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肢體語言的祕密

文/華景珍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5日訊】2008年6月7日《大紀元時報》醫療保健版一篇轉載自中央社的報導:〈嚼口香糖的動作可暫時提高記憶力〉。這個由日本科學家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研究,發表在美國《神經科學通訊》雜誌的研究報告談到:咀嚼動作可讓人增強認知的能力,並加強注意力。研究者利用正子斷層造影(PET)查出咀嚼之後,腦部後側前額葉皮質及右海馬後側部位出現活絡的情況,可能因而提升集中力,並促進記憶作業的處理能力。

中國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枕上記〉中有這樣的說法:「清晨一盤粥,夜飯莫教足,撞動景陽鐘,扣齒三十六。」扣齒就是空口上下齒有節律、略聞聲響的扣擊。據說,經常扣齒,能堅齒、固齒,防止牙齒鬆動、脫落,又能活動面部肌群,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古人以扣齒為養生長壽的方法之一。

古時候沒有磁振造影,也沒有正子斷層造影這種醫療儀器,但是久遠年代遺留下的養生法中,就叫人常常扣齒來延年益壽。有人建議扣齒的方法:口唇輕閉,有節奏的扣擊上下齒,先扣兩側大牙60次,再扣門牙60次,每日2~4遍。力度要適當,略聞聲響即可。或說,早、晚兩次,各扣齒20次,每天40次。

站在傳統醫療工作者的角度,筆者不是很贊成年輕人沒事嚼口香糖。相反,如果哪個年輕人老是嘴巴不停的嚼口香糖,筆者還會提醒他的父母注意,是不是小孩受了什麼刺激?他的心裡可能有強烈的不滿或怨恨的情緒。這是微妙的肢體語言透露的訊息。

「不停咀嚼」透露的內心祕密,是筆者無意中發現的。有一個外形亮眼的美麗少婦,她有點多話,講話聲音也不小,開心時也笑得很大聲,所有人包括筆者,都會給她「開朗大方」的評價。但是,筆者覺得奇怪的是:她為什麼嘴裡總是不停的嚼口香糖?筆者覺得這一點與她的外表不協調。

一段時間後,她看起來似乎遭受了打擊,不再笑得陽光燦爛,話也少了。更讓人驚訝的是她不嚼口香糖了。有熟識者告訴筆者:她離婚了。後來筆者花了點心思觀察,發現很多嚼「檳榔」的男人,其實也將他內心的「苦悶」與「壓力」透過嚼檳榔來發洩。中國文字中以「咬牙切齒」來形容「非常憤恨的樣子。」足見,古時候的智者也發現了,當人的內心極端憤怒時,會反映在牙齒的動作上。

筆者想:嚼嚼口香糖,讓牙齒健康,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不是壞事。但是,過多的嚼口香糖、嚼檳榔就要注意自己的心理狀態了,適當的調適,千萬不要讓情緒崩潰這種不幸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時時留意,不要當精神壓力製造者,讓別人在委曲求全中還要陪著笑臉來跟我們說好話,自己卻渾然不知。如果我們能對周遭的人,多一點了解、多一些關懷、多一些寬容,也許人間會更和樂、美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