遊戲點,張校長甚至扮演魔法校長變魔術。


科學市集上,學生熱烈參與遊戲點活動。(仁善國小提供)

仁善國小98年榮獲「科學特色學校」認證,科學教育是學校本位課程三大主軸之一,鼓勵學生實作飆創意,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與挑戰極限。四年級發明設計圖展、五年級科學展覽及六年級發明展是該校重要系列活動,全員參與,達到普及性教育目標。

發明展活動自1月份起展開,校內自然老師首先進行主題發想的教學,藉由閱讀科學家發明成功的例子,激起學生發明的動機,利用寒假期間尋找生活中不便情形,著手創作發明,3月份舉行校內發明展覽,學生分組進行報告,再由自然科老師們組成評審小組,評選出優秀的作品參加世界青少年發明選拔賽。


仁善國小科學教具「傳聲筒」之展示。(攝影:陳建霖 / 大紀元)

每年一度的科展,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科展題目,由老師定題,經過幾週到數月的資料蒐集、實驗、觀察紀錄與資料整理、討論、結論等過程後,完成科展作品。透過創造思考到做出成品的學習過程,學生能真正了解及掌握相關的科學概念,並將概念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也讓學生們真正體驗科學和生活的密切關係,同時感受到發明的「容易」與「不容易」。

從仁善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的科展參賽作品來看,學生所激盪出的發明點子與作品之五花八門,很難想像這是孩子們第一次的「發明」,像是自動分錢器、電蚊窗、防水滾筒、磁浮車、神奇手臂、手電筒加電風扇、省錢磁鐵船、隔熱鍋墊、方便洗碗器、省力擦窗機、去屑桌等等,彷彿已看到了未來的發明家就在仁善校園中茁壯。


在科學角玩骨牌的學生與張春蕙校長合影。(攝影:陳建霖 / 大紀元)

張校長說,科學教育不是菁英教育,每人都有機會探索科學原理。除了科學課程外,仁善國小與開南大學空運管理系教授孫國勛博士合辦「創造力與科普教育培訓」初階航空科普教育營,仁善同學在教育營中與開南大學志工合力完成了紙飛機、木飛機,學校希望提供多元化學習,讓同學發掘自己的長才。◇


仁善國小造型特殊的水生植物區。(攝影:陳建霖 / 大紀元)

營造氛圍 養成獨力閱讀習慣

「閱讀仁善、閱讀人生」是仁善國小的特色之一。張春蕙校長認為閱讀是教育的靈魂、是獲得知識的主要管道,應該引導孩子透過閱讀吸取知識、啟發想像及創造力,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張校長表示,97學年開始每日實施「晨讀10分鐘」,運用多元並進的閱讀策略引發學生閱讀興趣,營造全校閱讀氛圍,因為效果良好,後來延長為20分鐘。三年來仁善的學童已能自動自發看書,養成獨力閱讀的習慣。

另外,因為推展親子共讀活動,家長在陪讀過程中也改變了閱讀習慣。張校長以該校前家長會長也是現任大溪獅子會會長陳政發為例,陳先生過去愛看報紙副刊,受閱讀的影響慢慢擴大到財經、社會版面。

仁善國小圖書館每天下課或中午,總是擠滿借書、看書的孩子。張校長說,孩子一大早就讀教科書,讀書有「目的」就不好玩。如果孩子愛看書,加上父母的鼓勵,可以讓孩子更願意了解書的內涵與接受啟發,達到閱讀往下扎根的目的。

圖書館4年前經過汰舊換新整理後,仁善國小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上,做了最有效的利用。另外,仁善國小還有別具一格的行動圖書車與班級圖書角。師生共同彩繪圖書車及布置圖書角,學生隨時隨地可以悠閒閱讀,或是與夥伴分享好書。


師生共同彩繪的圖書車是小朋友最愛。(攝影:陳建霖 / 大紀元)

除了閱讀外,仁善國小也推廣讀報教育、出版《仁善兒童》刊物、推動每日一語、每週一文、讀經教學、聆聽CD、DVD故事,提高識字量及豐富語文常識。提倡閱讀及品格故事心得寫作,於反思回饋中,蘊育品格行為學習。結合心智圖、繪畫、四格圖畫教學,提高語文理解力、想像力、創造力。校內學生參加城市盃作文比賽、金頭腦科學教育寫作、第一屆中華兒童寫作分級及徵文競賽等活動,均有亮麗成績。◇

確切落實品格教育

張春蕙校長非常重視品格教育,她指出,九年一貫課程雖然經過改革,卻遺缺了最重要的「品格教育」。社會上興起一波波重視品格教育的聲浪,只是落實的程度還有待努力,教材及實施的方式更有待加強,這不只是學校的事,更是家庭、社會的事。

