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象徵(九)

浪漫主義的象徵
趙雅博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 ,

從外觀看,浪漫主義的運動,被認為是反對圖解說明(還原論)的一個反應。浪漫風格派其先進者之一:哈曼(Hamann),德國人,他支持康德對智力劃線的主張。他說哲學的視野被人的精神所窒息,他主張知識的獲得不是得自理性,而是透過信仰與感情(Gefuhl),即個人存在的一體性中,而非獨立的理性所能企及。

這樣的認知能超越一切相反的,並給予一個的實在體的進路,對理性來說,這種主張是不能讓人相信的。然而,我們知道康德對理性的局限性十分清楚,他說理性(Verstand)不認識真理、道德、和神的存在。哈曼說理性不相信神或道德,但事實真正有;哈曼又說:康德對知的獨立,是不支持的。個人的存在,在任何時刻都證明著智力的與感覺的統一。語言本身的天性,也證明理性與可感覺的狀況統一。在語言中即知理性、感覺的同時存在。

實在性展現在語言中。語言是理念,理性應如「有」的自我揭開。理性的和可感覺的一致性,在語言中、在信仰中有一個完整的框架。歷史與自然是宇宙現實性的象徵的展開,一種超感覺的語言。


康斯塔伯(1776 ~ 1837)終生畫故鄉英格蘭的索夫克,卻畫出無邊無際的空間。

自然世界與精神世界因神而存在

語言此一靈活而完整的思想構成,雖然不太有哲學的嚴格性,司衛丹堡(E. Swedenborg,1688-1772)在他的著作:「符合(相應)的學理與象形文字的關鍵」書中對此已有所辯白。在神性與人性的原始溝通,並不是直接溝通,而是藉由象徵所完成。這是說:世界的現象,是具有雙重指意的:一個由於人的感覺的領會而來;一個是由於精神的領會而來。實在性的一切事物:從雞毛蒜皮的小事到很重要的大事,都是相關相成的。這種情形,乃是自然世界所具有的實況,和因著精神世界所有、所存在、所繼續存在。兩個世界是由於神性而生存(註61)。



從主教領地看索爾斯堡主教堂 1823年 康斯塔伯的風景具足浪漫的氣息。

在共同相應此一學說,認為涵括並推定一個普遍的象徵:於此狀況中,大自然的一切的實有,包括自立體、附加體。

附加體不能獨立,必須依著自立體,自立體無附加體,在現在的世界中,也無法看到它的存在。二者不合一起,此種存在只在觀念中,而不在具體中。

共同相應說的主張者說象徵,不從實物的自立體著手;而主張我們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實在有,乃是更上層的內在實有的外在表達。浪漫風格的英國人和德國人,直接或間接的認可內在高層的實有,即司衛丹堡的神秘的象徵。

象徵是高等現實的象形文字

在某種方式下,詩的象徵就出現了,那麼詩的象徵,也應該是神秘的了。在布雷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的著作中,多次引用司衛丹堡的著作。布雷克是一個汎神論者,他所用的司衛丹堡的文字,當然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做解釋。布雷克的文字,是分成自然的和精神的。(註62)


英國詩人、畫家布雷克的畫像。

在柯立芝(Coleridge)的著作,司衛丹堡的影響不只是在觀念中,更是在專有名詞方面,象徵的概念,像是高等現實性的象形文字,瑞典的神秘學家接受這一種說法,一如布雷克也接受這一種說法。還有舒茲(Souhey)、濟慈(Keats)和具有浪漫風格的其他英國人。(註63)

謝林在它的藝術哲學中,給予象徵的浪漫觀念一個哲學形式,在藝術創作上,作了自然與精神、有限與無限、個體性與全體性、必要性與自由性、肉體與靈魂,一致而無二的肯定。美的秘密,在於無限降誕入有限,而有又轉為無限的象徵。歷史的、社會的與文化的實在性。除了藝術創作外,它們也都是最高實在性的暫時和有限的凝聚,而為象徵指出。

