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為何為逝世的家屬「做七」? 「七」是個吉數?

作者:容乃加
禮器象徵中華文化對祭祀禮儀的重視。圖為清 蔣元樞《重修台郡建築圖說》之「孔廟禮器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18
【字號】    
   標籤: tags: , ,

「做七」是中華文化中傳統喪禮習俗中的一環,是在親人去世後的七個七日(即四十九天)內,每七天進行一次祭奠儀式。這一儀式旨在使亡者魂魄安寧、助其生往天人界或來世再投進善家轉生。在親屬亡後第七日做第一次法事,稱作「頭七」,下個第七日做「二七」,直到第七個七日作「尾七」(「斷七」)為止。道教稱之為七七追薦,佛教稱之為七七齋、累七齋、七七忌、七七日、齋七。

「做七」的由來

祭祀亡者的禮俗由來已久,和中華傳統文化也有深入的連繫。古代周朝的喪葬之禮有「虞祭」,是在父母葬後,將其魂魄安於殯宮的儀式,行於天子和貴族之間。漢 劉熙《釋名‧釋喪制》云:「既葬,還祭於殯宮曰虞,謂虞樂安神,使還此也。」這種為亡者安神的做法可視為今之「做七」的古制。

杜佑《通典‧禮四十七》記載:「凡虞,天子九,諸侯七,大夫五,士三」,指出古代依照身分而設的「虞祭」次數也有所不同:天子九次,諸侯七次,大夫五次,士三次。當時的諸侯之喪「七虞」是以十二日完成,並非現今「做七」的四十九天。

為何「做七」?

那麼後人為什麼「做七」呢?以下我們分別從易理和佛、道的思想中去探索。

一、天行之道

從天地之理來說,古來就重視「七」這個數,我們看《周易》〈復〉卦中有此一說:「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七日一循環,有利於行動而且能有所作為。

《彖傳》解說以七為循環周期是天行之道:「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王弼注說陽氣的循環以七天為周期:「陽氣始剝盡至來復,時凡七日。」

明朝田藝衡的《春雨逸響》說,人的魂魄在生時七日聚,在死後七日散:「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合祭眾神的祭祀),人之初死以七日為忌。一臘而一魄成,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具矣;一忌而一魂散,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魂泯(消除)矣。」

七日的循環周期是天行之道,表現在個體生命的生聚與死散的周期也是在這個理數之中。由此看來,「做七」的「反復其道,七日來復」正應合了天行之道。

二、來自佛教的說法

南北朝時,佛、道的儀式漸漸普及民間。「做七」的習俗已有千餘年。《北史‧外戚傳》記載北魏外戚胡國珍(胡太后之父)去世後,孝明帝在七七日中的各個七日都為他設千僧齋,並度七人出家為僧。

佛教認為眾生除了大善大惡之外,中下品者將帶著善惡業在六道中輪迴,初亡時的靈魂有「中有身」或「中陰身」,是死後到轉生前的生命形態,等待著轉生機緣,由生前的善惡餘業來決定。而在其死後到投生之際,親屬能以行善來追助亡人,所以佛教極重視七七四十九日的齋祭行善以得福的機會。[1]

《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云:假如能替亡者在死後七七四十九天內做種種善事,能令其脫離地獄、餓鬼、畜生的惡道,得投生人道,甚或升天上去享受安樂,而為他設福修德的在生眷屬,利益也無量的大。(原文:「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就是說,在亡者死後七七日內,能為亡者廣造眾善,能幫助亡者由逆境轉到善境,這是佛教「做七」的思想。

《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還說,在世的人為剛剛去世的父母或眷屬辦齋供養三寶,真心誠意地奉獻佛僧,可使死者在七分功德之中得到一分,同時自己也會因而獲益。(原文: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三、來自道教的說法

北魏時,道士寇謙之所傳之道盛行。道家煉丹拜斗(拜北斗星),做滿七七四十九日完結。民間推衍其法用於喪葬送終的習俗,而有七七「做七」的作法。(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二)

南朝時著名道士陸修靜收集道經進行分類,又編撰了不少齋戒、科儀(道教的法事祭禮儀式)的典籍,展現了對齋儀與齋功的重視。他認為齋儀(祀神儀式)可以檢束身、口、心「三業」,防止人犯罪,而且齋儀能祈神賜福,誠敬則能感動天地,從而招來群神,解除累世之罪,消災解難。

「做七」的功德

南北朝時代末期(或隋唐時)的《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卷》(簡稱《業報經》,共十卷,撰者不詳)第八卷的《生神品第十九》記載了「做七」的功德最大!

《生神品第十九》說:當一個人的生命即將結束時……在其臨終之際,替其發願懺悔,施捨衣物、臥具及所有財物,受戒及懺悔,可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從逝世的第一天起至第七天期間,可進行造經造像、設齋賑濟、誦經懺悔、燒香點燈、放生贖命、救濟貧困等活動,日夜不輟,開度亡者,讓其能夠生天(投生天界)。

為什麼呢?因為在人死後的七天內,諸天童子、四司五帝及三界官人都齊來視察,審判死者的罪與福,並奏報天官。

太上道君將派出七位神童再行檢查,斷定其善惡,決定其轉生去處。善者即入天界,並福祐子孫……惡者即受罪殃,活人也會受累,疾病坎坷,凡事不利。因此,頭七之內開度最是緊急。之後,每逢七日,神童會帶領亡者魂魄回家,再考查其罪福。

七七後,五天中將軍會來攝取其魂,九土使者會來取其魄,將軍希望其上天堂,使者希望其入地獄;每五天審查一次罪與福,福多者生天(投生天界),罪多者入地獄。善惡兩神每十天來審查其善惡一次,判定其罪福。因此,家中有亡者,自初亡、一七、二七直至七七、百日,家中親眷應當替其開度,使其今生之善行,能得到安樂之報。

註[1]:見《大正藏》:「今尋經旨,極善惡無中有,既受中有身,即中下品善惡業也。古論云:餘業可轉也,齋福,是中有身,死生之際,以善追助,令中有種子,不轉生惡趣故,由是此日之福,不可闕怠也。」(《大正藏》54 冊,305b)
@*#

——看更多【中華文化300問】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儒家認為揖讓之禮「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現。而《易經》的哲理則以為屈己敬人的「謙謙君子,利涉大川」,就說謙退有益於人突破環境限制向四方發展。這些都是中華文化重視揖讓的精神所在,而具體表現在生活中的主要場合就是見面的揖禮。
  • 黃帝夢中之人轉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臘人同宗?一陣大風帶來的奇跡,真實的歷史,超越你想像。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有一種植物從中國的《詩經》產生的年代以來,就和一家的主婦發生了關聯,從而衍生出一些代稱母親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詞也是代指母親的,是什麼呢?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