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瞇眼爸的育兒筆記】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

作者:瞇眼先生
攀岩

朋友們常會問起:「要怎麼讓孩子喜歡學習呢?」(瞇眼先生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06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一次看到我們家的孩子,很多人都猜測她有一對狼爸、虎媽,天天以「愛」為名,對她進行著嚴格的教育,直到真的認識我們,才發現並非如此。儘管女兒在音樂、體育、學業上都有不錯的表現,但她在學習時,卻總是開心而滿足的。

看著她,朋友們常會問起:「要怎麼讓孩子喜歡學習呢?」

小提琴
女兒是一個喜愛學習的孩子。(瞇眼先生提供)

確實,女兒是一個喜愛學習的孩子。在我們的引導下,她從3、4歲就開始大量閱讀,對自然生態、歷史人文、音樂藝術都有很高的興趣。現在,當她拿起琴來,往往都要幾個小時才放得下來,閒暇時也喜歡自己作曲。同時,她對游泳、網球、攀岩等體育活動也很熱衷,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是,其實她並不特殊。在我的經驗裡,幾乎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強烈的學習動力,他們基於生命的本能,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只要我們有所回應,就能持續「灌溉」他們天生的好奇心,總有一天,這些「好奇」將會長成大樹,構築起他們探索世界的步梯。

幼兒的好奇,是需要小心呵護的火苗

孩童興趣
音樂是女兒認識世界的途徑,透過音樂會學到歷史、地理等許許多多。(瞇眼先生提供)

依照我的觀察,大約從幼兒可以穩穩坐著開始,他們就開始廣泛的探索這個世界了!他們喜歡運用小巧的食指,暗示我們為他們解釋各種事物。等到開始會講話以後,他們更會直接問出心中的疑問。

這些小小人兒的大哉問,往往也考倒了許多父母。當然,我們也不例外。

還記得,某次我和太太在樓下工作,女兒在樓上練琴。突然,琴聲嘎然而止,女兒帶著「噠!噠!噠!」的腳步聲飛奔而來,劈頭就說:「我突然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聖桑《動物狂歡節》裡的大象,到底是非洲象還是亞洲象?」一時之間,我們都愣住了,只好趕緊上網跟她一起研究。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像是:「月亮為什麼會跟著我們走?」、「船是鐵做的為什麼不會沉下去?」、「人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等。這些問題,每個都需要跟孩子討論一番,有些甚至會難住我們。

這個時候,爸媽一定要保持耐心,願意跟孩子一起學習,甚至讓他們知道,有些問題,是大人們都不知道的,如果他們找到答案,就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知道答案的人」。

我認為,能好好對待孩子們千奇百怪的問題,不僅是教育他們的好機會,更能讓他們對探索未知保有嚮往。反之,如果任意批評他們的問題,甚至認為那些問題是不重要的。他們的好奇心可能會逐漸萎縮,最後,開始討厭或懼怕未知的事物。

兒童專注力
孩子天生「喜歡學習」,覺得學習很辛苦的反而是大人。(瞇眼先生提供)

學習,真的很辛苦?!

在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裡,我也發現,幾乎孩子天生都「喜歡學習」,覺得學習很辛苦的反而是大人。

如果,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觀念「污染」孩子,孩子往往能從學習中,看到自己的進步,並在成就感中培養出興趣。這些興趣,又將成為一片又一片的沃土,讓天份在其中成長、茁壯。@*

點閱【瞇眼爸的育兒筆記】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適合學習的環境,不補習也能資優。只要從小引導、培養興趣,國小學生也可以是英數達人。
  • 記得我的一位朋友,她每天都因公司的事忙很晚才到家,有一天,她那上中學的孩子就像瘋了一樣數落自己的媽媽,並像仇人一樣說道:
  • 南投家扶中心在服務高風險家庭時,常看到親子間少有機會透過互動來了解彼此,因此舉辦廚房幸福體驗活動,透過共同製作甜點,建立親子關係,重塑愛與關懷的家庭價值,增進親子間的互動,營造家庭和樂溫馨氣氛。
  • 塔沃爾介紹,在以色列城市海法的煉功人當中,一百來人裡只有兩位是中國人,其他都是以色列人。而且,大多數人煉功不是因為有健康問題,而是對人生意義的尋求,使得他們走上了這條來自東方的返本歸真之路。
  • 台灣世界展望會西區辦事處桃園市中壢區舊民里民中心舉辦年度學習成果發表會,邀請桃園區所服務的孩童與青少年參與演出,並發放108學年度第一學期助學金,藉此緩解弱勢家庭開學前的學雜費壓力,讓學子無後顧之憂安心上學。
  • 游泳池
    在這個「不曉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年代,每個人都需要有「能處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應溫度?人類對溫度的感覺相當模糊,十分容易出錯,因為人會「適應」,所以如果需要精準。用儀器測量才是最好的。
  • 親子
    一九九四年諾貝爾得獎者伊西多.艾薩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是首位發現核磁共振〈NMR〉的物理學家。當他研發出核磁共振技術,記者訪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的回答是:「一切都要歸功於母親每天問我的問題。」「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
  • 孩子老是把父母的話當作耳邊風,怎麼要求就是不收玩具。如何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是讓父母萬分頭疼的教養難題。臨床心理師提供正向管教技巧,指引父母融入「玩」的元素,誘導孩子樂意收拾玩具,重建良性的親子互動。
  • 隨著都市化腳步加快,核心家庭成為主流,使得原本的品德教育系統逐漸崩塌,再加上,越來越多孩子很早就上托兒所、幼稚園,一位老師就要擔負許多孩子在校的教育責任,品德教育也更加困難。雖然現在多數孩子營養充足、身體發育得比過去更好,但心智年齡卻愈來愈低。青春期是能培養孩子的品德的最後機會。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就再也難以糾正孩子錯誤的價值觀。如果您已經長時間疏忽孩子的品德教育,請務必把握「青春期」這個階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