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網路交友 考驗師長的同理心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由於每位學生幾乎都會使用網路,如何讓學生留意網路交友的問題是家長及師長們共同的課題,因此以下便摘錄家長學苑傅伯寧老師從「如何輔導青少年網路交友」座談會所記錄的內容,供家長及師長們參考。

接納不能作假

接納是輔導的第一原則,幾位輔導老師都以「去污名化」為開場白,有人說「網路交友」不是「負面名詞」,有人說不是「洪水猛獸」,有人說不是「罪孽」,意思是相近的。

徐組長舉自己為例說:「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連線上網,從螢幕上看到朋友在線上,心情就愉快,覺得不那麼孤單。」李主任說,有些學生在校不善言辭,面無表情,成就低落,在網路上卻判若兩人,侃侃而談,在照片中搔首弄姿,發表令人落淚的好散文。李主任認真的問:「誰有資格說,學校裡的他們是真的,網路上的就是假的呢?」

幾位輔導老師肯定了「網路」和「網路交友」的價值後,一致說,採取接納、開放的態度,融入學生的生活,他們才肯跟你對話,你才有機會了解、教育他們。龍山國中李玲玲組長補充說,接納不能作假,如果只是為了「突破心防」而假裝接納,肢體語言會洩露真相,敏感的小孩絕對察覺得到。

「不受控制」的魅力

不能接納,很可能是「不能理解」所致,網路交友的魅力到底何在?

少輔會張主任分析說,網路交友費用低廉,操作容易,更重要的是,匿名發言帶來了安全感,在網路上可以暢所欲言,甚至任意角色扮演,不必顧忌輿論的眼光。從這分析看來,青少年一來沒錢,二來沒技術,三來受師長嚴密的管束,四來熱衷於建立同儕關係,他們之喜愛網路交友,可說再合情合理不過了。

然而,管束和保護是一體的兩面,「不受控制」不等於「能夠控制自己」,其中一位與會者舉了三個案例:

一名品學兼優的國一女生,寒假時初次上網,跟網友約見面,結果被性侵害,幾個月後才說出來;一名男生沉迷網路,足不出戶,用黑布封門窗,屋內永遠是夜晚,最後接受精神治療;一名女生上網交男友,一再受騙、吃虧,卻迷信下個男人會更好,不認為自己必須改變交友的方式。第一案是「無知被害」,第二案是「病態沉迷」,第三案可說兼具前兩案特質,是一種「習慣性的使自己陷於受害局面」。

參與學生的網路生活

眾輔導老師都認為,不管是預先或事後,禁止小孩上網,無法幫助他們。

李主任的策略是,積極參與學生的網路生活。她常上網和學生通信或聊天,甚至為了和某個男生交談,特地去學某個當紅的網路遊戲;她上班時和下班後,花了許多時間,去閱讀學生在網路上發表的文字,以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她說,沉迷於上網的小孩,通常渴望溫情,有時她寫電子郵件給小孩,內容只是簡簡單單的:「近來好嗎?」對方五分鐘內就回信,再三感謝老師關心,還詳細描述近況。

同李主任同姓的李組長說,使用學生熟悉的網路用語,確實可以拉近師生關係,她曾把「天堂」遊戲中的角色用在輔導教具中,小孩看後心花怒放,經她虛心請教,小孩竟打破沉默,眉飛色舞的說個沒完。

李主任說,接著要做的是,幫助小孩在虛擬的網路中建立現實感,教以如何判斷朋友的人品,如何利用交友網站和即時通訊軟體的「設立好友名單」、「封鎖惡意騷擾者」等功能,讓他們發展出網路交友的原則。

張主任說,早在小孩第一次接觸電腦時(通常是國小階段),就要讓他養成好習慣,國中、高中以後才教,就太晚了。因此,家長得在問題尚未發生前,及早懂電腦、懂網路文化,輪流陪小孩上網、討論網路內容,和小孩簽訂「電腦使用契約」,並提供上網時刻登記表、鬧鐘等「設備」,幫助小孩做好時間管理。

家長改變不易

徐組長說,女生上網受害或沉迷於上網,根源常在父女關係不良。他說,坊間的翻譯書《富爸爸不如好爸爸》提到,女兒從父親那兒得到「無性親密」的經驗後,日後可免於「視性為愛」、「以性換愛」等觀念和行為。

張主任也說,台灣的父親常把生活重心放在工作應酬,又不善於表達愛意,和子女的互動幾乎僅止於「相見說嗨」、「告別說拜」,以至有些女生上網向年長男人尋求呵護,有些女生上網玩弄男人,以報復父親外遇。父親在家庭中缺席已久,造成很多後遺症,令人嘆息的是,多年以來,學校辦的親師座談會、親職講座等,出席者以媽媽為主,爸爸向來很少。

