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寶寶長鵝口瘡 喝奶就哭鬧

人氣: 27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欣怡台灣台北報導)寶寶食欲不佳不願意喝奶,口腔出現類似奶垢且無法以紗布擦去的白色斑點時,媽媽們可能就得留意小朋友是否罹患了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小兒口腔疾病,安安婦幼診所小兒科醫師陳玲瑜表示,當口腔受到白色念珠菌(黴菌的一種) 感染就會造舌頭、 內側嘴唇及上顎等處出現顏色與奶垢相似的乳凝塊狀物。罹患鵝口瘡一開始的症狀並不明顯,但漸漸會發現小朋友一接觸到奶瓶、奶嘴就會哭鬧,不願進食,此為判斷是否患病的典型症狀。

那些嬰兒較容易得鵝口瘡?陳玲瑜表示,此疾病好發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其中又以自然產的嬰兒患病的機率較高。由於正常陰道本來就有少量的白色念珠菌, 若嬰兒本身免疫力較低就有可能在分娩時受到感染。此外哺乳器具清潔不良或哺乳時媽媽的乳頭未維持乾淨,也會引起感染。

白色念珠菌若感染到其他器官也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陳玲瑜表示,當蔓延到食道會造成咽部吞嚥困難、沙啞、嘔吐等症狀,若經由腸道排出可能會造成念珠菌性的尿布疹。為避免後續併發症產生,當發現嬰兒口腔中出現白色斑點,可用紗布輕輕擦拭,若無法像奶垢般輕易擦去,且形狀如乳凝塊狀一塊一塊凸凸的,就可能是罹患了鵝口瘡,應盡快就醫接受治療。

陳玲瑜指出,鵝口瘡一般以抗黴菌藥物治療即可,療程約7~10天。建議每三天回診,藥物需塗抹到肉眼完全沒看到鵝口瘡後再持續塗3天,才能有效將黴菌清除。治癒後若仍舊不斷復發,除了考慮衛生清潔問題,還得留意寶寶本身的免疫系統是否正常, 若有吃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會使免疫系統被破壞。

預防鵝口瘡得從清潔衛生做起,陳玲瑜提醒家長,替寶寶泡奶前應先清洗雙手, 餵奶後應讓小朋友喝水,減少殘留在口腔內的牛奶。奶瓶使用後應煮沸消毒15~20分鐘,此外哺餵母乳的媽媽應保持胸衣及乳頭的清潔,小朋友的玩具也要定期消毒,才能減少復發的機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