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禮俗:墓祭 應節食品:潤餅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3月31日訊】﹝大紀元紀者許惠安綜合報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甫》

清明節,春分後的十五天,屬二十四節氣中,民國廿四年由台灣政府明定的國定假日。觀其日期不以農曆來做決定,一般在國曆四月五日至六日。植樹、放風箏、掃墓都是清明時節的風俗活動。四月裏萬物沉睡的嚴冬過去,萬象更新的春天來到。到處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的清明景象。

清明節,民國廿四年由台灣政府明定為國定假日,民眾會到祖先墳墓去祭祀。墓祭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一般清明掃墓儀式:

(一)培墓:是把祖墳修飾一下,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準備一些牲禮、酒、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一般都在墳前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品有韭菜、雞蛋、魷魚、甜飯、芋、筍等。
(二)掛紙: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應節食品:春捲也稱「潤餅」

清明節有一種特殊的應節食品,春捲也稱「潤餅」。相傳潤餅的由來,大概在太平天國的時期。當時捻匪作亂,一直蔓延到閩南,尤其是漳、泉一帶,由於兵荒馬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便有人想出了一個簡便的方法,把所有的食物捲進麵皮中,以此來祭墓。

但實際上「潤餅」的歷史,應追溯至唐朝,那時候在立春就有吃春捲的習俗。《四時寶鏡》中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傳至閩南,一變而成為清明節的應節食品。

一般「潤餅」的做法:取一極薄的麵餅為皮,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如豆芽菜、韭黃、芹菜、芫荽、荀絲、紅蘿蔔等,再加上豆干、肉絲、魷魚、蛋皮等,一律細切成絲,各自抄熟後盛盤。

吃時麵餅灑上花粉、糖粉、海苔酥,再陸續加上入上述青菜及豆肉類,再捲成筒狀後即可食用。包好後最好馬上吃掉,因為裡面的蔬菜中含的水份較多,水份一但滲透出來,麵皮會濕而破。所以吃潤餅時,最好是自己動手,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餡料,又可以享受親自動手的樂趣 。

現代人講究吃得精緻及健康,對於應景食品也不例外。虎尾鎮若瑟醫院營養師林青蓉,即調配出「四低潤餅」即低醣、低脂、低蛋白質、低熱量。她說,「四低潤餅」主要對象雖然是糖尿病患,也適合一般民眾。每個熱量只有一百零五卡,醣、蛋白質與脂質分別只有八、五、六克而已,健康百分百。

四低潤餅做法:表皮用千張皮,再以瘦肉替代三層肉,減少脂肪。還有豆乾、蛋、豆芽菜、紅蘿蔔、小黃瓜、苜蓿芽、蘆筍、香菇等,另特別加上蘋果等水果食材。如此吃起來有日式手捲的味道十分爽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連戰接見獅子會代表 宣示五項施政目標
春季養生全方位提醒
中國人大代表籲端午中秋七夕列入法定假日
華衛二號預定清明時節發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