期待家長改變自己,以改變學生,並不容易如願,少數幾位輔導老師也難以照顧全校學生,到頭來,最有機會發揮作用的,還是與學生朝夕相處的各班導師。因此,導師具備多少輔導知能,能不能善用校內外的輔導資源,是成敗的關鍵所在。

班導師任重道遠

有些導師得過且過,對學生不聞不問,這就不提了。有些導師充滿使命感,在沉重的工作壓力下,咬緊牙根,糾正每名學生的錯處,要把學生引上正途,而事與願違的時候,他們就陷入焦慮,不但破壞了師生感情,導致輔導失敗,還傷害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令人心疼。

李組長說,遇到這樣的導師,她會體諒他們的難處,甚至陪他們「罵人」,等他們宣洩完情緒,再勸以不必過度涉入,要讓學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導師扮演關懷和支援的角色即可。事實上,有些導師得知學生玩網路交友,立刻想像到最壞的結局,比家長還要驚慌。

只要導師有心加強自己的輔導技巧,學校和社會必定全力支持。主要對策有二:積極學習,在學校安排的輔導知能課上用功聽講;向別人求助。有些導師不好意思送學生去輔導室,有些導師草木皆兵,學生稍有動靜,就送往輔導室,這都是欠缺自信所致,其實,想知道如何與輔導室合作,只要鼓起勇氣,坦率的請教輔導老師即可。

除此之外,導師應該放寬視野,多認識他校的輔導老師,以及校外的諮商師、治療師、醫師、社工師,以及相關團體等,一來多與輔導專業人員接觸,可以在耳濡目染下得到長進,二來遇到緊急或棘手的事件,可以向人諮商,甚至請人分擔工作,不必苦苦的單打獨鬥。

最後,張主任建議「終止童妓協會」以及各校輔導室,整理出「異樣指標」,發給各班導師,以便及早發現問題。此外,上網所衍生的問題中,除了交友外,還有購物糾紛、詐財勒索等類型,應該一併留意。

取材自家長學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班上學生普遍自信心不夠 ,幾乎談不上對將來的憧憬。我於是向學校申請「應用藝術輔導教學」的實驗, 希望應用音樂、美術與文學等的欣賞,可以改變學生的氣質與不良的習性,並發現這些方面有天份的學生。 並開始全心投入時間和金錢在他們的課業與生活輔導等。
  • 不可否認的,有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瓶頸,一些學習遲緩的現象並不代表孩子的智商方面有問題,有些人只是需要陪伴,一起學習,有些只是卡在某一個點上,只要突破了,他的進步與成就並不輸給任何人。這樣的經驗發生在我自己孩子身上,同時也利用自己的經驗運用在學校的輔導班上。
  • 長久以來,我對高一升高二時的分組及分班,最為害怕。原因很簡單,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母班,養成一年的習氣,全部聚在一個新班裏,要建立班風、班規,遠比從高一開始培養要難多了!更何況,眾所周知,我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心情無比的沉重,可想而知。
  • 每個孩子出生的命運大不同,當先天決定了一些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美麗的生命......小宏是七個月就出生的雙胞胎哥哥,出生時體重是1,060公克,是個中度腦性麻痺的孩子,因為脊椎有問題,在過去送托的托兒所中,小宏只能攤在地上爬行,因為他坐不穩,站也不穩!
  • 線上教學
    從實體課轉化到現在教學課程的核心秘訣及操作,首先,投影片的使用技巧需掌握「講到才出現」的原則;提問問題時,甚至可以請學生舉起真正的手搶答,藉由遊戲化與分組機制帶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混合使用各種教學法,讓教學節奏更有變化,也更能夠抓住螢幕前學生的注意力。
  • 線上課程, 線上教學
    疫情使得線上教學成為企業和學校重要的教學與溝通工具,如何善用線上教學達到更有效率的教學成果。作者分享三個課前準備的重點,結合互動式的教學技術、分組與遊戲化的課程設計,而且只使用白紙跟粗筆做教具,加上Google表單就行。是不是很簡單?只要按照步驟建立好聯絡管道,積極面對,愈練習就會愈熟練。
  • 筆記
    「作筆記」、「寫摘要」是閱讀一本書最扎實的基本功。你是否有隨手畫重點、做記號,或在頁面空白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想法、問題呢?如果你具有這樣作筆記的習慣,恭喜,你已是一位優秀的閱讀者了。同樣的,寫摘要也能顯示閱讀理解的程度,快速掌握文本的重點。擁有寫摘要的基本功,無論就學或就業都會很吃香。
  • 對資訊一竅不通的我,想盡千方百計學習如何錄影片,並上傳到YouTube平臺......
  • 方形臉上戴著方形眼鏡永遠掛著和藹笑容,奉獻台南藝術文化教育一甲子,獲頒「台南文化獎」、「教育奉獻獎」等,教育家兼藝術家潘元石是台南許多人敬愛的潘老師,也是奇美博物館親切的潘館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