張校長引用洪蘭教授的話:「品格的培養是內隱的學習,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她表示,幼兒教育不只在教識字和數字,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默化品德。

她以Samuel Smiles詮釋品格教育:「有了想法才會付諸行動,有了行動就養成習慣,有了習慣就成品格,你的品格決定你的歸宿。」充分說明了實施品格教育的過程,必須先認知和了解意義,然後實踐養成習慣,再內化成品格。

張校長期待學生在尊重、愛心、自由、安全感的氛圍之下,快樂的成長與學習。期待每一顆「仁善之星」,都能養成美好的品格,具備「仁善之心」。


張春蕙校長期待每一顆「仁善之星」,養成美好的品格。(攝影:陳建霖 / 大紀元)

「仁者無敵、善乃無憂,球以會友、棒寫春秋。」是敏盛醫院院長親書送給仁善的對聯,仁善國小的硬式與軟式棒球在國內各項比賽中表現良好,迭有佳績。其中,棒球隊捕手邱繼諒同學獲選參加桃園縣代表隊勇奪「99年協會盃全國少棒錦標賽」冠軍,將於12月底代表我國前往日本參加2010年第6屆亞洲少棒錦標賽。表現突出的仁善國小棒球隊,在張校長看來就是品格教育的成功例子。張校長指出,棒球隊中的服從與專注實踐了品格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林志彥基隆報導)基隆市深澳國小走過59年的畢業典禮,第一次正式在嶄新的校園舉行,下午時分吸引了許多的家長與來賓與會,一起來參加孩子一生只有一次的珍貴記憶。
  • 萬能科技大學19日舉行畢業典禮,在莊暢校長和師長同學祝福下,近二千名畢業生參加校園巡禮、校園歌手演唱和畢業典禮,桃園縣長吳志揚致詞期勉畢業生學無止盡,未來不僅要學以致用、更要不斷學習;商業設計系重度聽障畢業生黃哲偉,還代表全體畢業生,獻給縣長一幅「愛與祥和」的吳縣長畫像,場面溫馨感人。
  • 初夏第一聲蟬聲突然響起,大聲歡誦生命的新始,才驚覺驪歌輕別展翼前行的季節又將來臨,頓時陷入深思,身為校長,除了一份有形的「校長獎」之外,還能在這些寶貝們的心中種下什麼樣的希望種子?讓每個孩子用生命去歷練、澆灌,開出生命之花。
  • 大紀元時報副刊自從2009年7月改版後,不但針對課程學習七大領域來編輯,每週還有「品德教育」、「教育園地」、「校園巡禮」等教育版面,內容既純正精采又豐富多元,深得教育界的認同與肯定。
  • 台灣基隆市東光國小的校園宛如一座充滿驚奇的空間,創思處處可見,各個小空間呈現不同的風貌:如濃密大樹下的螃蟹木質平台、設計有趣的迷宮步道、孩子展演的各式小舞台、互動玩樂的探索天堂,讓孩子在這裡學習,生活充滿不同的感受及體驗。
  • 鎮中引以為傲的不只是升學成績,學生的其他表現也很亮眼,如:語文競賽蟬聯三年桃園縣總冠軍,管樂團年年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跆拳、武術之奧運金牌朱木炎、聽奧金牌呂思柔、世運銀牌范嫚紜等,都是鎮中畢業生
  • 70歲歷史的台東女中,容顏不老,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年輕純真卻不失優雅自信的特質,問起學校駐顏的秘方,校長林光輝笑呵呵的說:「精神!創意!信念!全校師生都希望台東女中代表的,是一群氣質優雅、快樂自信、才德兼備、具國際視野又令人敬重愛慕,蕙質蘭心的淑女。」師生共同的目標願景,讓台東女中一直神采奕奕,用樂觀活力,迎向未來。
  • 黃校長治校是以學生「適性發展」為理念,除了重視學生的學習機會,更強調老師對學生的潛在影響力。黃校長認為:「老師的偉大不在於本身具備了多少能力,而是在於促成學生多方學習及多面向的成功機會,有了老師的引導、學校環境的營造,就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發展多元智慧!」
  • 清大畢業生人才輩出,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以及「數學諾貝爾獎」沃爾夫獎得主陳省身等都是校友。清大的教育目標為: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致力於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均優、具備科學與人文素養的學生。
  • (大紀元記者陳秀媛台灣基隆報導)由文建會及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文化局及太平國民小學共同舉辦:當我們童在藝起-文建會地方文化藝術校園巡禮「紙短情長公仔--婚紗禮服紙塑展」活動, 10月18日~10月29日於基隆市太平國小太平藝廊展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