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的世界一同放大

李蓓潔
【字號】    
   標籤: tags:

放棄高薪,決心回家做個全職媽媽的資深媒體人陳安儀, 如何走過當全職媽媽適應痛苦的「撞牆期」,跟孩子一起玩出更寬廣的世界?

操場上,精力旺盛的雨桐、雨青姊弟聽著足球教練指令跑跳如飛,一身漂亮的小麥色肌膚,笑靨燦爛。明明從小在都市長大,卻有山林孩子般單純健朗的氣質。玩,是這對八歲、四歲半小姊弟的生活重心。他們不必大半天關在幼稚園或安親班冷氣房寫功課,也不必到處趕場上各種語文、資訊才藝班,陽光、大自然、書本,噢,還有最重要的,一位全時陪伴在他們身邊的媽媽,加起來就是最堅強的師資陣容。

二○○五年,曾是資深媒體人的陳安儀告別了工作了十餘年的職場,放棄一份可觀的優渥收入,回家做一個全職媽媽。 對許多回歸家庭的全職媽媽來說,在她們遞出辭呈的那一天,就已經下定決心:選擇「放大孩子的天地,縮小自己的世界」。但是,對陳安儀來說,自我與孩子,不是無解的零和習題。成為全職媽媽以後,她為一雙兒女鋪陳了更豐富的童年,但她的世界並沒有因為「離職」而變得狹窄侷促,反而更加自由開闊。

她身兼自由寫手、當紅部落格格主、親子書籍作家、談話節目來賓以及媽媽社群「媽媽Play親子聚會」經營者等多重角色,她帶著一群媽媽及孩子們到處上山下海,共同學習各種新事物,她每天活力充沛,忙得不亦樂乎,不只放大了雨青、雨桐的世界,也放大了自己與更多全職媽媽的世界。

拒當絕望主婦

離開職場前,陳安儀是個敬業、出色的影劇記者,工作游刃有餘,稱得上是老闆的「愛將」,但為了孩子,還是選擇離開職場。

曾是母乳協會發起人之一的陳安儀,當然主張讓孩子吃母奶,可是兒子雨青有個毛病:不大願意接受把母奶預先儲存起來的瓶餵方式,一定要親餵才肯喝。可是陳安儀白天要工作,特別是週一、二週刊要截時,更是忙得昏天暗地,哪有辦法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為免孩子餓著,婆婆只好牽著大的、抱著小的,特地到雜誌社找媽媽親餵,相當折騰人。

不只小的有狀況,老大雨桐在幼稚園適應得不是很好,才讀一個學期就中斷了,跟婆婆留在家裡,但老人家習慣整天都開著電視,陳安儀覺得這樣對孩子不好,遂下定決心,離開媒體回家當個全職媽媽。

經濟,是成為全職主婦的第一個衝擊。放棄了年薪百萬的工作,家庭收入頓減,僅靠先生一份薪水養家,必須處處撙節用度,但這對原本就物慾淡泊的陳安儀來說,還不構成什麼大問題,生活節奏的劇變,才是真正的挑戰。以前上班雖然忙碌,仍可忙裡偷閒上上網、收收信、打打電話,但回歸家庭後,她發現,「居然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了。」家事就像是一場無止盡的惡夢,似乎永遠也做不完!

她就好像是希臘神話中的薛西佛斯,被天神宙斯懲罰,每天必須把巨石推到山頂,但這塊巨石隔天會自動滾下來復歸原位,被迫得日復一日執行這毫無意義的任務,讓她煩躁異常。加上孩子黏她黏得緊,走到哪兒就跟到哪兒,「就連想上個大號,小孩都想硬擠進來纏著!」想做什麼都不自由。

整天關在家裡,跟婆婆的摩擦也增加不少,這種封閉的生活狀態,對天性外向、好交朋友的陳安儀來說,不啻是一種酷刑,她深愛孩子,樂意當一個全職媽媽,但卻拒絕作一個「絕望主婦」,決定要大步跨出去!

大人、小孩都能找到朋友

「全職媽媽是很苦悶的,許多全職媽媽其實都是『假性單親媽媽』,」陳安儀觀察這些媽媽們,先生早出晚歸,幾乎所有育兒責任都落在她們肩上,和真正單親媽媽不同的,或許只是晚上有個丈夫會回家同榻而眠吧!

有些幾乎足不出戶「假性單親媽媽」,活動範圍就只有那二、三十坪的住家,機械化重複得不到掌聲回饋的瑣碎家事,與兒女的互動是唯一的人際關係。長日悠悠,箇中的寂寞、孤立、無助滋味,不是職場女性可以理解的。 經歷過一段初任全職媽媽的「撞牆期」,陳安儀不只希望自己能夠重尋快樂,也希望能夠幫助那些身處苦悶處境的全職媽媽們。

熱情的陳安儀原本頗有經營社群的聚人天賦,好幾次無心插柳舉辦的小型聚會,最後卻都能「壯大」成團。之前還在當記者時,因為排休日是星期三,朋友多半在上班,她覺得一個人帶孩子玩頗無聊,曾在網路上號召一些媽媽組成「play group」共同出遊,因為口碑不錯,演變為常態活動,加入者愈來愈多,最高紀錄曾經有二十組親子同時參加的經驗,大家還戲稱這個社群為「安安旅行團」(陳安儀小名叫安安)。

