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偏差兒童的輔導(三)

自卑感造成的行為偏差兒童(1)
font print 人氣: 239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黃金源 (特教博士,兒童問題諮詢專家)

首先說明自卑感的來源,它與父母老師的管教有關,如果知道原因,父母或老師可以預防它的發生,這樣可以大量減少行為偏差兒童的出現,預防永遠勝過治療。

依據我多年來的體會,自卑感唯一的來源是生活上的挫折。

一、有個寓言闡述自卑感的來源:

據說上帝根據他的形象造人,因此對人情有獨鍾。為了使他所創造的人活得自信,所以在每個人的身上放了兩個口袋,一個在前,一個在後。前面的口袋裝滿這個人的優點,後面的口袋裝他的缺點。這樣一來,每個人每天看到自己的優點,看到別人的缺點,所以每個人都很自傲。 上帝一看:這不是祂的本意,祂覺得人應該學會謙卑。所以將每個人的口袋調換,前面裝的是缺點,後面裝的是優點,如此一來,每個人看到的是自己的缺點、別人的優點,又變得很自卑。上帝一看,人很不中用,他要人有自信,結果是自傲;祂要人謙卑,卻變成自卑。所以放手再也不管人了,從此每個人都很自卑。

這個寓言說明:自卑感來自相互比較,以及視覺焦點(老是看到別人優點,以及自己的缺點)的問題。其實這種不正確的視覺焦點本身不會造成自卑,而是它讓人覺得挫折(形成比別人卑劣的感覺),才是自卑感的原因。

為人父母如果經常拿親友或鄰居兒童的好表現,來要求孩子努力迎頭趕上,用意雖好,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樣子等於讓孩子看到別人的優點與自己的缺點,讓孩子覺得事事不如人,這種挫折感導致兒童自卑,反而讓他自暴自棄。

二、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身體殘缺是自卑感的主要原因。

我訪問過許多殘障機構或學校,那些小朋友身體扭曲變形,卻每天樂哈哈沒有自卑感,直到年紀長大了(如上了高中),很多人開始變得自卑。不是年紀造成自卑,而是歲月讓他們經歷太多挫折而造成自卑。當今世界上很多殘障者,沒有雙手雙腳,卻生活得豐富、愉快、樂觀,有的還成為著名激勵大師,證明殘障本身不是自卑感的來源。父母或老師對殘障者的態度導致挫折,或者生活上比正常的人碰到更多挫折,才是自卑的原因。

三、父母或老師的教育態度也是兒童自卑感的來源。

尤其是對子女期望過高或不可能的完美,讓兒童永遠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或完美狀態,連續不斷的挫折而導致自卑。或是父母或老師對孩子的缺點誇張的強調(例如罵孩子笨蛋、醜八怪),讓他們覺得一無是處,也是兒童自卑感的重要原因。

總結上述可知:挫折是兒童自卑感的來源,父母或老師則扮演導演的角色,在管教兒童時,要相當謹慎小心。

兒童一旦有了自卑感,依其程度的輕重,會衍化出四種類型的兒童。

輕度自卑感的兒童,其行為表現有兩種形式:

一是「我不好,你好」的兒童,走可憐蟲(強烈需求注意、肯定、贊同)的模式;二是「我好,你不好」的兒童,這一類兒童的行為表現是為了保護自尊自信心,所以不斷打擊別人〈污辱、批評、酸葡萄〉(你不好),以減少來自他人的威脅;另一方面他會自吹自擂〈甜檸檬〉(我好),以維持自尊心。

重度自卑感的兒童也會演變成兩種類型:

一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兒童,這類兒童埋怨天地不仁,所以自暴自棄並且攻擊周遭的人與物。所謂時日皆喪予,與汝共亡。既傷人又毀自己,讓天下人同歸於盡。

二是「我不好,你好?」的兒童,這類兒童遠離人群、自怨自哀、自我放棄。他們未必離群索居,只是對擾嚷人群,視而不見、冷漠不關心,自己活在自怨自哀的虛幻世界。

(待續)@*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男性荷爾蒙太多會殺死腦細胞,這項新的發現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濫用類固醇有可能導致行為偏差的後遺症。
  • 【大紀元3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三日電)台中地方法院檢察署基於預防犯罪,補助台中市圓愛全人關懷協會,辦理國中生社區生活營,藉由「零發脾氣」耐心與精神,輔導生活習性高度偏差的國中生回歸主流。由於辦理成效良好,今年將從兩所國中擴大為五所國中,幫助更多迷途羔羊回歸主流。
  • 〔自由時報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中市一名高中男生,因言行偏差和媽媽發生肢體衝突,他跑到醫院驗傷,要求社工安置,母子大戰還鬧到警局,不過也因此發現他是注意力缺陷過動兒,醫師表示已錯過治療黃金時間,讓媽媽自責不已。
  • 嘉義榮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黃敏偉表示,小新因家庭生長背景缺乏關懷、讓他產生了不安全感,缺乏自信心;這時笑臉迎人的少婦,讓他有親切感,而偷藏高跟鞋的行為,主要在吸引少婦注意,希望因此得到更多關懷。
  • 家有男孩的父母注意了,許多人認為,親子關係不佳與基因及孩童本身的個性有關,但最新研究顯示,家庭環境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親子關係不良將導致男生更易出現偏差行為,影響較女生來得大。
  •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8日電)嘉義縣警察局少年隊今天帶領8名行為偏差國中生至社區作公益,協助2名獨居老人打掃家園。少年隊長王豐榮表示,這8名迷途少年本性並不壞,盼他們從付出過程,激發善良本性。
  • 根據德國最新研究結果,父親工作時間超長,男孩行為偏差的機會高。研究人員認為,歷來政策專注於母親的工作和家庭責任取得平衡,而給與較多的彈性,但這項研究結果揭示,政策上應獎勵父親和母親均等機會,共同分擔育兒及工作責任。
  •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懷孕的母親若吃不健康的飲食容易產下有行為問題的小孩,而小孩吃太多垃圾食物也會增加憂鬱焦慮的比率,變得比較有攻擊性與愛發脾氣。
  • 為主義興起於1930年代。由行為主義推演出來的行為改變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於修正兒童的偏差行為。行為改變技術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增強,運用增強物使行為增加;一是懲罰用於消滅不適當的行為。用一般的話說,就是紅蘿蔔和棍子。用紅蘿蔔誘導父母或老師所認定良好的行為;用棍子壓制所厭惡的偏差行為。
  • 行為改變的主要途徑是:瞭解行為者的目的,並教導他正向的行為,以達成其目的。一旦行為者能用正向的方法達成其目的時,自然而然會放棄原先的不正確行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