象徵來自想像力官能的創造

想像力是一個象徵創造的官能。首先是在詩歌的世界創造象徵,其次是表達成象徵。亦即將想像力給詩之內在所創造的象徵,變成為在外的象徵現實。布雷克在這裏肯定想像力就是神—他是泛神主義 嘛—神與想像力是同一個事物。神是想像力的精神和創造的力量,布雷克說:「人是整個想像力。神是人,在我們中間,我們在他內。想像力,或者說是外在的身體;想像力就是每一個人的神的身體」(註64)。想像力的世界,濟慈說:「好像是亞當在睡夢中的經驗,他醒起,他看見那是真理」,或者如諾瓦利(Novalis)所說,是給予韓利格‧奧弗得(Enrique de Ofterdingen)著作第二部份的開始的詩中,「世界在作夢;夢、世界……開始幻想的自由王國」,弗利德‧瑟蓋樂(Friedrich Schlegel)呢,他認為「藝術乃是一種自然環境,此中由想像作成了象形文字,表現於世界上」(註65)其實,我們也可以說藝術就是將我們周邊的自然界視為一種具體的象徵。


英國浪漫派詩人濟慈(1795-1821)的畫像。

想像力的世界,羅馬學者很自然就將其視為象徵的語言。對有想像力而又有理解力的人,去看想像力的世界、研究想像力的世界。不就是我們對想像力的世界說話,想像力的世界也告訴我們這個那個。這不是它們向我們說話,談說它們自己,不也告訴我們它們象徵什麼,都在告訴我們,它們不就是它們存在者的代表嗎?宇宙萬物都是象徵啊!

帶出一個新的宗教精神的世界

柯立芝在他「老海員」一詩中,就這樣肯定了。它給我們述說的歷史,已經超過直接看到的界限。其實,在要將我們傳送到長存的價值世界,它所做的已經是超過界限。柯立芝在他的詩中,所描述的事件,並不是真正的史實;也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所領會得到的事件,而是精神方面事件。為了使人瞭解清楚,懂得正確,不用刻意的強調實際,而以象徵的手法,來表達之,便足夠且有餘了。

浪漫成員,他們普遍相信,透過象徵的辦法,詩的想像力有足夠的能力,提供給基督宗教,一個更完整、更純正的看法。德國的諾瓦利與韓利格曾夢想,要寫一部新的聖經代替舊的聖經,其間它有它的象徵、神話、寓言,給予一個再生的基督宗教,一個新的典型。

李克特(Richter),他要每天一首詩要寫得更為浪漫,更基督教化,帶出一個新的宗教精神的世界,富有基督主義的色彩,輝耀到我們中間。現在地球上的整個存在,在天上新的未來看來,顯得微小之至;未來其巨大是深而且廣,開展無窮。代替默觀的安靜之喜樂,而有希臘獨有的無窮燦爛,昂首溢香無窮宏願,吞吐凌雲的壯志,遊心幸福永恆的聖域,充滿火熱而凝神的祕愛。

浪漫詩看到一個無邊無涯的疆域

梅蘭德‧柏拉堯將李克特的說詞,給了一個詮釋說:「浪漫主義是一個無限的美麗、無窮無盡的美好。現在的基督主義乃是一個瀕臨死亡的聲音、一條繩索,或一個金鐘的起伏斷續呻吟,漸行漸遠而將消失。可是在它離開我們以後,餘音還在我們聽覺中獻聲。如果一切的詩中還有一些什麼先知的話,那麼浪漫的詩,對於接下來的世界,更應該是無盡美好」(註66)。實現一個如此的決定,使用浪漫詩的象徵的語言,來描述眼所未曾看過,耳所未曾聽過的將發生的事件,即使是預言,是不是也太巨大些了。