因為這個「play group」,讓陳安儀體會到「支援系統」對母親的重要性。有時候,若剛好有工作無法休假,她就先把孩子們載到定點,交給同團媽媽後再趕回去工作,等到傍晚再去接小孩。因為平常大家都玩在一塊,孩子們都已經與這些阿姨們建立熟稔的信任感,即使陳安儀離開,也能自在跟同伴們玩耍,而陳安儀也能安心工作,不必擔心孩子溫飽或安危。

對全職媽媽來說,這個社群除了提供一個有共同話題的人際圈以外,因為彼此倚賴照應,容許她們偶爾對「媽媽」這個角色按下暫停鍵,暫時放下尿布奶瓶,把孩子托給play group的相熟媽媽看顧,放自己一個晚上的假,跟先生單獨出去上館子或看場電影,重溫未婚時期的約會甜蜜。

在這個play group中,陳安儀與幾個住在附近的媽媽們,彼此感情特別好,就共同創辦了「媽媽play親子聚會」,讓更多媽媽可以帶著學齡前的孩子一起來玩耍、分享育兒經,有時候,也舉辦親子烘焙、親子讀書會、編織等主題聚會,讓媽媽跟孩子都能交到朋友。

在這麼多位媽媽的共同策劃下,雨青、雨桐以及其他孩子們,有著更多采多姿的童年,友伴隨行,行程滿檔,檔檔都是好玩的活動,游泳、踢足球、拔蘿蔔、露營、做點心、參觀消防隊,孩子們在過程中不但得到樂趣,同時也學會知識與分享。

任何過度的犧牲,都會使幸福傾斜。陳安儀用行動證明,媽媽不必扮演獨力拉拔子女長大悲情角色,她們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快樂、一起成長。

轉載自親子天下雙月刊,天下雜誌出版◇(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擁抱是一種很甜美、很溫馨的感覺,還記得曾經上過這麼一堂課,教授要教大家體會擁抱,擁抱對西方人來說是很自然而常見的事,這個課題對東方人而言,卻是很大的挑戰,樸實的民風、保守的道德觀念讓很多人不知道擁抱的滋味,教授懇切的說,擁抱是一種壓力的釋放,是一種關懷與愛的傳達,更是不可或缺的健康的資糧。
  • 初為人母,在欣喜之餘,我常問自己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留給孩子些什麼?是金錢、學問,還是……反覆地思考後,我體會到「萬貫家財也換不回一個浪蕩子」。因而,以良好的身教及親子互動去培養一個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就成為我當時的目標。所以,在兒子成長過程中,我雖然不算是個負責盡職的母親,但從不曾缺席,也未曾讓他當過一天的鑰匙兒;如今,兒子已長大成人,也有正當的工作,多少往事如今回憶起來還真是既慚愧又欣慰。
  • 秀鳳的女兒順利上了中部一所口碑不錯的大學,她喜悅的眉梢帶著一絲甜蜜與滿足,在這世上她是最有資格為女兒的上大學分享喜悅的,因為她在這段成長過程中確實付出了許多心血,尤其是在國中那段青澀的叛逆時期。秀鳳說:「那是一段令人難忘的回憶,因為自己確實在事件中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一起成長。」秀鳳說起這段一起走過的成長路:
  • 我不後悔為孩子的付出,讓白髮生起,讓事業夭折,讓青春遠去;只因為孩子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夥伴;就在要求與反省中,我也強化了自己性格中的一些弱點,在教育孩子的互動中,透過不斷的省思,讓我看到內心真實的自己,釐清了自己童年的一些陰影,也看清世事的真相與本質,我明白人與人間的緣分,明白生命的使命與意義,這一切都來自與孩子的良性互動中,
  • 我兩個小孩升小一的暑假都出國去,沒有經過正音班的洗禮,老師也把他們教得挺好的。不抱著和別人比較的心態,比較能輕鬆面對新生活,孩子成長進步與否畢竟是跟自己的過去比,而不是跟別人相比。
  • 如果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涵,如果從酒品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那麼從其對弈中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態度與性情;開學後,兒子在暑假養成的下棋習慣卻繼續下來,睡前總不忘再切磋一番。如今迎擊他的攻勢已不再像對付新手那麼得心應手,他也看出了我的優勢與缺點,因此每一盤棋都大意不得。
  • 作為四個孩子的母親,我是一個收益良多的幸運兒,人們都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而我卻深深的感到,孩子其實才是世界上最可愛的老師,因為他們一切優良的品質都來自於天賦,來自本性的純真,坦誠,善良和寬容,是真、善、忍的自然展現,問題在於,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放下多少自己成長中積累的經驗、觀念和權威,用心體會孩子們無處不在的“教誨”呢?
  •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從孩子十二歲起,我就天南海北地經常漂泊了,全年十二個月,能夠團聚的時間加起來最多個把月。當然也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可用,但拿起話筒,無非都是一些日常的寒暄,孩子沒有更多的話跟你講,你給他講的,他也沒什麼興趣聽,整個通話興味索然。於是不能不承認,這做爸爸的味道,看起來是越來越淡了。
  • 雕像遊戲就像個法寶一樣,讓我們得以有共同的默契,以愉快的心情與創意的思考,給對方一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真應了那句:「退一步海闊天空」。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多年的我,發現那些善意體恤又會解決問題的老師真能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