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離異父母的九條忠告

欒淨言
font print 人氣: 34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欒淨言編譯報導)離婚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無論你是離婚不久還是離婚已久,其實你都不必擔憂會由此毀了孩子的前程。離婚當然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但如果離異後的父母能把握得當,孩子依然會有幸福的一生。

*一條重要的法則:如果孩子是和你生活在一起,你必須為他制定規則並據此堅守你的原則。

讓我們一起分析幾種常見的情形,看看如何正確處理才能避免讓孩子無所適從。

*從容接受可能分手的現實

離婚後雙方自然會分手,一段情緣從此了斷。就像面對親朋的去世,我們難免會傷心不已。孩子也在所難免,不僅會為父母擔心,還會顧慮如何適應在父母各自新家的生活,畢竟各家有各家的規矩,未來充滿了變數。

儘管如此,你仍有你選擇分手的權利。不要因為孩子而強壓你內心的苦悶。與此相反,也不要過多向孩子傾訴你的個人生活和與離異配偶的矛盾,這樣做會把孩子也牽扯進大人的糾葛,讓孩子對另一方父母產生偏見。只需讓孩子明白你們只是遇到了些難處,危機總會過去。

*不要因為內疚而嬌慣孩子

出於對孩子的內疚,有太多的父母不願直面離婚後孩子出現的不良行為。你的這種做法會逐漸形成習慣,可能會縱容你的孩子養成一些惡習。

父母離異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焦慮和憂傷,並因此引起孩子行為的變化。要記住,這時你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的對待孩子。同情孩子沒有錯,畢竟他們也在經歷一段艱難歲月,但是一定不能讓他們越過底線。如果你十幾歲的女兒深夜遲遲未歸,那你就像從前那樣教訓她;如果你十歲的兒子衝你大喊大叫,那你就像從前那樣對他嚴加管教。但待到大家都冷靜後,記住和孩子談談心,看看他們究竟出了甚麼問題。不要迴避離婚的話題,多去瞭解孩子此時的感受和想法。

*不讓孩子充當不該有的角色

小孩對父母離異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你的兒子也許會試圖照顧你而不再惹事生非,他可能會嚐試扮演父親一方的角色,從而變得不再像個小孩子;你的女兒也許會對家務事大包大攬,或者正好相反,來個撒手不管。造成這種失常行為的原因是由於離婚造成了父母一方角色的真空,而孩子急於去填補缺失的角色。這時你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定位,繼續他們各自應有的生活。作為父母,你可以通過你的言行讓孩子知道你並不需要他們的照顧。要讓他們明白雖然這是艱難時期,你仍舊有能力照顧自己和家人。

*留意孩子的異常行為

離婚後,很多原因都會造成兒童行為異常,常見的有:
․孩子不願適應生活的變化
․孩子感覺從此不受約束
․孩子渴望父母重歸於好
․孩子通過越過底線,試圖讓父母變得堅強
․孩子認為父母離婚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一些兒童會在父母離異後馬上就變得行為失常,試圖以此讓父母堅強起來。他們這樣做正是源於由離婚所引發的焦慮感,父母的退卻會讓他們感到緊張。如果孩子採用這種方式,他們可能是在期望你們不要離婚。

如果孩子這樣做,你要多予以關注並找出癥結所在,不要放之任之。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此時最好的做法是聽父母的話,別再給父母添亂。當然也要有約束孩子的規則,犯了規就要懲罰。

*正確應對雙方對子女教育的分歧

有的人因不滿配偶的武斷專行而提出離婚。離婚後,這種狀況卻並不會有所好轉。好在離婚後,如果你和孩子住一起,在教育孩子方面你的離異配偶就沒法對你指手畫腳了。反之亦然。

(注意:除非對方曾有虐待和疏於看管孩子的不良記錄,否則你就不能干涉對方教育孩子的問題。如果對方沒有類似不良行為,法庭通常都會支持這一原則。)