在一切事件的有形的外觀上,浪漫作風的人,都直覺的看到一個無邊無涯的疆域。伊瑪奴爾在李克特的著作「艾斯白廬(Hesperus)」書中,在美麗頁數中的一頁,教師優利越以陶醉人的象徵語言出現,是上帝出現在虛空中。另有谷斯達(Gustavo)其人在「無形的涼廊」一書中,在哺養他的,地下室中走出時,他看到宇宙深邃的美。諾瓦利的書中說:「自然顯得是一個太過精神的宇宙了,就像它是精神的象徵圖像。」(註67)

浪漫者各行其是語言紛散

浪漫主義的象徵作法,我們且不說它錯誤與否,實際上,真真實實在詮釋上,遭遇到困難重重。在一般使用的比喻,有一個像是有意的密閉(門禁),如果不知象徵的關鍵所在,要進入詩人美妙世界之門,實不可能。並且浪漫主義者,連要求恢復他們自己創作的個人統一性,也是此路不通。在希臘和拉丁的古代,以及中古時代基督宗教的傳統,這些豐富的象徵使用,源起於集體潛意識的自發中,其發展是存在一般文化的脈絡中,象徵不約而同在各處自然冒出。象徵即使還没展開,象徵一事,早已根深柢固成為似顯不顯,積聚成時代以及民間的精神遺產。

但是浪漫主義者,並没有對過去的這些象徵加以留心,予以加注或補白。他們更偏愛用他們自己所創造的東西,這種由詩人任意造成的新辭彙,給予了浪漫主義的象徵,有一個特殊的表徵。可是他們並没有造就出一個集體式新特徵,也没有昇起一個集體性的精神性,而是成為詩人的個人意志。從這一點來說,詩人,浪漫派的象徵,非常和人為藝術符號相似,是個人自願自主的意志與意識的創作。

從另方面來看,正統的象徵所指向的實在性,應該將它們視同本體論中所說的本體,也就是,是「有」,此實在的客體,是由自己而存在。這樣的象,就是自己體,而不是附加體,哲學上的術語是predicamentum。而浪漫派的象徵,彷彿是指向一個由詩人自己的想像力所創造和注解成的實在性,浪漫派詩人如同費希特我,創造他的世界,他的非我。


布雷克畫的羔羊,在其純真之歌中,羔羊象徵孩子的看守者。

布雷克象徵靈魂的兩種心態

布雷克其純真的歌中,主要從聖經上抽取出他的象徵,也很容易演繹出它的意義。在這些歌曲中,良好牧人自比作羔羊,看守著他睡眠的孩子。也用打掃煙囪的工人和小黑人們,比擬持守警惕。然而在經驗的歌中,布雷克用自己創的象徵,卻是晦澀而難以詮釋的。沒什麼可驚奇的,弗斯特達蒙這位認識布雷克最深刻的人,刊行這位偉大英國人布雷克的象徵字典(註68),布雷克不少次數的,在基督宗教的傳統中,具有已經成了定型的解釋,布雷克予以改變,出現許多完全不相同的意義。比如在天堂和地獄的結婚中,地獄,是在象徵無意識者的創造力量,地獄的火是靈感的火苗。另外,在耶路撒冷詩中,失去人性的理智成了一個地獄的幽靈。


德拉克洛瓦(1798 ~ 1863)作品,羊犧牲自己給雄獅,象徵力量的轉化。


德拉克洛瓦是法國浪漫派畫家,以老虎噬馬探索自然的威力。

布雷克的最喜愛的象徵之一老虎,代表靈魂的蠻力,是對沖破經驗的束縛有必要的。暗夜的森林,是老虎窺伺的地方;是無知 、是壓迫、是迷信,老虎這個野虎是由超自然(不是人所能為的)的精神體所培育,它像是布雷克的神秘英雄。奧爾克與羅斯,是驚人大力的鐵匠,使用他的小錘頭,向人類發洩他的仇恨,在繁星失去了它們的標槍時,奧克羅斯打擊世界的事就會發生。這是說,在宇宙發生驚人的變故 時,宇宙轉動失常,由 光明而掉入黑暗。在經驗的歌唱中,羔羊和老虎是靈魂兩種心態的象徵,在羔羊為經驗所搗毀時,這時的老虎就成了重啟世界所必要的了。(註69)黃金,依照布雷克給予這個鑄物否定的評價,是在象徵抽象的、疲憊的智力(金色的牢籠),有時就像自然的 專橫。(註70)

