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無能為力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春秋時代,衛國公子州吁是衛莊公非常寵愛的庶子,他好勇又鬥狠。衛國大夫石碏曾勸諫衛莊公,不要太溺愛州吁,否則會使他走上邪路,但莊公不聽勸告。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吁交往,石碏雖禁止卻禁不了。

後來衛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退休。魯隱公四年的春天,州吁果真造反,殺了衛桓公,自己當上衛國國君。

州吁無法安定衛國的民心,於是石厚就向石碏請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碏說:「如果能朝見周天子,就能安定君位。」石厚問:「怎樣才能見到周天子?」石碏回答∶「陳桓公現在正受到周天子寵信,陳、衛兩國關係和睦,如果出訪陳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請命,必定能見到。」石厚於是隨從州吁到陳國。

石碏派人告訴陳國說:「衛國弱小,我已年老,不能有甚麼作為了。到陳國的兩人,正是殺害衛國國君的凶手,敢請設法處置他們。」陳國人就將州吁和石厚抓住,並到衛國請人來處置他們。

同年九月,衛國派右宰丑前去陳國,在濮地殺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獳(音如)羊肩到陳國殺了石厚。當時,人們都說石碏是一位純篤正直的大臣,為了國家能「大義滅親」。

「無能為力」這句成語,就是從《左傳.隱公四年》中∶石碏使告於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的「無能為」演變而來,用來指沒有力量完成某件事或解決某個問題。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