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遐想】攝影及油畫的色彩和諧

伊羅遜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3日訊】上面的圖片是在蒙古壩上拍攝的,起名叫‘秋色峽谷’。

搞藝術的人都知道色彩和諧在美術中的重要性,所以搞繪畫的人要訓練自己對色彩認識和分析的能力。從攝影方面來說,經常听到人們在看照片的時候說:“啊,真好看,紅的綠的多清楚啊。”很多人是在贊賞照片的色彩還原得很好。這是一般搞攝影的人追求的,而藝術攝影家們追求的是在色彩還原得好的基礎上還追求一种整體畫面色彩以及畫面里色彩与色彩之間的和諧。

在有些藝術繪畫、攝影作品中,我們看到所有顏色偏于另一种顏色,整個景物都處在一個色調的氛圍中, 其實這是藝術家所特意追求的效果,他是在用色彩來表達他所追求的一种意境,或者說藝術家用他特有的眼力觀察到的物體在光的照射下所返回的与物體本身不太一樣的顏色。散射光有散射光反射的色彩、直射光有直射光反射的色彩,不同的時間隨著光的強弱反射出的光的色彩也不一樣。這种表現方法是美術上更加高級的一种色彩表現方法,是很复雜細膩的,如果用在西方繪畫里叫做色彩的‘高級灰’,它是表現景物處在某一環境里的空气氛圍。空气是透明的,什么顏色的空气環境,物體就有什么色彩效果,繪畫的人叫它為‘表現空气的透感’。

打個比方:西方古典繪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在畫面上呈現一种非常优雅的黃綠色,或者是黃紅色。据說西方古典繪畫多是表現天上神的景物和事件,我認為它的色彩也必定和另外空間天上的色彩有關。如果我們很簡單的設想一下,我們這個世界的空气是透明無色的,看物體就看到了它們原本的色彩;假如天上的空气是金色的,人看到的物體就會籠罩在金色的氛圍中,金色在我們這個世界中看是近似黃中帶著微微的綠色。如果天上的金色有細微的時間空間變化,那它的金色是否也會變化,而有金黃色、金綠色、金紅色等等之分呢?物體透過金色的空气就會有金光罩著一片金的視覺效果呢? 于是在古典油畫上我們就看到了物體或人物的顏色上出現的這一現象:室外的景物上,整個環境籠罩在透明的金色空气和天空藍色空气的混合之中——形成透明的金綠色。

假如在室內,沒有天光的反射,如果是物體本身發的光,或者是原始照明,金色的空气就會滲透在物體或者燭光和火光里呈現紅黃金色的氛圍。

如果空气更透明,物體比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物質更細膩,那人物皮膚也就很細膩透明,藍色的血管也會在皮膚的混合下成了帶有綠色,皮膚透明的不同透出的色彩也不同。

所以我在想象,西方古典油畫所表現的复合、复雜、透明、細膩的色彩是那個環境下物質映射到人眼中真實的體現。(當然以上是簡單色彩之間的反射,更复雜的交叉反射一想便知。)那是一种顏色能容納另外多种顏色的复合色。

攝影術是近代發明的,但它在現代也追求繪畫上的美術感,學著西方繪畫追求色調,大多是學過的美術的人常用它。就膠片而言,柯達膠片和埃柯發膠片的色彩更多的能反映出繪畫美學的特點,它呈現紅黃暖色,有一种陽光溫暖的柔和色調,可以表達人內心的一种意境,埃柯發就更胜一籌,它所表現的色調更溫和。富士膠片則不同,它只表達了人的肉眼簡單反映的顏色,紅就是紅、綠就是綠,蘭就是蘭,還帶有微微的冷色,看起來色彩界限很明了,就生命的柔性來說,富士膠片表現的視覺效應比較愣,比較生硬。

從藝術家在追求高級美學的心理來看,其實不過是人類自覺不自覺地在追求著一种本能的美,像古典油畫的色彩所表現出的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精神。

個人遐想,僅供畫古典油畫的研究者把玩。如果有參照照片繪畫的人您可用photoshop里的色彩平衡把黃色加多,再加少許的紅,照片就會呈現出陽光的燦爛、出現金色的空气透明感、出現柔、出現和諧。
(版權歸作者和大紀元所有,侵權必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張照片是在中國長白山拍攝的,看上去像是一幅中國水墨畫,只是中間部分太黑了一些,層次不是很分明,但全片黑白灰的感覺還在。
  • 長白山,當地人稱它為『白頭山』。
  • 很簡單的一張圖片﹐只有兩大色塊﹕蘭和白﹐這種冷色調給畫面的主題帶來了更有力的烘托。冷而不寒﹐靜而不寂。看起來很舒服﹐很乾淨﹐很和諧。大自然就是和諧的﹐接近自然者﹐會漸漸形成自然和諧的藝術創作模式。蘭是自然潔淨的天﹑白是自然潔淨的雪﹐在藍與白的天地之間又有着與天地色彩和諧的樹木生命。雪是白的﹐樹幹也是白的﹐主題是長白山的雪﹐也就蘊含了長白山生命的意義。
  • 看過“堅韌不屈的精神”畫展的人,都對油畫作品“蒙難在中原”有著深刻印象,那幅畫的作者就是上面攝影作品中的人,他叫李園。筆者近日与李園作了几日的鄰居,得知他從九歲的時候就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是個職業油畫家,從小就自覺不自覺地將繪畫當成了他終身的事業,竟在油畫布上抹來抹去的已經几十年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