諾瓦利以黑夜追尋白晝

諾瓦利(Novalis 1772-1801,德國早期浪漫派詩人)的象徵字典,還要加上德國的浪漫主義,比起布雷克的字典,篇幅要小多了,可是他的表現力依然豐沛四達,是具有彬彬優質的卓越詩篇。白崑 (A Beguin )說:「詩對那些如同諾瓦利那樣希冀認識靈魂的內在性,並在其意識和最高意識之間,能作成綜合的人們,實是一個最超越現實的行為」。在諾瓦利方面,他所發表的這個凡俗與高意境的綜合,對當時的自然科學家,大家都與諾瓦利一樣嚮往光明。這是當時文化的期盼。


德國詩人諾瓦利的素描肖像。

可是為了到達這個光明,人們都藏身在黑夜的深處中等待。因為黑夜是白晝的象徵,是一切引導到真正光明的象徵。這第一個邁向黑夜的象徵、第一個向黑夜唱歌,此乃諾瓦利所寫的光榮頌:「光榮歸於世界女王、光榮歸於聖化宇宙的偉大的通告者、光榮歸於熱愛幸福的監護人。她要我派遣溫柔可愛的人給你、派遣甜蜜可愛的夜晚的太陽給你。現在我留在清醒中,因為我是你的,我也是我的。你給我報告黑夜,它現 在是我的生活,你使我成為人,精神的熱力吞蝕我的身體,變成了空氣。我聯結,我也同你親密的分散,聚與散,我成為夜間永久的伴侶」(註71 ) 。

諾瓦利創造的「溫柔的愛者」是蘇菲雅,她給單純的去世者揭開了隱藏在夜間的燦爛 光明與奇蹟。碧翠斯是但丁在紀元一千三百年,神遊 天堂地獄時,在問候並引導著他的剎那。蘇菲雅作了同樣的事,日間的光明,世紀的象徵,對諾瓦利來說,卻是用不到的東西了,因為解釋者已經轉化成理性女神的象徵了。


除諾瓦利的「藍花」外,韓利格‧奧弗德也從古代名著(如神曲)提取象徵。此為前代畫家畫神曲中,但丁與碧翠絲相逢的一幕。

他諷刺啟蒙時代:「男性神明都和全部的追隨者,逃之夭夭;只有無生命的自然物存在了,只有用鐵鍊綑綁著的乾枯的數字和正確的被計算。一如在塵土中、在微風中,將生命巨大的花開滿滿狀況,打得粉碎。信誓旦旦的信德,逃開了諸神們的結伙。

一切改變,一切結合,夢想,冷酷與敵意的風,飆自北方,田野凍僵,祖國因寒冷而麻木,矗立向以太,遙遠的天空,滿塞了宇宙。面對著深奧的聖壇,面臨著精神高遠的空間,世界靈魂,攜著力量,退隱回來,為在那裡即位為王,而等待著世界。光榮晨曦長出嫩芽,光不再是群神的寓所,以黑夜的幕幔遮蔽起來。黑夜乃是揭露一個巨大深處」(註72) 。

花掀出內在深遠的力量

在韓利格‧奧弗德的著作中,將諾瓦利集中在天藍花的象徵書中。他的著作開始於一個睡夢。夢中的青年看到一枝籃花(詩)一個外國人的敘述(註73),他曾拜訪過一個家庭,因而喚起青年韓利格一個幻夢,而這個夢,給他挑起了一個找到這株花的無限的渴望。

「雖然我沒有在我的眼前,持有這株花。可是我覺到我被這株花給花扯出一個內在和深遠的力量,沒有一個人,能夠知道這個力量是什麼,也總不會有人將會知道。如果不是由於我看見,也因為我深入其間,並由於一股亮光,而又那樣的清澈無比的燦爛,而讓我一覽無餘,我會想到我成為瘋子;可是自從這個外國人來到,這個整個的事實,讓我對它們非常熟悉無語了」(註74)。

