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的山林廟宇

張三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今天要到內湖地區爬山,夏日的天氣,早晨清涼,路上就很悶了,我從台三線奔馳而去,到永寧站轉捷運到台北,準備到圓山捷運站換搭222公車,後來想到圓山捷運站到中山北路還要走一段距離,於是到火車站搭聯營公車,卻找不到222站牌,問路搭上247公車往內湖,在金龍寺站牌集合,已經遲到了。


今天要登金龍禪寺、碧山巖和鯉魚山,都是我未曾去過的地方,機車廣告「我從山林來,越過綠野」,內湖地區有山林、廟宇、地質,台北古城的石頭,就是從這裡開採的,在來的公車上,看到工業園區的大樓,內湖捷運系統正在施工,也看到了像是卡里卡里的五角船板餐廳,這裡都是新式建築,這幾年追尋古建築,如今看到這些新的線條,也開了眼界。

在往金龍禪寺的路上,先看到山神,在以前的電影常會看到山神廟,山林裡大部份是土地公,很少看到山神的,這路上以十八羅漢像為主體,兩旁松樹掩映,充滿了綠意,予人如神社般的肅穆之感,寺的前方有一座白色觀音像,就成了金龍寺的一大標誌。



金龍寺充滿了日本建築風格,資料上言「此乃玄信法師,早年禮圓山臨濟宗護國禪寺日籍住持,與東渡日本留學之故」,有很多洗石子的牆面,禪寺建於民國三十一年四月,於民國四十二年竣工,門口一大圓弧形的拜殿,有聯「古寺傍名湖,看水色山光全歸眼底,道場來過客,聽晨鐘暮鼓齊注心頭」,這裡的左右廂房分別是玄信圖和覺本藏經樓,也是洗石子的建築,走上來,我們很自然的就在石椅休息。

這裡旁邊有一方「吳濁流文學紀念獎」的紀念碑,紀念碑還有杜聰明的署名,他是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陳解說講到吳濁流文學獎,造就了不少喜歡文藝的青年,也可見金龍寺對台灣早期文學運動之供貢獻(註二),我往上看,屋頂的剪黏比較特殊,網路資料上寫「寺頂排頭上可清楚發現佛教臨濟宗之圖飾」,日本建築常常有這種基本的裝飾,遠看只能看到燕尾有漂亮的圖示,我想辦法走到二樓去照相,像菊花的標誌,特色的懸魚,果然很有日本古老建築的風味。



沿著產業道路往上走往碧山巖,入口就是長長的階梯,已近正午陽光正熾,路中間的涼亭正當風口,我們當然在此休息吹吹風,聊聊天才開拔,碧山巖位於內湖的碧山,或稱作尖頂開漳聖王廟,到了廟門口我才知這裡是供奉開漳聖王的,是台灣地區最大聖王公廟,我想到桃園大廟也是供奉開漳聖王,正殿七層直上屋頂的鎏金斗拱特別高聳,碧山巖的附近有桃園三結義、精忠報國等石像,我看一下這裡的建築特色,門前石柱是花鳥柱,廟已翻新,沒有古樸的味道,所以就沒有仔細看,站在寺前平台,憑欄眺望,可見山腳下的金龍寺全景,這裡有座開漳聖王騎馬的塑像,聖王陳元光唐末開拓福建的漳州,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


碧山巖的前殿,有好幾個豬小妹的大燈籠,是台北燈節的作品,百媚千嬌,看額頭的標誌,是唐朝美女的造形,肥軟肥軟的,門神及四大天王都失了風采,女孩子都很喜歡跟她合照,上山前就聽領隊說這裡有賣排骨飯,廟裡竟然還有賣簡餐,這是非常少見的,天氣太熱了,我們就提早吃午餐,大部份人都吃排骨飯,我和陳同桌,又喝了一點啤酒,好像喝台啤才能解身體的渴,酒足飯飽後,還沒爬山,有人眼睛就已經快要閉起來了。



往忠勇山的路上,有經過中正紀念亭,藍白色的圖案,就如縮小版的中正紀念堂,走到上面平台,這裡有蔣介石的銅像,忠勇山為五指山系的支稜,又名尖頂,忠勇山之所以稱為忠勇山,可能也因蔣公銅像而改名,兩側寫了「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現在中年的我想起這句話,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了,還有蔣公遺囑,以前的年代,這個都是要背誦的,我們在此休息,旁邊有松鼠在林間跳躍,大大的尾巴是平衡用的,這裡有點涼風,我就小睡一會兒。



走往鯉魚山,賞小人國,往入口處的棚架上,有不知名的花,淡紫色的很素雅,沿山路而上幾個上坡後,先看到萬里長城模型,過後所謂的小人國,其實就是沿途的小盆景,鯉魚山當然也有很多鯉魚的圖案,也有石門水庫及玉門關,泰山收費站等等,還有總統府,以及非禮勿視的猴子,真正的是免費的小人國,大部份都是水泥加火柴盒小汽車作成的,雖然不是很精緻,但這種算是素人雕塑家創作的,也充滿了野趣。

往上走,我們在涼亭裡休息,聽潘大哥講些易經八卦,還有講最近公主陳幸妤的事,意外的,大家都很欣賞她這個性情中人。




離開涼亭往下走,是沒完沒了的下山路,已經有聽到水聲了,只感到全身燥熱,想要沖涼,我走在後面,在叉路等後面的同伴,大姐分享葡萄,終於走到溪邊了,這段圓覺瀑布步道,沿溪而行,一路走來就是流水潺潺,且綠意盎然。

前方的陳已經脫鞋下水,我也把褲腳撩高,好好的享受洗腳滌足,體溫淌水,真的是很舒服,休息一會兒,已漸清涼,走到圓覺瀑布前,這裡沒有風很悶熱,前面有涼亭石椅,大家在這裡休息,瀑布不大,我只跑到瀑布前照張相而已。


