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采風】秋七草 日本秋日別致與深沉之美

作者:脩實
「秋野草花秀,屈指數七種」——「秋七草」點綴於紅葉之中,成爲日本秋日一道深沉而別緻的風景。(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686
【字號】    
   標籤: tags: , ,

進入秋季,野草、樹木開始變裝,進而漸次凋零。與春日裡那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景色相比,秋日的勝景似乎皆為紅葉所獨占,別無其它亮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秋七草」就點綴於紅葉之中,成爲秋日一道深沉而別緻的風景。

日本四季分明,大和民族自古以來就與自然、時節融爲一體,並對其變化有著細緻入微的觀察與感悟。與「春七草」相對,自古也定下了「秋七草」。「秋七草」也是觀察、理解日本文化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日本「秋七草」的起源

「秋七草」,起源於日本最早的詩集《萬葉集》詩人山上憶良的和歌。其中一首曰:「秋野草花秀,屈指數七種」。這是古籍中所見最早的「秋七草」相關記載。在其另一首歌中,山上明示了「秋七草」的名稱:胡枝子、芒穗、葛、瞿麥、黃花敗醬草、澤蘭、牽牛花。

從這一首歌的內容看,山上在點數這些花草時,是隨機的,似乎並沒有主觀美學方面的考量。日本平安時代(從八世紀末開始)以後,「秋七草」便正式在文學與繪畫中登堂入室,將其從個體認知層面導入到整體詮釋的人文層級。例如,平安時代中期的著名小説《源氏物語》,第30章的章名就叫「藤袴」(澤蘭)。江戶時代(十七世紀初開始)的國學大師賀茂真淵的作品中,就有七夕供七草的記載。另外,雖然山上憶良在他的和歌中提到牽牛花,但一般並不將其視爲「秋七草」,而是桔梗。此說與界定延續至今。

秋七草的屬性與品格

既然名爲七草,就不該是秋菊等人工栽培的花卉,而是生長在大自然中的山花野草。在日本文化中,「秋七草」具有各自不同的屬性與品格。

萩——胡枝子

「荻」是日本秋日花草的代表。 (Pixabay)

胡枝子,日語書寫為「萩」,字形為草下之秋,乃秋日花草之代表,象徵著思考、内斂、想念、積極愛戀、柔性等情感與品格。胡枝子花瓣為紫紅色,嬌小可愛,是日本人非常喜愛的花卉之一,在《萬葉集》中是被歌詠次數最多的花卉。

昔日,8月15日舉行「元服」禮儀式時,要吃插在胡枝子枝上的年糕。「元服」是「冠禮」的別稱,即男子成人禮。受中國文化影響,日本從奈良時代開始,在貴族、武士之家中,開始舉行「元服」禮。

芒穗——芒草 尾花

芒穗,是芒草的別名,也叫「尾花」,象徵生命、活力、隱退、心心相通。 (Pixabay)

芒穗,是芒草的別名,日語漢字書寫為「尾花」。因在風中搖曳的樣子酷似動物尾巴,故得此名。芒穗象徵著生命、活力、隱退、心心相通。中秋賞月時,芒穗是不可缺少的飾物,人們將其裝飾在室内、戶外,以其祈求五穀豐登、祛病消災。芒草根有解熱、利尿功效,可入藥。

葛象徵著活力與堅强,渾身是寶。(Shutterstock)

葛,象徵著活力與堅强,也代表著思戀之嘆息。葛也可入藥,葛製成的葛粉可食用。昔日,其纖維還用來織布、製衣。據説,葛根治療感冒有良好效果,其製成藥至今仍受人們歡迎。

瞿麥

瞿麥有「大和撫子」之稱。(Shutterstock)

瞿麥,花瓣呈淡粉色,嬌小、質樸卻十分可愛。因此,歷來被用來形容日本女子清爽無暇之美,因此就有了「大和撫子」之稱謂。這裡的「撫子」是瞿麥的日語漢字。日本國家女子足球隊取名「Nadeshiko Japan」,就是借用此義。「撫子」象徵純真、貞潔、才能、思慕與愛憐。

「撫子」象徵純真、貞潔、才能、思慕與愛憐。 (Shutterstock)

瞿麥也可入藥,有消腫、降血壓等功效。江戶時代,當災禍不斷、諸事不順時,人們過年時就裝飾瞿麥,來除災辟邪。

黃花敗醬草

黃花敗漿草。(Shutterstock)

黃花敗醬草(又名黃花龍牙),自古被日本人喜愛,在古代和歌中多見,它是優雅、美麗、親切、盡心、守約的象徵。

澤蘭

澤蘭 (Shutterstock)

