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臣的禮儀

作者:李曉徑
font print 人氣: 1037
【字號】    
   標籤: tags: ,

《禮記・曲禮上》曰:「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的作用,就是用來確定人與人的親疏關係,斷定難辨的事理,分別地位的尊卑,明辨是非對錯。

禮的正體字是「禮」,從示,從豊(lǐ),「豊」是行禮之器,而體的正體字是「體」,《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這說明禮需要通過身體四肢來表現。而古代的禮儀正是如此,古代舉行儀禮,祭神求福。《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論語・八佾》記載:定公問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此,「君待臣以禮,臣待君以忠」,被認為是古代君臣的禮儀核心。

孔子像,出《歷代君臣圖鑑》(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孔子像,出《歷代君臣圖鑑》(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君臣之禮

《弘道錄・君臣之禮》:「錄曰:上古之時,君勁而臣揚,君庸而臣載,君拜而臣稽首,此何等氣象也。」大意是說,上古之時,君王強大而臣頌揚,君主有功勛而臣記載,君主禮拜而臣稽首,這是何等的氣象啊!

先秦時的人席地而坐,若對同坐的對方表示敬意,則臀部擡起離開雙腳,上身挺直。《周禮・春官・太祝》中記載了九種拜禮。稽首,是九拜禮中最隆重的禮節,臣下拜見君主就是用稽首(行此禮時,屈膝跪地,因為頭觸地稽留許久,所以稱為稽首)。空首,是君主對臣下或者尊者對卑者的答拜禮(行此禮時,屈膝跪地,拱手至地,引頭至手,因為頭沒有真正觸到地面,所以稱為空首)。除了跪拜禮外,還有一些禮節也體現出君對臣的敬重。如:降階,下臺階相迎或行禮。

古代君臣之的禮節,不僅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也有君主向臣下施用的儀制。清代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八《拜稽首》說:「陳氏禮書曰:稽首者,諸侯天子、士大夫於其君之禮也。然君於臣亦有稽首,《書》稱太甲稽首於伊尹、成王稽首於周公是也。」

周天子向臣下所施行的主要是「揖禮」。據《周禮・秋官・司儀》記載,司儀掌管迎接九等賓客的擯相之禮,以告王應有的儀容、辭令和揖讓的節度。王將與諸侯會同,就命令築壇高三層,壇周圍築矮墻像宮一樣,宮的四邊每邊各開一門。王面朝南接見諸侯,向庶姓諸侯行「土揖」禮(拱手前伸而稍向下舉),向(有姻親關係的)異姓諸侯行「時揖」禮(拱手向前平伸),向同姓諸侯行「天揖」禮(拱手前伸而稍上舉)。

《周禮・夏官》記載:「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還,揖門左、門右。」這是周王與自己的臣下在朝儀之時的禮節,對孤、卿,一一行揖禮;對大夫,因其同爵者多,且分等,故以對眾而行的旅揖分等而揖之;對士,因士分上中下三等,所以分三次行揖禮。所謂「王還,揖門左、門右」,是王回首而對侍從之故士、虎士、太僕輩們行揖禮。

周王天子無論是對諸侯,還是對孤、卿、大夫、士乃至更低級的故士、虎士、大仆等行揖禮,都屬於君臣之禮的範疇。

禮莫大於敬

《弘道錄・君臣之禮》:「錄曰:禮莫大於敬。堯舜繼天立極,史臣稽古正詞曰欽,乃所以奉於天;曰恭,乃所以懋於己;曰讓,乃所以加於人。其實不越乎敬之一字而已。」

就是說,禮莫大於一個敬字。堯舜繼承天命登上帝位,史官考察古事記載說恭謹嚴肅,所以能侍奉上天;恭敬有禮,所以能盛大自己;讓賢,所以能施恩於人。其實都沒有超出一個敬字。

這說明,古人對於禮,不僅是身體上的禮儀,同時心中還要有敬意。《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曲禮》上說:一個有地位的人(君子),心中時刻都要有個「敬」字,外表要端莊,像是若有所思樣子,說話要態度安祥,做到這三點,才會使人們安寧啊!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論述君臣之禮:周文王演繹排列《易經》,以乾、坤為首位。孔子解釋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這就是說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位不可易也。這說明君臣之禮首先確立的是君的主導地位。

司馬光認為:《春秋》一書貶低諸侯,尊崇周王室,儘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書中排列順序仍在諸侯國君之上,這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君臣關係的態度。

而等到周幽王、周厲王喪失君德,周朝的氣數每況愈下。王室衰微,禮紀朝綱土崩瓦解;下欺淩、上衰敗;諸侯咨意征討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預朝政;禮之大體已經有十之七八淪喪了。