藍花代表韓利格的精神演化,並且從一株作夢的花過渡到實在的花。所謂實在的花,乃是愛,這愛由於詩人的作品而變了形象。整個的實在性物歸原主,又轉歸到神(天主)的懷抱。

同樣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哥德這本名著,還有其餘的浪漫派的許多偉大的著作,都同樣的有這樣的大結局。韓利格‧奧弗德,是一位象徵主義,他從公開的和秘密的,不同等級的認知開始他的象徵的現實實現。同樣他也從古代的和近代的一切著名小說(傳奇)開始作了象徵提議:荷馬的兩部巨著:木馬丘、十年歸。羅馬維吉爾的艾愛伊。但丁的神曲。

旅行至未知之處

韓利格本人敘述他是一個用時間和空間的旅遊人。同時他也是時間和空間。他是一個人要尋找一個旅行者,一個浪漫行。首先他需要離開本地方。離開他生活的地方,也離開熟悉地方;他真正的放棄一切過去的,而遊步於未來的。在奧弗德,不止息的透過世紀,透過各大洲,透過自然的各個區域、國家。和豐足變形變態,同時要知識,也要行動,在所有可能去的一切地方,加寬也加多一己的象徵,以便使自己蔓延在宇宙無限的幅員中。如果他活到今天,月球,外太空他一定也要拜訪的(註75)。

注釋:
註61:見司衛丹堡者:天堂與地獄。紐約1911年,44頁。
註62:對司衛丹堡的讚美詞,在布雷克詩中,重複可見,其詩有關彌而敦裏說:「哦,司衛丹堡,人類中的最強有力者」(22.50),在天與地的婚姻中:「司衛丹堡是復活的天使,它的著作是永恆的嚮導」。在另處,說司衛丹堡瑞典的這位天才:「這位神見者(開天目)作家、畫家兼詩人,其親切很有價值,他是巨大主題的基礎,他並未太留意理由為何,因為肉體,魔鬼已經賺到了優勢」見一個描述的目錄,8、K581。
註63:濟慈在「依伯利雍的倒下」書中,說:象形文字乃是屬於天主的象徵,是美麗生活的表達,是一個完全看不見的永恆空間的普及。
註64:布雷克著有對西利斯‧伯爾克來的注釋,在詩與散文818與820頁。布雷克的天主,不與東正教的天主相同,盡管布雷克的宗教感情至深至重,他也不相信天主在人以外存在。布雷克說到有關神的事,乃是來自想像的能力,非關於外在以及獨立神性的存在。浪漫的想像,455頁。
註65:請參閱福斯特:浪漫主義在途中,128頁。
註66:美學觀念歷史在西班牙,四卷,122等頁。
註67:生活與詩全集,CE四卷312頁。
註68:布雷克字典、威廉‧布雷克,觀念與象徵,卜浪斯大學出版社、洛德斯蘭克芻1975年,460頁。
註69:駱拉(Cm.Bowra)著:浪漫的想像,58等頁。布雷克說:「幽靈犬比訓練過的馬更聰明(見:MHH9.5、FZII35vii6.9) 。他又加上一句說:「猛犬在人的形式前笑」(FZ 1,402)。他有關老虎的詩:是這樣開始的:「在終結時重複著:狗、狗,強烈的光明,在深夜叢林中,不朽的手或眼,能夠製造你恐怖的情調」。