一條重要的法則:孩子和你住在一起,你就對他(她)負有全部責任。一定要始終如一地施行你的規則。在你這裡,就讓孩子遵守你的規則,不要操心孩子在另一方家裏如何如何。

如果雙方能通過溝通、協作一起來教育孩子,對孩子的成長當然更為有益。可以相互給對方提提建議,談談認為需要注意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分寸。你可以與對方交流你的看法,但如果對方不以為然,那在你的家裏你就秉持你的教育理念。

*妥善對待離異配偶的指責

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這樣回答對方:「我認為這麼做沒有問題」或「我感覺這麼做挺好」。如果對方繼續質問,以同樣的方式回答。但儘量避免再談及這一話題。反之,如果你是另一方,也不要為這點小事而惱羞成怒。既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就要把主要心思花在如何把他(她)教育好,你的教育關乎孩子的明天。

*不要讓孩子左右為難

如果父母不注意,就會讓孩子陷入兩難境地。即使是和你住在一起,孩子們也不想和你拉幫結伙,讓另一方不悅。所以不要說那些讓孩子能改變立場的話。打個比方,假如你兒子告訴你:「爸爸說你對我上學的事兒不怎麼上心」。如果你自認捫心無愧,那就不要自我辯護,作出「根本不是那回事!」的回答或說些難聽的話。你可以這樣說:「我認為咱倆一起做的不錯。你爸爸那樣說讓我有些難過。」通過這樣的回答,你就能夠平息爭執,讓孩子也擺脫兩難境地,還能對孩子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他(她)是和你生活在一起,另一方父母的言行左右不了你,你們也不會因此吵架。

為人父母的頭條準則就是儘可能不對孩子說另一方的壞話。這的確很難做到,但是一定要儘量不去批評你離異的配偶。如果做到這點,你就能幫助孩子和父母雙方都建立健康的關係。從長遠來講,這也是你們共同的願望。

*防止孩子和你玩「捉迷藏」

離婚有時會讓孩子學會兩面派的做法。對孩子而言,這是一種手段,而且常常很管用。比如你會聽孩子說「媽媽說我不用非得找人幫我學習」,或「爸爸說我可以呆到晚上10點」。孩子常常通過這種做法欺騙大人從而達到自己的某種意願。如果發現孩子這麼做,一定要正告他(她):「你住在我這兒,就得遵守我的規定。你爸有你爸的規矩,我有我的做法,我們誰也管不了誰。」

有一個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耍此類花招,那就是直接詢問你的離異配偶。如果真是對方改了規矩,你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或者兩人心平氣和的談一談。千萬不要只聽孩子的一面之辭。如有疑問,不要猶豫,直接給對方去個電話。

如果孩子假借父母一方的托辭撒謊還不承認的話,那就不要留情面。告訴他(她):「我問過你媽媽了,她不是那麼說的。我不許你撒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你一直和前夫或前妻保持直接聯繫,他(她)如果想騙你早晚都會露餡。

*幫助孩子適應雙方的新生活

對大多孩子來說,每週在父母之間走動確實很不容易。有時回到家裏,他們可能會耍性子、發脾氣,或者悶悶不樂、把自己關在屋裡誰也不理。究其原因,他們可能是在試探你,看你是否能有所妥協。也許在另一方父母家裏時,他們沒甚麼事兒,只不過現在想和你耍耍脾氣。也許這是他們對生活挫折發洩憤怒的一種方式,希望你們一家能重歸於好。孩子有時也故意表現不好,好讓父母為了自己能重新走到一起。

孩子出現此類行為時,父母應多予體諒。畢竟孩子是因外來原因而受到了打擊,而他們對此卻無能為力,更不希望其發生。但是,你要記住你不能因此而遷就孩子的這類行為。和孩子談心時,你可以先順著他(她)的情緒,「你好像生氣了。跟我說說發生甚麼事了」,或「你好像不高興,我知道你不想和爸爸分開,下次見面又得好幾天」。如果孩子還是不能平靜下來,那就儘量不要理睬他(她),直到他(她)變得心平氣和。孩子表現好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孩子,我發現你這週回家後表現不錯,學會控制自己情緒了。我知道你盡力了,你這樣做我很高興。」

