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真正有熱情的員工 辭職獎金成誘因

作者: 尤里.葛尼奇(Uri Gneezy) 譯者: 周宜芳

人氣 178

假設你是一家中型公司的專案經理,手下有數十名員工。你通常會明確指派工作給各個員工,期待他們交出漂亮的成績,結果只得到平平的表現。有鑑於員工的資歷和過去的成就,你不會懷疑他們的能力。

他們表現不佳的原因可能是什麼?有許多合理的解釋,例如工作時限太短、健康問題和缺乏動機。雖然直接向員工求證可以排除一些外部原因,但是講到動機,你幾乎不可能挖到真相。

從員工踏進公司的那一刻起,就是這樣。

有一種談判情況可以接受撒謊:你在面試一份新工作時,無論真實感受如何,對於未來有可能成為你工作所在的公司,都應該表現興奮之情。在大部分談判中,不管你再怎麼想要達成協議,正確的策略都是保持冷靜,努力讓對方相信這場談判對你沒那麼重要。

如果你走進一間二手車經銷商說:「哇!這款車我已經找了一年多。這部車獨一無二,實在棒呆了──我要買下它!多少錢?」這樣你可能會被當冤大頭。

可是,求職面試正好相反。公司比較看重滿懷熱情的求職者。面試的最佳策略是盡可能表現出對這份工作的興奮,即使誇張一點也沒關係。

既然每個人都有表現出熱情的誘因,那麼雇主要如何辨別誰在假裝?

問員工有多喜歡在你的公司工作是問不出什麼的,因為他們都會說:「我很喜歡!」雖然有些員工說的是實話,可是我們沒有辦法分辨真正有和沒有動力的人。

我們不去問那些對方回答時可能會刻意迎合你的問題,而是用誘因鼓勵他們展露真實偏好。(Shutterstock)

如何確認員工績效不彰的問題出在動機?要運用誘因診斷問題,行為經濟學的策略之一是創造與說實話「誘因相容」的情境。我們不去問那些對方回答時可能會刻意迎合你的問題,而是用誘因鼓勵他們展露真實偏好。

你身為雇主,要如何創造一個讓員工顯現工作意願的環境?有些公司採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策略:「辭職獎金」。

Zappos首開先例,給主動辭職的員工2,000美元的辭職獎金,亞馬遜隨後效法,獎金是5,000美元。銳玩遊戲(Riot Games)甚至大手筆加碼,辭職獎金高達2.5萬美元,而且沒有任何附帶條件。

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在致股東年度信中,如此解釋「離職獎金」策略:

辭職獎金的概念非常簡單。我們一年發一次員工辭職獎金。第一年是2,000美元。然後逐年增加1,000美元,最高是5,000美元。這項獎金的標題是「請不要拿獎金」。我們希望他們不要申請這項獎金;我們希望他們留下來。

那麼,我們為什麼設立這項獎金?它的目的是鼓勵員工花時間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從長遠來看,員工留在他們不想待的地方,對員工或對公司來說都不健康。

「辭職獎金」策略迫使員工「言行合一」,是一種檢驗員工工作熱情的巧妙方法。公司不必詢問員工的真實感受,只需要給他們選擇並觀察他們即可。在大部分公司,怨憤的員工沒有動機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而額外的金錢誘因讓員工隱藏真實感受的代價變高。

辭職獎金讓偽裝變得昂貴,尤其是員工真的有所不滿的情況下,這筆獎金或許足以讓一些員工選擇另尋前路。這項誘因不只可以做為診斷工具,揭露員工是否有動機問題,也可以做為解決方案:沒有動機的員工可以愉快地離開,這對員工和公司來說都是雙贏。

沒有動力的員工可以拿到一筆可觀的獎金走人;公司也能受惠,因為拒絕誘惑而留下來的員工是會比較努力實現長期目標的一群人。

辭職獎金創始者Zappos在2003年到2008年間,預估年營業額從7,000萬美元成長到超過10億美元,隨後在2009年就被亞馬遜收購。

《哈佛商業評論》的比爾.泰勒(Bill Taylor)認為,Zappos的成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出色的顧客服務。這家公司「充滿個性」,而如何篩選出客服中心那些敬業、懂應對的員工,讓顧客滿意,辭職獎金是關鍵因素。

辭職獎金是激進的策略,不過可以讓經理人尋找訊號,顯示員工留在公司不是因為別無選擇,而是因為喜歡這家公司勝於其他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

我曾經和一家對實行辭職獎金措施有興趣的大型顧問公司合作。在這家公司,員工的聖杯就是成為合夥人。在公司從基層做起的員工大部分最後都無法實現這個目標。不過,他們得益於在公司累積的經驗和知識,轉到其他公司工作。這個過程對公司和員工都好,雙方通常能好聚好散,而且對這段經歷懷著感謝。

這家顧問公司特別擔憂一點:它正在推動營運方式的重大科技變革,因此員工必須投入時間學習新科技,徹底改變工作方式。雖然有些人對這個機會滿懷期待,但是也有些人不想脫離現狀。因此,公司現在面臨一種逆選擇:它無法知道哪些員工想要改變,哪些員工不想。單是詢問只會讓每個人都說自己對變革感到振奮。

假設公司在五年期滿時對員工做評估。一如前文討論到的,直接問員工在公司是否滿意,答案可能是「當然!」即使員工意興闌珊,打算不久後離開,也不會吐實。如果公司提供豐厚的辭職獎金,可以更了解員工現階段的真實偏好。在此用賽局樹狀圖說明員工的決策過程。

如果員工真的想離開,公司或許最好在這個階段就了解到這一點,並用豐厚的獎金送他離開,這樣還能讓公司在外面多一名親善大使,因為對方對自己在公司工作的這段時期會說好話。在結果#1(沒有幹勁的員工接受獎金),辭職獎金有助於公司節省因低素質員工而產生的成本,而這類成本在長期非常可觀。

在結果#2,選擇放棄獎金的人表現留下來的決心,努力爭取成為合夥人。經過這個篩選過程,選擇留任的員工是更有幹勁、工作能力更強的員工。網路勞動市場研究顯示,在有辭職獎金措施下而留任的工作者,平均工作準確度比沒有任何誘因的對照組高出8.3%。

此外,這種情況的心理學指出,沉沒的機會成本會影響後續的行為。員工藉由放棄獎金表明自己的認真、有幹勁,因而會覺得有必要向自己證明,放棄獎金、努力為長期目標努力而留下來是值得的。

阿姆斯特丹大學體育館的一項現場實驗印證這個見解。

健身房對部分新會員提供一項退會方案,除了可以全額退款,還可以額外拿到原始入會費10%的現金獎勵。從統計數字來看,與對照組會員相比,適用但拒絕使用這個方案的會員每週上健身房的可能次數增加0.29次,續會率增加4%,而且健身成效提高0.76分(滿分為10分)。⊙

<本文摘自《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遠見天下文化提供>

(遠見天下文化提供)

●深陷職場負面關係 工作效率低且傷心又傷身

●工作充滿無力感?專家:掌握可以控制的事

●從買門票延伸而來的「誠實」機會教育

責任編輯:曾臻

相關新聞
怎樣踏出你的舒適圈?創業家4個成功的要素
賈伯斯使用的說服技巧 善用「框架」的威力
物價一直漲 5大省錢策略減少生活開銷
領導也要刷存在感 偶爾演一下拉近團隊距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