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醫學會雜誌 見證台灣百年醫史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舜薇台北七日電)你知道早在上一個世紀二零年代,台灣就已出現第一起分割連體嬰的醫學記載?而「登革熱」,本來叫做「天狗熱」?這些珍貴的醫療文獻,都刊登在1902年創刊的「台灣醫學會雜誌」中。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花費三年時間研究、整理史料,將在十一日台灣醫學會的百屆總會上發表成果。

台灣醫學會將於本周五 (九日)開始一連三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行第一百屆總會,以及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今年以「台灣醫療百年之變遷」為特別專題,另有多場專業醫學演講和生物科技研習營,其中包括張秀蓉主講的「一份珍貴刊物──台灣醫學會雜誌」。

張秀蓉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1902年,一群日籍醫師在台灣成立了「台灣醫學會」,隨後創刊「台灣醫學會雜誌」,讓會員發表研究成果,至今已發行近一千三百期。

她說,這本雜誌不但保存了專業的醫學研究成果,還有許多大戰前後的台灣醫療史料。例如閱讀昭和四十年 (1929年)的雜誌,可以發現當時台中一家醫院已經成功分割一對男連體嬰,連嬰兒的身長、體重等都有詳細記載。

2004年,擔任台大醫院義工的張秀蓉得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贊助,開始進行「台灣醫學會雜誌」的史料整理。談起過程中的困難,張秀蓉說,日本統治期間的文件都是以日文文言紀錄的,不只語法艱難,還有許多用片假名、日語漢字標記的外來醫學名詞,造成今天在判讀上相當大的障礙。

不過,張秀蓉指出,藉由多位國內日文研究生和資深醫學教授的協助,目前已建置了「百年台灣醫學研究(1899-1999)資料庫」,累積三萬四千多筆資料,另待學會方面做關鍵字的審定。

張秀蓉表示,除了上述資料庫,她還完成了「一份珍貴的刊物:台灣醫學會雜誌」一書的編撰,做為學會百屆賀禮。

她呼籲,研究相關領域的學者珍惜這本在台灣發刊時間最長、資料豐富的刊物,不但能夠多了解日人統治時期為改善台灣醫療環境所做的努力,也能更全面性地觀照台灣公衛史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