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合一 清明節習俗由來

唐文
font print 人氣: 4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4月04日訊】作為黃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由於與傳統的寒食節和上巳節日期臨近,逐漸整合了後兩者的傳統習俗,演變成具有祭祖、掃墓、踏青等一系列習俗的重要中國傳統節日。

清明節

清明,黃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彷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而這一系列習俗實際上與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有關。

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歷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谷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相傳因為寒食節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就參加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如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以鍛練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由於同清明節日期接近,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漸移到清明之中。清明節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但寒食節的習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上巳節

何謂上巳節?中國古時用天干地支計年、月、日、時,干支相配,逢巳之日稱「巳日」,黃曆三月上旬多逢巳日,所以謂之「上巳」,而這個日子就是中國古有的情人節——「上巳節」(亦稱元巳、三巳、除巳)。

上巳節起源於上古時期,由人們對主管愛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高禖的祭祀活動而演變、形成的一個喜慶節日。高禖又稱郊禖,因供於郊外而得名。黃曆三月上旬的上巳日,正是春暖花開、溪水盈盈、草木繁茂的時日,未婚男女於此日踏青來到河邊,祭祀高禖女神,他們一邊洗除冬日的污垢,一邊談情說愛,互贈情物,私定終身。

西周時,周王對上巳節的活動有了明確規定,《周禮.媒氏》曰:「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不用令者,罰之。可男女之無家者而會之。」意思是說,陽春三月上巳之日,未婚男女都要到郊外河邊去相會,公開地談情說愛,自定終身,這一天沒有甚麼禁忌。如果有人待在家中不去參加,那就要受到朝廷的處罰。失夫喪妻的孤男寡女也要去相會,以求得婚配。

到了秦漢,上巳節踏青春遊等更為各階層人們所接受。秦時人們在郊外蕩鞦韆、放風箏、河邊祓禊,青年男女對歌抒懷,各行其樂。自漢代起,上巳節有了文士們水邊賦詩行令、貴族官僚們河邊飲酒作樂的習俗。

魏晉時,經文人雅士進一步的張揚,便演化出了「曲水流觴」的逸事來。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右將軍的王羲之召集謝安、孫綽等名士四十一人,於會稽山之陰蘭亭結伴宴飲,並引水環曲成渠,曰「曲水」,他們將盛酒的「觴」浮於水面,順流而下,觴杯經過誰面前時,誰即可一飲而盡,然後吟詩作賦,以抒情懷。此次共得詩作三十七首,王羲之為其作序。這次祓禊宴飲,誕生了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也為後世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黃曆三月巳日雖在上旬,但每年具體日子並不固定,為了方便統一,魏晉時將上巳節定在了三月初三日。《晉書.禮志》云:「漢儀,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於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雖不局限於巳日,但上巳節名卻不改變。

由於時間與清明鄰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動,上巳節的踏青飲宴與清明掃墓後的春遊娛樂開始尚分頭而行,後來逐漸合而為一;上巳節重交遊踏青的特點就被整合到清明節習俗之中。

融匯了寒食和上巳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曆法中有二十四節氣 ,每一個節氣表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具體位置。清明,是24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在春分後十五日,大約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
  • 清明節的食俗源於寒食節,在寒食節禁止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寒食節起初是一個月,後來逐漸縮短,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寒食節和清明節也就合二為一了。
  • 寒食節是紀念介子推護駕感人肺腑的故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寵妾驪妃為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逃避驪妃的迫害,而被迫逃離晉國。
  • 有人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三面點火而留下一面,介子推受不了大火就會出來接受封賞,晉文公誤認有理就下令點火燒山,不料三天晝夜的大火雖已熄滅也未見介子推出來。
  • 歷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所畫,以長卷形式來描繪當時的汴梁(今河南開封)承平時期,京都街市與汴河漕運的繁盛景象。「清明」這繪畫主題有什麼特殊意義?「上河」的內涵是什麼?展開畫軸,從城郊沿汴河到虹橋再進到城區,河道兩岸的自然與人文風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陸交通經濟發展,種種描寫細緻而生動…
  • 每年清明節的前一天便是寒食節,所謂「寒食」就是吃凍食,不動煙火。
  • 相傳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大紀元2011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邱金蟬台灣嘉義報導) 清明節將屆,嘉縣消防局為減少火災發生,提醒掃墓民眾,遵行「四不二記得」口訣,亦即「不任意燒雜草、不讓冥紙飛揚、不隨意丟菸蒂、不燃放爆竹煙火、記得撲滅餘燼、記得收拾垃圾」。如發現火災儘速撥打119,讓民眾過一個溫馨、平安的清明節。
  •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中國傳統習俗節日之一的清明節。「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掃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在清明節時不能用火,人們只能吃備好的熟食或冷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