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本有價值

張天泰 (台灣/ 大學講師、文字工作者)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前陣子台北有一位國小教師撰寫〈全班都零分〉一文,文中提到:「你本來就有價值,和老師的評分無關,你本來就有價值,不管別人怎麼評你。」

提倡在台灣的孩子們不要被「紙上分數」所綑綁,要相信自己獨特的本有價值。

我對這位老師的想法,心有戚戚焉。從教育的本質來看,實施紙筆測驗與評量,自始至終目的都是為了理解孩子現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而幫助孩子在學科學習需要加強的部分,而不是用分數將孩子分類。然而,分數主義帶動了惡性競爭,因分數代表一種高低階級的區分,代表一種標籤的開始,用分數默默劃開學生的高下分別。更殘酷的是,孩子長大後,這樣的分類架構在社會仍是不斷運作,只是「紙上分數」替換成「工作收入」與「職業權力」。

分數主義框住未來

分數主義不只框架了孩子們的思考與未來,更甚者,因不理解孩子的多元智慧和獨特天賦,就擅自用0分、30分、60分、80分、100分評價孩子,使孩子們長久被這樣的分數評價制度所規循。本應在天上發光發熱的超新星,最後終被分數主義的意識形態與大人們不負責的批評話語牽引,終歸沉落。我們的孩子必須有信心地真實理解自己是誰,有自信地不被外界聲音左右。很多大人批評論斷他人(包括孩子)的動機,是為表示自己高明,但批評論斷者真的理解這個孩子性格與潛能嗎?等這孩子靠自己努力突圍成功後,過程中因不理解,不斷否定他,不尊重孩子的人又在哪裡呢?

好批評論斷他人者曾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過嗎?答案是令我們悲傷的。孩子們是有血、有肉、有記憶的,當他們一天天長大,其「主體性」總有「意識覺醒」的一刻,孩子們也會記得他們那一年是怎樣被對待。

給予成長呼吸空間

面對社會現實,不要被不理解的批評者,或含有惡念的論斷言論所影響。要做到此點,對成人來說都不容易,何況是對於孩子們?父母、教師或孩子生活周遭的大人們,其言行批判對於孩子都有影響力,不負責的話語與未建基於理解的批評,可能會就此框架孩子們的思考與未來。當大人們在對孩子發出某種批評或論斷時,請反覆思量:如果台灣教育是希望讓孩子透過教育過程,由「小樹苗」般茁壯生長成為「大樹」,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給予孩子呼吸成長的「空間」。這「空間」在教育上即是對孩子本有價值的「尊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即使絕大多數的師長都不贊成國中生談男女感情,課堂上屢次諄諄告誡應該把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的尺度,仍舊有同學形成「班對」或陷入難解的三角習題中,為捍衛自己的「愛情」,不惜與父母師長反目成仇。
  • 東方教育以課本為主,老師擁有至高權威,注重知識的累積和灌輸,以成績為重,培養學生嚴格、嚴謹的精神。西方教育,課本只是引子,以實用知識為主,注重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信、自主的精神。換言之,中式教學以授課為主,美式教學以互動為主,反映出不同的教育觀念。 
  • 在學校輔導室已超過九年了,所輔導的學生,大都有情緒、人際、家庭問題,而問題家庭的人數逐年增加,單親人數也逐年攀升。雖然我四十幾歲了,但還是無法釋懷我已失去母親,黃曆年回娘家年味已不再有媽媽的傷感。
  • 課堂上亢奮、躁動的氛圍讓我開始厭煩給一年級上音樂課了。以後每次上課時,為了管好紀律,我經常以十分嚴厲的語氣大聲的責怪或呵斥學生。記得那天,我在一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對學生講完了「要做一個認真、善良的孩子」之 後,心想:小朋友們年齡這麼小,懂得什麼叫「善良」嗎?
  • 近年來課堂上所接觸的學生,特質越來越往兩個極端發展,一端是非常知道要用功,成績是學習的唯一目的,很功利;另一端是非常的自我中心,每天看起來都很快樂,喜歡輕鬆愉快的事。坦白講,若校園中的常規漸失,學生個個我行我素,老師有時很難進行課程的講授。
  • 生活的壓力與煩惱總是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得到快樂呢?
  • 那天早晨,在教學樓的樓梯轉角處,看到一位白淨、清秀的女孩,她沖著我燦爛的微笑,十分專注的看著我,問:「老師,下午勞技課是做風車嗎?」 那天上午這女孩再次碰到我時,又問了一次,我看到她的眼神裏,閃爍著期待和興奮的光芒,不禁心想:這孩子這麼盼望上這節勞技課嗎?
  • 一個不經意的名詞,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詩意智慧」。這是一個經營者必備的,我本以為是近代那個企業或教育、哲學家發明的名詞,經查證,原來是18世紀的名詞。近來被運用於領導學與教師教學上的一種哲理與中心思想,意想以文化、人文和創新的理念去導引他人正向發展的一種思考或作為。
  • 利用假期到教堂參加了一場教師生命成長的課程,活動內容別開生面,這是少數由基督教所辦理的課程; 活動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一位牧師,他帶領著我們禱告,也藉由禱告,希望這些師長,可以回到家裡,進到學校,也帶著孩子一起禱告。
  • 又是一個新的學期開始了。學期伊始,重返校園,每天面對熟悉的學生、熟悉的教材,我卻感到一種習以為常的怠倦。我不怕寂寞,但對於內心麻木、消極的怠倦感則不得不提高警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