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中華飲食

人氣 29
標籤: ,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14日訊】《易經》是本奇書,相傳由6000年前的伏羲氏始立,先天八卦,經過3000年由周文王創立,后天八卦,并推演出六十四卦,又由周公整理,形成《周易》一書,再由孔子《易》之「傳」,進一步完善。它的「太極儀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及其繼續演變的理論,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變化過程和相互聯系之中。它不僅在時間域、空間域存在,亦存在于物質結构之中。《易經》的兩儀(即陰陽理論),哺育了我國的中醫學說;而祖國的「醫食同源」學說,又哺育了華夏飲食文化的結构序化,使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根据「兩儀」,一陰一陽的理論,世上万事万物,皆對立而統一:天地、日月、水火、男女、雌雄、上下、黑白、甘苦……在飲食方面,則分葷素、寒熱、咸淡、飽肌、熱菜与冷盤、紅燒与清炖、干炒与湯菜、先咸后淡、先大菜后點心,以至菜肴的色彩、進餐的環境、伴食的音樂、盛菜的碗碟、圓桌与方凳、器皿的造型与質地、筵席隍7d始的先后順序、主客的就坐位置、老幼的動筷順序……無一不體現《易經》「太極生兩儀」的一陰一陽的原理。

如果我們注意一下日常飲食,也能找出答案:如光炒肉片有點膩人,若与青椒同烹,作成青椒肉片,葷素相得益彰,可口得多了;光吃炒菜有點燥人,配上一份湯,興味頓濃,這是干炒与湯菜的相互作用;燒羊肉放胡籮卜,解膩增香,羊肉与胡蘿卜,不僅有葷素的關系,更有肥膩与清淡、動物与植物、解燥与生香的相輔相生的關系;再有吃多了甜的,想吃咸的;吃多了葷的,想吃素的;吃多了鮮貨,想吃腌物;吃多了冷食,想吃火鍋;吃多了熱炒,想吃涼拌…… 總之,人的口味也和陰陽理論相一致。

由于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分,這也与飲食的熱性与寒性發生著密切的關系。熱體者,宜進寒食,特別是得了中醫稱的「熱性病」,如高血壓、咽喉炎、便秘等,适宜進食芹菜、薺菜、藕、荸薺、銀耳、綠豆等寒性食物;而寒體者,則宜進食熱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辣椒、黃酒、紅參等等。

獨具特色的中國食療与藥膳,使許多疾病不需吃藥、打針,而只需品嘗佳味,如冰糖銀耳、虫草鴨子、鱉蒸羊、黃耆炖雞……享口福之余,治病強身,延年益壽。

華夏飲食文化是与祖國醫學同在「易學」的哲理精神指導下發展起來的,它的特色,無不體現中國古文化的色彩—只要陰陽平衡,營衛暢達,我國的飲食將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齊魯飲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愛吃烤起司的你 這些起司一定要嚐
【廚娘香Q秀】牛菌菇奶油燉飯和咖哩海鮮寬麵
地中海風味牛肉餅配古斯米  20分鐘完成
你買對巴薩米克醋了嗎?等級不同吃法也不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