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樣做 男孩會不同(五)

父母懂得反省 才能教出負責任的孩子
font print 人氣: 1164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 松永暢史
譯者:王薇婷

不反省的父母會養育出蠻不講理的孩子

「做錯事就要道歉」──這是做人的道理,無庸置疑,但看看諸多新聞事件,會讓人不禁覺得,為什麼「做錯事也死不道歉」的人越來越多了?

現在這時代,已經演變成一流企業的高層、政府官僚、政治人物等社會地位高的大人們,即使「做錯事」,只要找藉口撇清責任,或展現蠻不講理的態度,不用道歉也能逃過一劫。我並不認為這些不知自我反省的上流社會人物會對現代人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但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我更希望肩負未來希望的孩子們,能擁有「做錯事就應該好好道歉」的態度。

這在家裡也一樣。讓做錯事的孩子發自內心的去道歉,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想培養的,應該是一個就算不是故意,只是不小心手滑把餐具打破,也能馬上說「啊,對不起」的孩子吧?

如果打破的那一瞬間,只會開始找藉口說:「我不是故意的。只是剛好手滑。不是我的錯!」出了社會之後,也會因為「愛找藉口」而被其他人藐視,無法獲得他人的信任。

當然在這個例子中,孩子說了「對不起」之後,爸媽應該要立刻回說:「沒關係啦,你也不是故意的啊!有沒有受傷啊?」來安慰孩子。如此一來,孩子也會自我反省「沒有把盤子拿好,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

如果只會大聲斥責孩子說:「你在幹嘛?這盤子很貴耶!」的話,孩子就會立刻推卸責任說「自己不是故意的」!

就算對方是年紀很小的孩子,你在自己做錯事時也會好好道歉吧?做錯事會立刻說「可是」「那是因為」的孩子,多半是因為父母自己做錯事時,也會先找藉口所造成的。

比方說,截止日是明天的講義不見了。因為孩子老是忘東忘西,你便大聲怒斥說「你又把講義搞丟了」,還無視孩子「不是我搞丟的!我早就拿給你了」的解釋,找了半天才發現講義夾在記帳本裡。原來是你自己夾在裡面,卻忘得一乾二淨。

這時候,你能立刻跟孩子道歉說:「對不起,都是媽媽的錯。」嗎?

但別說道歉了,你應該只會嘴硬地說「都是你自己沒有保管好。」就算道歉,也只會說「啊,抱歉抱歉。」就輕鬆帶過了吧!

在這瞬間,孩子腦中只會浮現「媽媽好奸詐」的想法。

經常對孩子耳提面命說「做錯事就要好好道歉」,但自己做錯事卻不道歉。讓孩子看到父母這樣的態度,只會養成他們不會道歉的個性。希望父母能有所自覺。

可能有人抱持著「做父母的怎麼可以隨便跟孩子低頭道歉」的想法,特別是社會地位較高的父親,很容易會有這樣的想法。但不管是誰都會犯錯或會錯意。

重要的是做錯事之後的態度。無論對方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或晚輩,自己犯錯的話,就應該立刻承認,好好道歉,連這點都做不到的話,看著政治家拚命找藉口為自己脫罪的新聞時,父親口中那些自以為高尚的政治評論,只會讓孩子覺得虛偽。

父母犯錯時,只會找藉口說:「因為你老是忘東忘西的。」或是只會用一句:「啊,抱歉抱歉。」就輕鬆帶過的話,就等於告訴孩子「就算做錯事被發現,也不能承認」。

如此一來,只會教育出做錯事也不會道歉、反省的孩子。

不能反省的孩子,成績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考不好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反省。

因為他們認為不需要反省、檢討自己犯下的錯誤,這樣下去的話,只會讓孩子不斷重蹈覆轍,成績一落千丈,也會失去念書的動力。

請大家務必牢記,如果父母不會自我反省,只會教出笨小孩。犯錯時要用最真摯的態度,跟孩子說「對不起,都是媽媽的錯。」

─ ─摘自:《媽媽這樣做,男孩會不同》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多倫多報導)面對欺負人的「小霸王」和擰著干的「淘氣包」,與其大人說教,還不如讓他們去運動。 據Medical News Today報導, 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對待好鬥的男孩,體育運動比言語說教更有效。
  • 老是看到配偶或孩子的缺點,其實是一種「希望他們可以更好」的情感表現,也就是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話雖如此,只看「缺點」,整天碎碎念說「你真的是……」的話,情況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沒有人喜歡一天到晚被指責,也不會因為「那個人找出自己的缺點」就去感謝對方,因此,這時候你可以試著「對缺點視而不見,努力稱讚其優點」。
  • 該怎麼讓男孩子了解自己的苦心呢?希望大家了解「反正講了也不聽」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並不是「反正講了也不聽」,只是因為「你表達的方式,孩子聽不懂」。
  • 不管在實際工作或這本書中,我經常提到「孩子是需要玩樂的」這點。特別是男孩子。跟朋友在大自然中玩耍,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發現新事物的能力,就算住在城市裡,我也建議家長要帶孩子去露營,累積在大自然中玩樂的體驗。這是因為我知道,讓孩子親身體會在大自然中玩樂的樂趣,能帶來非常驚人的學習效果。
  • 大多數的媽媽應該都希望自己「盡量不要罵小孩,當個和藹可親的母親」,但現實卻是「一天到晚都在罵小孩,真的很討厭」吧!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