當然在必要時,你可以制定些懲罰措施。孩子的表現與他(她)和父母雙方的融洽程度有很大的關係,明白了這一點,你就能保持平和的心態。離婚並不是影響孩子生活的唯一因素,父母在離婚後的表現也很關鍵,成熟的父母完全可以讓孩子免受情感的傷害。你和孩子的良好關係,取決於你的努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眾多周知,青年人在駕車時總會讓人感到有些不成熟和缺乏經驗,根據相關交通安全保險公司報告:「根據嚴重事故調查,16歲到19歲青年人碰撞事故發生率是20歲及以上的4倍。在16歲時,其風險值最大。16歲年輕人每公里事故發生率幾乎是18歲到19歲的2倍」。
  • (大紀元記者秦明月編譯報導)用一些活動轉移生病的孩子的注意力。當他們忙於各種活動時就會感覺好很多。 圖sick.jpg:無論孩子們得的是感冒還是更嚴重的疾病,躺在床上看一天的書是件珍貴而奢侈的事情。(圖片來源:photos.com)
  • (大紀元記者凌心竹編譯報導)病菌總是伴隨著幼兒,就像泥濘伴隨著春天。孩子們會不停的流鼻涕、打噴嚏、如廁。這些你都知道。幸運的是,如果你採取主動的方式來交給孩子如何保持清潔,你的孩子將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將伴隨他的一生。以下是最重要的10件事。
  • 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說這些話:「別吵了!」「還給我!」「別鬧了!」「媽,他搶我的東西!」「爸,他不在車上好好坐著!」有時,這些只是讓人惱火沮喪。也可能發展成口頭或人身攻擊。如果你的孩子很叛逆。你要知道,當他與自己的兄弟姐妹爭吵時,雙方都有責任。小小的爭執可能迅速發展成難以控制的爭鬥。家長這時只是想儘快把事情平息下去。
  • 我們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為孩子的未來貯備財富。但是我們父母到底送什麼東西,孩子才能更幸福呢。我一直以為給孩子準備充足的錢,讓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為孩子打點好未來的路,孩子就能幸福快樂的生活。不過最近,我開始審視自己的這種看法是不是真的能讓孩子幸福,父母到底為孩子留下什麼,孩子才能最幸福呢?
  •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12日法新電)丹麥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女性懷孕期間感染流行性感冒或發燒超過1週,產下有自閉症系列障礙孩子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 教育家史賓塞說:「教育孩子從尊重孩子開始;怎樣尊重孩子呢?問問自己你要別人怎樣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 (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 宜蘭縣家庭教育中心與宜蘭縣家長協會,規劃於12月2日分別假羅東國中及中華國中辦理「爸媽達人練功坊」親職講座,邀請中華民國激勵協進會宋慧慈理事長談「陪孩子穿越情緒風暴」,讓家長了解及協助孩子察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坦誠面對自己的負面感受,同理對方的感受;以及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有效紓解情緒,進而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並以不同的視野看見孩子的優點,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多倫多報導)聖誕節將至,孩子們開始給聖誕老人寫信,也期盼著聖誕老人的禮物,但京士頓一名24歲男子卻在公共場合,告訴孩子們聖誕老人不存在,因而被警方逮捕。警方和民眾紛紛指責該男子,華人幼教也稱其破壞孩子們心中美好幻想實在可惡。
  • (大紀元記者張君怡美國報導)今天(11月22日週四)是美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感恩節。「感恩節」顧名思義是一個表達感恩的節日,為美國和加拿大所特有。按照傳統,這一天,全家人要齊聚一堂,為一年中自己所取得的收穫向神表達感恩之情,同時家人還會美餐一頓,其中包括為感恩節所準備的特有食品-火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