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打草驚蛇

鄭介文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254
【字號】    
   標籤: tags:

【釋義】原意為打草時驚動了伏在草地裡的蛇。比喻懲罰了這個壞人,同時也警告了另一個有關的人。後來比喻採取秘密行動時,由於不慎而走漏了消息,驚動了對方,讓對方有所防備。

【近義;反義】操之過急 因小失大;不動聲色 引蛇出洞

這個成語,出自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南唐時期,有一個叫王魯的人,擔任當塗(地名)縣令。他為人貪婪,搜刮錢財,貪贓受賄。比如說,他的下屬有誰不對他有所表示,有所孝敬,送禮送物,他就一定會給那個下屬的小鞋穿。而只要有人送來財物,他總是來者不拒。他對老百姓更有一種生財之道。別人為官一任,平安一方,而他卻是「唯恐不亂,亂可生財。」因為地方作奸犯科的人一多,那麼求情免災的人,自然不會少。而別人要免災,自然少不了要「蝕財」,他就可以無本萬利,財源滾滾了。上行下效,他手下的人,自然也都是各想各的進財之道。

有一次,這個王魯縣令他收到一張揭發、控告他的下屬的狀紙。他一邊看,一邊嚇得發抖,因為這張狀紙,也揭到了他的疼處。他自言自語地說:「你雖打草,我也驚蛇。」這意思是說:你雖然打的是草,可使得我這個藏在草中的蛇,也感到害怕。成語「打草驚蛇」由此而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貶在新州當官的曹詠看了,氣得七竅生煙,但此時,他的靠山秦檜己倒,也無可奈何。
  • 梁冀為了掌握朝政大權,強行把年僅8歲的劉纘,立為皇帝,這就是漢質帝。
  • 春秋時,衛國的公子州吁,謀殺了自己的兄長衛桓公,自己當上了國君。
  • 莊辛看到楚襄王有悔過之心,便給他講了個故事
  • 劉安聞訊大驚,忙問八仙:該怎麼辦?八仙笑著對他說:「這是上天要召王爺去了。」
  • 紀元前663年,山戎國聯合孤竹國攻打燕國。燕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桓公答應了燕國的求援,自己親自率軍出戰。
  • 「一傅眾咻」這個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六章》。「傅」是教導的意思;「咻」是喧鬧、吵擾之意。與這個典故相關的故事如下。
  • 【原文】山門疏:關着門,儘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
  • 又過了五天,桓公身體疼痛難忍,就派人去找扁鵲,但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蔡桓公也就病死了。良醫治病,當疾病在皮膚時就及時醫治,這是因為剛顯露苗頭就要及時處理。事情的禍福也有開端,所以聖人總是儘可能及早地予以處理。
  • 失去大將龍且,項王十分害怕,於是派人前去規勸韓信,希望他能反叛漢王劉邦,投靠自己。韓信辭謝說…後來,文中的「言聽計用」演變為「言聽計從」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非常被人信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