澤蘭,花為淡紫色,花瓣類似筒狀,故得此名。澤蘭花瓣曬乾後會散發出沁人芳香,常被女性用來洗頭。用澤蘭水洗澡可止癢。澤蘭原產於中國,據説已被列爲瀕臨絕種危機物種。目前,野生澤蘭幾乎見不到了。澤蘭代表著延遲、踟躕、同情心、回憶等。

桔梗

桔梗象徵著清高、氣質、誠實、順從、忠貞、慈愛。(Shutterstock)

桔梗,花為紫色,花瓣整齊匀稱。因此,被許多日本武將用作家徽,如明智光秀的家徽就是淺藍色的桔梗。此花象徵著清高、氣質、誠實、順從、忠貞、慈愛等。現在,在鮮花店可以買到桔梗,但在山野中很難看到野生的桔梗了。桔梗根可入藥,有止咳功效。

與「春七草」不同的是,「秋七草」一般不能食用,只用於觀賞、裝飾、驅邪等。但如上所述,在中醫與日本的民間土方中,大多都可入藥。

在日本靜岡縣濱松市,有一個「萬葉森林公園」,因栽種著許多《萬葉集》中被歌詠的花卉而聞名遐邇。在這裡,自然也可觀賞到「秋七草」。東京都墨田區東向島的「向島百花園」,自江戶時代便以「秋七草」而聞名,每年秋季都要舉辦觀賞「秋七草」的相關活動。

七在西方文化中被視爲幸運數字,在東方文化中也具有其特殊意義。因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文化中與七相關的事項也特別多,如:七賢、七曜、七雄、七福神、七寳、七夕、七生、七重、七草……等等。由此看來,「秋七草」與「春七草」界定當初,或許就是爲了和於七之數而確定的。

「秋七草」不但在文學作品中屢屢登堂入室,也是秋日作畫、攝影等的最佳主題之一。眼下,大多數人很難特意到野外去親自觀賞「秋七草」,但從一些畫冊或照片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它們所展現出來的品格之美,以及大和民族對秋日詮釋的獨到之處。@*#

─點閱【東瀛采風】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用銀器吃冰雪雖然豪華高尚,但還不是古代吃冰文化的頂點,宋代京都人的想像力遠遠不止於此。在一年中最熱的那「三伏月」,北宋人用冰雪創造出「雪檻冰盤」樂消暑,享受生活情趣。
  •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裡,經常有許多奇詭的異想,有非常深刻的神話來源和文化目標指向。「太極」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從「太極」到「兩儀」「四象」與「八卦」的符號體系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儘管如此,這似乎仍然沒有辦法讓我們明確理解到,「太極」到底是什麼?「太極」又是從何而來?
  • 猛獸老虎能感應官員的仁政高德,老虎也能感應忠臣義士的忠魂。本文敘述一個正史上有記載,發生在明末、清初的故事。
  • 古代中醫能施行外科麻醉手術,還能「換心」。扁鵲是中醫學的祖師、「脈學之宗」,他是最早運用脈診來診治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他的換心術和起死回生醫術在當代名播遐邇,得有神醫之名。
  • 中華文化非常強調孝道,孝道是人品的核心,家庭和社會和樂的基礎,清朝王永彬著作《圍爐夜話》中講:「百善孝為先」。孝心、孝行真能感動天,史上有許多明例。
  • 人間有平行時空稱仙境,偶然開了門,偶而讓人進去一睹世外桃源,在不同時代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清初的仙姑洞,南朝的滕村洞穴都是這樣的仙境。
  • 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倚聲」,前身是民間小調,萌芽於隋唐之際,興盛於晚唐五代而極盛於宋,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為唐宋時代的樂府詩,供宮廷或民間演唱。
  • 西漢的哲學家董仲舒寫道:人們不敬畏上天,那樣災禍來時就表現的比較隱蔽,隱蔽到看不見發生的端倪,人們還以為是自然發生的。其實在我看來,現在這場疫情的發生絕不偶然,至於說老天要懲罰的是誰呢?還有我們每一個人真的都是無辜的嗎?這個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了。
  •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故事來自西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時代,講了兩個關係密切,互相依存的國家,如何雙雙走向滅亡的故事,它們滅亡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性的弱點被敵人攻入了。
  • 人們稱王維是「詩佛」,讚美他的詩妙悟造化之妙和人生的禪機。王維有一顆悲憫又勇敢的心, 他寫了一首《息夫人》詩,救了一家人,帶給一個貧賤家庭什麼不敢奢想的好結局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