然後往瀑布旁邊的石階路上行,這段上坡路,開始往上攀登,一開始沿路上坡,現在變成是沒完沒了的上山路,看到累石成牆的圓覺寺基台,走到這裡已經不成人形或者生不如死了,往上圓覺寺參拜,正殿有白玉雕成的佛像,應該是東南亞的玉石,旁邊有昭和九年的碑,側殿是五觀堂,還是真的累了,到此鳥獸散,續往前走,旁邊有土地公,再旁邊有更老的土地公,都很古樸,慢慢地走向車站等車。


回到入口等車,我買了一瓶600cc的舒跑,一飲而盡,完整的補充水份電解質,大部份人也是喝運動飲料,解身體的渴,渴的過頭,有點想吐的感覺,我好像有點中暑了,所以一定要隨時補充水份的,上了車,我想到是否能夠在下次的夏夜裡,辦個星星月亮與燈火共閃爍的登山夜遊,我轉搭捷運到永寧站,再騎一次台三線的奔馳,迅速的回到家。

(註一): 行程參考導遊工會研習活動網站
〈走讀台灣 康樂研習〉詳細行程http://tw.myblog.yahoo.com/tourguide668
(註二): 1965年吳濁流在他創辦的《臺灣文藝》雜誌第6期上,宣布設立「臺灣文學獎」,以個人之力從每年發表於該刊小說中選出一篇最佳者,做為該年度之臺灣文學獎得獎作品。

——本文轉載自虎茅莊的旅行 http://www.wretch.cc/blog/tigergrass&article_id=8995248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正紀念堂的圍牆,最近新聞炒的沸沸揚揚的,印象中藍瓦白牆,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窗戶,拍照片是個很美的地方,在日治時期的老地圖裡,中正紀念堂的舊址,是陸軍步兵第一聯隊與山砲隊之軍事用地,也是台北市中心少見的大片廣場。
  • 紫藤廬小小的一間古蹟老房子,就在新生南路旁,台北監獄圍牆的附近,那次我去台北在附近晃晃,剛好看到路旁的一棟老房子,原來就是紫藤廬,這裡是新生南路三段十六巷附近,我先在旁邊大略的看看,然後就進去參觀。
  • 楊梅的秀才窩在秀才路上,這裡附近都是小山,走起來輕鬆易行,在又是起風起霧時的春日,或者芒草翻飛的秋天,這裡自然景觀頗佳,在我所知的賞芒草好地點,是大漢溪河床、乳姑山及虎頭山,現在知道秀才窩附近,秋天也是看芒草的好地方。
  • 每個人都有十七歲,圍繞著夢17洗髮精的廣告,小提琴的聲音「Inside of my guitar」,長髮的女人,配上小提琴的優雅,讓我十七歲純淨的心,也許就如松蘿湖自然原始清淨,松蘿湖,十七歲之湖,如十七歲之少女般清新美麗,讀書時就聽過他的大名,嚮往不已,十七歲之湖,有何吸引人,不管是李宗盛的歌「我不是女生,早已過了十七」,還是白先勇的小說「寂寞的十七歲」,我們曾經年輕,過了十七,還是懷念年輕時的單純。
  • 清晨露水微濕帳篷,有點涼意,開窗可以看到清晨安靜的松蘿湖,你就在她的周遭中,昨日在玉蘭茶園碰到的學生隊伍,現在才走下來,昨晚他們在山上的平台過夜,還是在湖濱露營比較棒,幫學生們照相,學生們都很會擺姿勢,我按著快門,唸著第一張十七歲之湖,第二張十八歲之湖,第三張十九歲之湖,有彩蝶飛來湊熱鬧,此時湖邊起了一陣山嵐似霧,後面的山勢慢慢的呈現,美得有點迷濛似幻的感覺,松蘿湖四周空曠,每個人都說很美,就是我的攝影技術還要加強。
  • 從龍潭往新埔的這段路,沿途都是台三線的傳統民居,先到新埔午餐,大部份人都會去吃粄條,我們和老師聚餐,然後回到廣和宮集合,感謝何小姐在新埔傳統的菜市場,買了玉荷苞荔枝,請我們大家吃,感激不盡,沒齒難忘,哈哈哈。
  • 今天的天氣預測80%會下雨,我們要從深坑越嶺到南港,走土庫岳古道,今天的活動,來參加的人很多,可能是放假下雨天,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我們桃園就來了很多人,搭捷運到景美集合,沒有到景美老街閒逛,就分批直接搭660公車到深坑,有些人久未露面,大家親切的打招呼。
  • 往新竹的路上,我們要去迎曦山室,還要去青草湖的靈隱寺,最後又來到有名的鳳凰橋。
  • 陸軍聯誼廳,上次來時已過了吃飯時間,我只在外圍看看,也看了菜單,想要約一票人來此聚餐,網路上寫著這裡是超便宜的古蹟餐廳,最近有人申請挖寶,據說有日人撤退時埋藏在地的黃金,價值約有十億,還有孫立人將軍的故事,如同古蹟餐廳,傳奇軼事,不遠而來。
  • 兩年多前,想要完整的尋訪十大民宅,來到深坑,對永安居黃宅紅豔豔的磚頭和多處的槍孔,印象很深刻,這附近有五棟古厝,我之前大略的逛過,回去看資料,少走了一棟,就是開喜烏龍茶廣告辦桌的那棟,所以以後還要再來走透透的,近日隨著研習活動,又來到深坑,除了把豆腐吃完外,也把以前的資料照片作個整理,豆腐都吃了總要有個交代,再次的了解一下深坑黃宅的永安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