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醫療檢測過頭 身心煎熬代價高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相信大部份的醫生和病患皆認為醫療照顧越多越好,不過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統計,美國每年至少須花費2,100億美元的費用,在醫療保健系統的支出項目上。專家認定,病患進行無法獲得新訊息的醫學檢驗,或既使知道檢查結果也無助於改善病情的健檢,即算是醫療過度的行為。往往病患在進行這類非必要又過於頻繁的醫療檢驗後,不免覺得勞心、傷身又傷財。

據《紐約時報》報導,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醫生和病患理解到,應避免進行非必要又頻繁的超音波掃瞄、X光顯影檢查或驗血等健康檢查。長期接受這類健檢的人,除了須承受生理疼痛和心靈的折磨外,還可能付出遭到嚴重併發症侵襲的代價,甚至有人賠上了寶貴生命。

「新美國基金會」健康政策方案代理負責人香農˙布朗利(Shannon Brownlee)說:「目前大眾仍未意識到,即使小小的病理檢驗,但次數過於頻繁的話對身體是有害的。」「醫學檢驗氾濫,由如走上一條永無止盡的健檢不歸路。從此之後,接連不斷的治療流程接踵而來,病患必須接受更多侵入性檢驗,甚至連應該維持不動的病情,也被安排了一連串不必要的醫療檢查過程。」

上述的醫療浪費和令病患感到永無止盡的健檢,常發生在病人更換其他醫院的主治醫生時。病患必須重新驗血、掃描或作其它檢驗,而這些其實都是前任醫生才剛做過的檢查。醫院進行過度醫檢令病患覺得,專業醫療人員好像忘記病人進醫院,找醫生要醫治的真正病源是甚麼了,院方只知道一味的進行檢測,讓病人有如走進永無休止的健檢迷宮一般。

醫療檢驗無止境 經濟破產無實效

科羅拉多州的小鎮居民泰倫斯‧包爾 (Terrence Power)就碰到上述的情形,他的妻子黛安(Diane)自從知道自己患有罕見的韋格納氏自體免疫疾病(Wegener’s disease)後,夫妻倆一開始相當信任醫師,接受醫生提議的健康檢查流程。既使當時黛安感覺身體還可以,醫生仍堅持要她每3個星期回診一次。

醫師還經常安排戴安驗血和做X光片檢查,甚至發現檢驗結果是「陰性」反應後,又再安排更多的檢驗。結果戴安共花了6個月的時間住院治療,期間有25名醫生對她看過診。包爾夫婦在那一年間,共花了近3萬美元的醫療費用。
60歲的包爾太太還接受過內視鏡的檢查,當她將被施打麻醉劑時,心中帶著疑問的想著:「為什麼要接受這項檢驗?」戴安在這樣的醫療體系折騰幾年後,歷經了肉體的痛苦、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並破產後,夫妻倆開始尋求網路上的支持團體,參考其他病人的意見,並對醫生的治療提出質疑。

包爾先跟自己的家庭醫生請教戴安的病情,醫生建議她找新的醫生。 包爾說:「要跨越這條線,是個相當艱難的決定。我原先認為她獲得了世界上最好的照顧,但不久後卻開始懷疑,這樣醫療的目的是什麼?實際上,這些醫生並未真正考慮到我妻子是在浪費時間,以及她完成所有檢測所歷經的痛苦。」

戴安現在由新的醫生來醫治,不再做定期的檢驗,終於減輕了她的痛苦,一年內也只需回診四、五次。

不明病理檢查 恐懼壓力上身

有時即使只經歷短時間的過多醫療檢驗,也會造成嚴重的壓力情緒傷害。家住亞特蘭大市、43歲的卡拉‧蕾嫚(Kara Riehman),在加利福尼亞州度假時,不慎在收拾旅館內的熨衣板時,眼眶撞到瘀血。

她的瘀傷在10天後仍看起來很嚴重,蕾嫚為了確保一切正常,打了一通電話給她的醫生,但是醫生竟然告訴護士安排蕾嫚進行CT掃描。蕾嫚沒有其它的症狀,除了黑眼眶外,醫生從未親自看過她的病情,即安排掃描檢查。

待掃描結果出來後,護士卻告訴她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說,她可能有個腫瘤。緊接著醫院又安排了核磁共振檢查,她在等待結果出來前的兩個星期內,非常擔心自己是否長了腦瘤。最後,護士打電話告訴她,核磁共振結果沒問題。

蕾嫚說:「這真是可怕極了,雖然只有經歷兩個星期的恐懼,但我的家人甚至懷疑我得了各種不同的癌症,醫生卻不知道我經歷了這個恐怖的過程。」

她的保險公司卻為此次的醫療檢查,支付了大約7,000美金。蕾嫚說:「這件事讓我確實改觀,知道該如何和醫療體系互動,也讓我成為一位有質疑能力的消費者。」

大量不當用藥 險成失智症

再來看看銀行職員吉姆‧多諾修(Jim Donohue) 的故事。多諾修的父親今年79歲,於2007年3月腦中風,他不得不介入父親的醫療過程。佛州的醫生診斷病情後,開了多種藥物給他的父親,其中包括兩種抗憂鬱藥。服藥不久之後,父親開始產生幻覺和老年癡呆症的跡象。

多諾修決定著手研究醫生開的藥,他瞭解到吃了這些藥,會有認知障礙的負作用。多諾修說服醫生改變藥方後,父親的病情很快就好轉了。父親恢復健康之後,已獨自生活了四年。

多諾修強調說:「所有的醫療專業人士,包括那家醫院裡的兩間護理中心,每個親眼見過我父親的人,沒人認為他有憂鬱傾向,而且診斷結果也不該將憂鬱症狀當成最該醫治的病。」 「我不知道是否因為有太多的專家,而每位都想表現一下自己的專業,但這種情況不應該發生才對。」

看完以上3件因為過度醫療而深受其害的例子後,相信會改變人們動不動就上醫院求診,抱著「有病治病、沒病保身」的錯誤觀念了。

如果病人懷疑自己可能成了過度醫療的白老鼠時,專家建議不妨直接向醫生詢問兩個關鍵問題:一是「檢驗獲得甚麼新信息?」;二是「檢驗會改變未來要進行的醫療行為嗎?」 如果以上的兩個答案都是否定的,病患就該對醫療過程和方法「Say No」,因為這些檢查顯然就是多餘的醫療行為。

(責任編輯:黃凱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