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盡善盡美中國舞

古道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3日訊】昔日孔子在齊國聽舜帝時代創作的大樂舞《韶》樂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歎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又說《韶》樂是「盡美矣,又盡善也。」而為讚揚 武王伐紂的功績而創作的《武》樂則是 「盡美矣,未盡善也。」也由此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孔子對樂舞的評判標準——盡善盡美。

讚美神的淵源

關於樂舞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對神的讚美。僅在《呂氏春秋‧仲夏記‧古樂》一篇中,就有這樣三則故事:古帝顓頊在登上帝位的時候,聽到四面八方熙熙鏘鏘的風聲很好聽,就命令部下「飛龍」倣傚風聲創作了「樂」,又令一人率先做樂工,他就躺在地上,用尾巴敲打自己的肚子,發出嚶嚶的聲音。顓頊把這個樂舞叫做《承雲》,用來祭祀天帝。

到了古帝嚳的時候,他則命令臣下「鹹黑」創作歌曲《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垂」創製了鼙、鼓、鐘、磬、笙、管、篪等樂器,吹打起來,十分動 聽,鳳鳥錦雉隨著樂聲跳起舞來。帝嚳很高興,就用來歌頌上蒼的功德。而堯則命「質」創作樂舞,「質」模仿山林溪谷的天籟音響製作了樂歌,又用麋鹿的皮蒙在土缶上作成鼓敲打起來,還重擊輕打石刀石斧,模仿天帝玉磬的聲音,於是百獸都跳起舞來了。

而關於樂舞的產生,在《詩經‧毛詩序》中還有這樣一段話,「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 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舞蹈呢,實在因為僅僅是說話還表明不了心意,嗟歎也不能充分的表達情感,甚至詠歌仍嫌不足,不知不覺中就手舞足蹈了。而我們看詩三百篇中,又有哪一篇不能用樂舞的形式來表現呢。

《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在戎。這個祀,指的就是對上天與祖宗的祭祀,而在祭祀中表演大型莊重的樂舞則是祭祀儀式中極其重要的一部份。後人在欣賞《詩經》中頌的詩篇時,還可以想像那盛大樂舞表演時的莊重古樸。

天人之姿,天人之舞

對音樂的讚美,表現最極致的當屬「此曲只應天上來,人間哪得幾回聞。」樂可以獨奏,而舞卻一定是伴樂的。盛唐極富盛名的《霓裳羽衣舞》據說就是唐玄宗在夢中看到仙女們的翩翩舞姿,又聽到仙樂飄飄,而記載流傳下來的。

而在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法開講,天女散花等妙境也一次次的通過故事及雕塑、繪畫得以在世間廣泛流傳。敦煌石窟中飛天凌空飛舞的壁畫,靈動傳神;吳道子「天衣飛動」畫境,如有神助。天人之姿,天人之舞,也成了中國舞蹈的至境。

神韻之舞,盡善盡美

舞有神韻,則不僅僅是因為舞者本身的修養能夠上達神境,更是因為這是神意的直接展現。新唐人神韻藝術團在全球巡迴表演的節目中,《創世》這場展現宇宙洪大變化的樂舞,正是因為神意的直接展現,並通過舞蹈與音樂的完美表現,神的偉大與慈悲強烈的震撼了到場的觀眾,有許多人是流著淚看完節目的,甚至發出宛如是神在表演的驚嘆。

而在《造像》這場樂舞中,卻是通過石匠純善無私的心性與對神佛虔誠的信仰,讓他能在夢境中得以看到神佛的殊勝莊嚴,進而讓後人明白,中國歷史上眾多久負盛名的石窟造像作品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慈悲、祥和、殊勝、莊嚴,就通過這一曲曲美妙的音樂,一段段優美的舞姿滌蕩著人們的心靈、啟發著人們的智慧。

神韻之舞中國舞,秉承神意如意而來,盡善盡美。也必將引領時尚,再創人類藝術的巔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徽宗年間,開封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測字先生叫做謝石。任何人隨手寫一個字,謝石就可以根據這個字說出這個人的過去未來,不但準確度驚人,而且入情入理。
  • 如果說完美的芭蕾像神話夢幻,千變萬化的中國舞則是認認真真的寫意人生。人生亦如夢,看中國舞恰似品味一杯人生醇釀,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欣賞中國舞的看客一定懂得生活。
  • 二零零七年新唐人電視臺以中國舞蹈為主的全球新年晚會讓人耳目一新,所表現出的純真、純善、純美感動了各個民族的 觀眾,讓不同族裔的觀眾領略了從未有過的美好。在此巨大成功的基礎上,新唐人電視臺又將舉行一場全球中國舞舞蹈大賽,以此促進文化交流、弘揚中國正統文 化,這也是向世界舞臺推廣中國舞、使中國舞成為世界舞蹈文化的主體藝術形式的重要步驟。這不僅是全球華人的一件盛事,也是世界舞蹈藝術史上的大事。
  • 新唐人華人新年晚會世界巡迴演出,用氣象萬千的中國古典舞演繹五千年中華文化,展現天人合一的境界,喚醒生命對純真純美的渴望,震撼和感動了各國觀眾,評論家認為這將在世界掀起中國舞的浪潮。
  • 「木蘭從軍」、「精忠報國」、「忍辱濟世」、「造像」……新唐人全球新年晚會將一個又一個發生在中國歷史上不同朝代的膾炙人口的故事,通過中國舞的形式鮮活的再現於觀眾面前。讓世界範圍內的觀眾透過中國舞,這一文化窗口盡情領略中華上下五千年神傳文化的神韻和豐富的精神內涵。
  • 【大紀元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北報導)中國五千年文化豐富,傳統典籍如詩經、樂府,在舞蹈家的眼中,不僅可歌、可吟,亦可舞。目前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中國舞蹈的林秀貞老師,談起什麼是中國古典舞以及中國舞的創作,顯得熱情洋溢。
  • 近幾年因為各種林林種種的原因,中國的舞蹈藝術被捉弄的一塌糊塗。尤其是到了近期,更是難以讓人接受,在國內想欣賞到美好舞蹈已經很不容易。有時沒辦法,因為喜歡看,就忍著性子去看一些舞蹈,看完之後卻有痛上加痛的感覺。前些日子,在親戚家看到一盤中國舞大賽的光盤(大概是第六屆,記不太清了),感到在這些舞蹈中,再也看不到美的內涵了。整個的大賽天幕的背景都是紅色,或血紅,或深紅,或紅中透著黝黑,加上激光變換出的大紅,大綠,大蘭的色光效果,看的人心中煩躁,很是難受。舞蹈在創意上也完全沒有了帶動人心嚮往美好,善良的意境,很多舞蹈的動作看起來及其下流,隱諱,加上燈光背景的效應,給人的感覺是在酒吧的「暗區」裡……。還有一些慾表現傳統文化內涵的題材,也是一塌糊塗,演員的臉上不知道用甚麼弄的特技效果,似乎是貼上一層面模,很像連環畫製品中的鬼魂,令人毛骨悚然。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