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什麼是節氣水?端午節氣水有什麼作用?

作者:容乃加
端午節的節氣水有大作用嗎?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005
【字號】    
   標籤: tags: , ,

晉代楊泉《物理論》說:「所以立天地者,水也」。雨水、雪水、自來水、井水、河水、泉水、海水……這些都是不同來源的水,還有節氣水,這是不同時日的水。讀者朋友還想到哪些種的水呢?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從醫學藥用的眼界看到的水與一般人不同。天地間五花八門的水各有用處和不可用處,中華醫學的別具慧眼盡在其中。

中華文化說天候節氣感應人事,也感應水質。靈敏的水受到節氣的感應,其性質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雖然只用眼睛是看不出來,然而水的重量會有反應,其差異是可以測量出來的。《月令通纂》說,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二日黎明時,稱量水的重量,可以由重量的差異預測本年中一到十二月的雨量的趨勢。既然每一天的水的重量尚且不同,更何況是每月的水對節氣的反應,當會有更大的差異。[1] 也就是說每個節氣中的水各具有節氣交感的特質,這就是「節氣水」。

端午節氣感應唐菖蒲花開。 (pixabay)

「節氣水」的特質不僅表現在重量上,也表現在氣味和寒熱清濁的特性上。中華醫學在製藥、用藥上對節氣水下了深奧的研究功夫。明代大醫學家、《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說,一年二十四節氣,一節主掌半個月,水之氣味,隨節氣而變遷,這是因為天地的氣候相感應造成的,不拘限於疆域。

依據李時珍的鑽研,各節氣水有不同的妙用。立春、清明二個節日的水是「神水」,儲存起來備用,不容易壞;用來浸造製成主治「諸風脾胃虛損」的各種丹、丸、散及藥酒,久存不壞。他說(黃曆)五月五日重午日(即端午節)的水也是一種節氣水,具有防疫驅毒的療效,特別適合於「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的製藥用水。我們從陰陽感應的特性來看,五月五日這一天是陽氣剛盛的純陽之日,五月五日午時更達陽氣的極致,所以此日午時水有「極陽水」之稱。以陽剛制陰毒符合了陰陽學理。

五月五日這一天午時如果下雨 ,是來自天上的「神水」。這天上來的神水怎麼取用?李時珍說古代《金門記》有記載,五月五日午時天上下雨來的神水可以從竹竿中取得,趁午時趕快把竹竿砍下來,瀝取竹節中的水,可以作藥。這種五月五日端午節的午時神水作成的藥,主治「心腹積聚及蟲病,和獺肝為丸服」,若飲這種神水,可以「清熱化痰,定驚安神」。從《本草綱目》中可以看到中華漢方藥學、中醫大師對五月五日午時水在醫療效用上的肯定。

現代人每年一逢端午節,也喜用午時水來沐浴或泡茶,這種民俗也是內蘊這種傳統中醫學的道理。古人在五月五日「浴蘭湯」過節,既能保健又詩情畫意。《楚辭〈雲忠君〉》吟「浴蘭湯兮沐芳」,《大戴禮記.夏小正》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讓後人追溯到五月五日「浴蘭」的久遠歷史。「浴蘭湯」是將菖蒲根、葉切碎,飄泛熱水中用來沐浴淨身洗頭。這種利用節氣水的民俗智慧源遠傳久,也傳到東亞文化圈。如今韓國人還有這種民俗作法。

韓國首爾南山韓屋村舉行端午節慶典,韓國傳統文化中的端午習俗之一就是「浴蘭湯」──用菖蒲水洗頭。(全景林/大紀元)

除此之外,這種陽剛至極的午時水也是鑄古鏡鍛刀劍的神水。打鐵鋪老師傅說,用端午節的午時水來打鐵、磨刀才能打造出鋒利耐用的刀具。古人在五月五日遇「丙午」[2] 鑄造的「丙午鏡」,周流無極,山海光明,能夠除惡辟邪,成了「金水之精」的重寶。

從中醫學來看五月五日端午節的節氣水的應用,既剛健又柔軟,剛柔並濟既長且久,嘉惠後代。中華民族的智慧融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接近一步多了解一些,也就離神指的天人合一的路更近一步。

註釋

[1]《月令通纂》說:「正月初一至十二日止,一日主一月。每旦以瓦瓶秤水,視其輕重,重則雨多,輕則雨少。觀此,雖一日之內,尚且不同,況一月乎。」

[2] 依照干支紀的排序來看,60天一循環才有一丙午日,所以不是每個五月都能遇到丙午日。

參考著作:
《本草綱目》
《月令通纂》
《物理論》
《大戴禮記》
《楚辭》
《周禮》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