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號新狀況 火星土硬無顆粒進分析儀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八日法新電)任務專家指出,美國「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北極地區挖出的土壤樣本似乎黏結成一塊,太過堅硬,無法將任何微小土壤顆粒送進探測器裡最重要的分析儀器。

鳳凰號任務團隊專家昨天在亞利桑那大學表示,這塊來自火星永凍層的兩百毫升容積土壤,顯然沒有小粒土壤可供分析檢驗;研究人員希望火星永凍層能提供科學家線索,確定火星是否曾經適合微生物生存,作法是讓土壤經過一面細紗網進入鳳凰號的「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內加以分析。

鳳凰號鋤耕機狀的鈦鋁機械手臂已經從火星極地表面挖取土壤樣本,但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未能顯示它接收到任何土壤樣本物質,任務專家因此提出這樣的推論。

領導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家之一亞維德森在聲明中表示:「我認為土壤多為土塊,沒有足夠的細小粒狀物質」。

他說:「我們未來將先用機械手臂對土壤表面施壓弄碎,再將它們鏟起來,然後小量撒在門上」。

鳳凰號六日傳回的照片顯示,土塊樣本躺在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上面樣本埠的細紗網上。

細紗網可以讓一公釐以及以下的細小顆粒通過,在樣本埠裡有紅外線光束,用來確定顆粒是否已經進入儀器。

鳳凰號探測器上個月二十五日降落在火星荒涼的北極地區,五日採集土壤樣本,這塊容積為兩百毫升的火星泥土頂端覆蓋白色外殼,這讓美國航太總署科學家激辯這個外殼到底是冰還是水分揮發後留下的鹽沉澱物。

鳳凰號任務首席科學家史密斯六日表示,這塊火星土是很好的樣本,「這對我們真的是重要時刻,我們首度能衡量火星極地土壤,這將告訴我們土壤內有多少水分,第二,火星極地土壤的礦物組成」。

鳳凰號任務為期三個月,將檢視分析火星土壤,確定它冰裡水的正確組合,這將顯示火星能否維持基本微生物生存。

熱與排放氣體分析儀一旦接收樣本後,它將以數天時間分析其內容,首先測量水的含量,然後逐漸加熱到攝氏一千度,這樣比較能評估其中的礦物組成。

相關新聞
美研製出高效抗陽光玻璃 可大幅降低室內溫度
防過熱 避免將智能手機放在這八個地方
AI或像人一樣對話? 專家警告將威脅人類
出乎意料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黑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