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瀑圖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訊】
宋 夏珪
觀瀑圖 冊
絹 設色
24.7 x 25.7公分

河岸邊二松挺立,一在前而直,根莖外露,立於石坡,高枝上垂掛藤蔓,其下有夾葉矮樹傍石而生,一條彎曲的草徑,通到跨溪而建的瓦亭,亭子四面透空,界畫脊柱欄干。二人偃坐,一伸臂指遠處細如絃絲的瀑布,並回首與旁一人言語,又左一人稍小,或是侍從。亭左後方,斜出一松,枝幹曲折,與前一松互為掩映。岸邊停一舟,遠處低平的水渚逐漸隱沒。亭後有大片叢竹,與背山之間似有廣闊的空間。背山籠罩在雲煙中,只見陵脊起伏,點綴零星的遠樹,再順著山勢,襯以高高低低的遠山。

  畫中對細節的描寫很注意,構圖層次分明,有明顯的虛實、疏密、遠近、開合的對應關係,點景人物、樹石的畫法,都有形跡可循。畫幅右緣有夏圭款,「圭」字第三筆橫畫起筆時,頓筆成豎點,論者認為可能是偏旁「玉」的草寫(註1),「圭」古文作「珪」,不過「玉」旁能否草寫成一豎畫,不無疑問。

  夏圭字禹玉,錢塘(浙江杭州)人,寧宗(西元1195-1224年在位)、理宗(西元1225-1264在位)時任職畫院,與馬遠齊名,畫風亦近似。(註2)夏文彥《圖繪寶鑑》(1365序)記載:「善畫人物……,筆法蒼老,墨汁淋漓,奇作也。雪景全學范寬,院人中畫山水,自李唐以下,無出其右者也。」(註3)當時所見,大概是水墨寫意的人物畫,或學北宋山水,現今存世的傳稱作品,山水確能符合「筆法蒼老,墨汁淋漓」的特色,如院藏「溪山清遠」卷、波士頓美術館藏「風雨舟行」冊、納爾遜美術館的「山水」卷、東京博物館的「山水圖」冊,都可看到簡鍊而富表現性的筆法與墨法。此幅「觀瀑圖」略為不同,畫中較多描述性的細節,配合寫實的意圖,用筆也較沉穩,顯示出十二世紀晚期,李唐山水畫風對院畫的影響。(註4)

(何傳馨)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霍爾班以肖像畫聞名於後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藝復興畫家,霍爾班是以宗教題材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的。霍爾班在巴賽爾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畫,這些早期作品顯示出來自丟勒、格呂內瓦爾德和巴爾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國畫家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