司馬光是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公有領域)

齊桓公行「下拜」之禮

周朝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社會,周平王東遷後,周王室已經衰微,然周襄王時,晉文公勤王而成就霸業。狐偃對晉侯說:「君侯要成就霸業,與其求諸侯不如效勞周王(「求諸侯,莫如勤王」),這樣諸侯就會信任妳,而且合於大義。」

晉文公勤王成霸業,齊桓公則「修禮於諸侯」。《左傳・僖公九年》記載,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會盟,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與諸國尋盟修好,這是合於禮的。

當時,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賜給齊桓公,說:「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賜給伯舅。」齊桓公準備下階拜謝。宰孔說:「還有以後的命令,天子派我說:『因為伯舅年紀大了,加上功勞,獎賜一級,不用下階拜謝。』」齊桓公回答說:「天子的威嚴就在前面,小白我豈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階拜謝?不下拜,我惟恐在諸侯位上摔下來,給天子留下羞辱。豈敢不下階拜謝?」語畢下階跪拜,登上臺階接受祭肉。

《左傳》記載齊公對周天子行「下拜」之禮,體現了雖然周室衰微,但君臣之禮不變。@*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代英主李世民他以極大的毅力、睿智的目光,將自己戎馬一生的征戰經驗、勵精圖治的治國之道,用流暢的文筆、深邃的智慧、成功的範例一氣呵成,撰著《帝範》十二篇,作為對太子李治的訓誡之辭。寫完此書第二年,太宗即與世長辭,《帝範》便成為他的政治遺囑和絕筆之文。
  •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2)?」孔子對曰:「君使臣以(3)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第三》)
  • 在清朝的皇家教育中,康熙帝特別推崇一些滿族的禮節,比如冠帽要放置有序;吃東西不管多寡要與人分享;不要回顧斜視等。儘管這些禮節至細至微,但今天品來別有一番風味。
  • 由唐朝聖主李世民親自撰寫的人君之道--《帝范》,既是唐代皇家教子的獨家大典,也是後世帝王治國之道的典範。在這部帝王沉思錄中,唐王總結了一生的理政思想,共成十二篇,分別是: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
  • 春秋戰國,無疑是歷史上一個靈性飛揚的黃金時代。《詩經》《楚辭》各領風騷,以溫柔敦厚、辭彩秀逸之歌,開啟詩樂華章;諸子百家周遊列國,挾縱橫捭闔、睥睨天下之勢,迸發哲思妙理。而它也是一個血雨腥風的黑暗時代,周天子式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各國諸侯相繼爭霸,卿大夫各自為政,弒主、背信、混戰之事屢見不鮮,致使人心道德淪喪,綱常禮義大壞,天下更是征伐不休、生靈塗炭的動盪局面。
  • 越國,齊海,陶地;謀士,相國,富賈。三種角色,三重人生,卻在春秋時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現出神奇的統一。「重農抑商」歷來是古代中國的治國傳統,故而歷史上能征善戰者有之,輔國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揚天下的卻屈指可數。范蠡以布衣之身,不僅官至將相,位極人臣,更能果斷轉型,投身商海,確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豐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學與經歷已教人驚嘆,他所奠定的「中華商道」更為後世傳頌。
  • 縱觀歷史,許多具有大忍精神的人,他們是非善惡分明,對於懲惡揚善義不容辭;而恰恰是在個人的利益上,少爭鬥,多容忍,「難得糊塗」。
  • 不同於世上其它國家歷史,華夏舞台以朝代更替方式呈現其獨有之「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文化」特色。貞觀二十二年太宗親撰《帝范》一書,分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十二篇,賜皇太子李治(後為唐高宗),闡述帝王之道,垂范萬世。
  • 韓湘祈來大雪,唐憲宗龍心大悅,要封賞湘子。韓湘進殿面君,只見他既不高呼萬歲,也不跪拜,立在金鑾殿上,不行君臣之禮。憲宗怒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為天下之主,上自卿相臣僚,下至蒼黎黔赤,見到朕無不嵩呼拜跪。你只不過一個遊方道人,生養在我大唐境內,怎敢如此無禮!」
  • 一天,夫差登上姑蘇台,遠遠的望見越王與夫人,見他們端坐在馬糞旁,范蠡操箠立在左邊,君臣之禮仍然存在,夫婦之儀也仍然保存。於是,夫差回頭對太宰說道:「越王不過是一個小國的君主,范蠡也不過是一介謀士,他們雖然身處窮厄之地,還能不失君臣之禮。寡人心中甚是敬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