註70:四個動物,三,引自布雷克字典,162頁。
註71:夜之歌。全國出版社、馬德里1975年,巴爾高(Eus tagui Barjau)譯。諾瓦利斯1772年生,1790年在耶拿隨費希特學哲學,並認識席勒。1791至1793年就讀萊比錫大學。後於法院、鹽務局工作。他是浪漫派詩人,對抗啟蒙哲學,諾瓦利詞藻優美的《夜之歌》(1800)中,對他年輕的未婚妻的死表達了無限的哀思。他於1801年 3月25日死於魏森菲爾斯,僅活了28歲。
註72:同上夜之歌4。
註73:諾瓦利的「藍花」成為浪漫派重要象徵,象徵著秘密的永遠渴望而不可求的欲求。一個另世的人的出現,外星人出現,是在諾瓦利著作中的密碼,在「夜之歌」第一首也談到卓越的外方人,富於思想的眼睛。行動漂浮,雙唇輕輕的關閉,充滿著喜樂。
註74:韓利格‧奧弗德(Enrigue Oferdingen)依諾瓦利「藍花」發揮。
註75:參見馬塞羅‧卜利茲(Marcel Brion)浪漫的德國,第二冊93頁。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象徵』這個希臘字,指的是一半,它是一個符號(符號不一定是一個具體實在物,也不一定是文字;它有不指定的意義,但卻不是無意義)。符號,在人們用它作為指示「非本意」的時候、用作象徵意義時,則稱它為另種符號。皮爾士說:「一個符號(在使用它作為象徵意義時)能夠被詮釋為一個習慣或一個自然的布局的成果(成為象徵的意義)」。
  • 神話是宗教象徵的形式,神話的素材大量使用在詩的創作中。各國的古代都有神話,而以西方希臘最多。神話豐富藝術、詩、雕刻,也包括了哲學。
  • 基督主義所奉行的是新舊約,新舊約本身就有許多象徵,更具深義的是:基督宗教奉行舊約是新約的象徵,突顯象徵的精神。實在的說,各個宗教可以說也都充滿象徵;就體系的完備來說,新舊約是最好的例子,為此我們對他特別加以提出研議。新舊約的這些象徵,乃是宗教生活的經歷和藝術靈感的源泉。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一般指羅馬天主教)、東正教、英國德國瑞士的聖公會、德國的路德教、多樣新教,和瑞士賈爾文的長老派。而以羅馬天主教為最完整,但各宗教也都有象徵的流行,他們的藝術傳統,都先以這些象徵為前題,隨後衍生其種類的許多象徵。
  • 奧古斯丁(354– 430),在一本拉丁語有關教理的向列語句中,重新註釋了柏拉圖的觀念和波樂亭的觀念,即超感官也就是所謂形上美的完美觀念,這種觀念是與神(上帝)的一個最超越的美之觀念有關連者。美一如一切皆為上帝所創造,而世界自然也是上帝所創造。那麼,世界自然也是反映上天之美的光輝燦爛。
  • 許多造訪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的旅遊者,匆匆而來就是為了要一睹藝術大師倫勃朗代表作之一《夜巡》的真容。這幅畫不但是17世紀荷蘭繪畫藝術大師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1606~1669)最輝煌的作品之一,也是這位元元荷蘭繪畫黃全時代最具象徵性的藝術家從平步青雲到窮愁潦倒的轉捩點。
  • 文藝復興時代,是一個人文主義時代。所謂人文主義,有兩種不同的含義,有專就語言文字說的,也有專就哲學說的。文藝復興時代,雖然是兩者兼有,但著重點,則是哲學的,也可以說是藝術的。當藝術變成象徵,那也就成為哲學。
  • 2009年3月28日,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州立大學(ASU)內的甘美志劇院(Gammage Theatre)內,神韻巡迴藝術團在的最後二場演出圓滿結束。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期間,鳳凰城的觀眾對其表示極大的熱情,欣賞神韻的情緒絲毫沒有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每場演出都掌聲不斷,氣氛熱烈,最後一場演出在全體觀眾起立鼓掌中,演員們三次謝幕後才落下帷幕。
  • 神韻國際藝術團攜亞太地區巡演之雄風,在澳洲政要的祝賀和觀眾的期待下,今年再次登陸澳大利亞。3月29日下午,經歷了07、08年兩次神韻巡演的堪培拉大劇院首演爆滿,以開創和找尋人類正統文化為根本的神韻藝術團,節目全善全美,觀眾反響熱烈。演出結束時,被神韻藝術團精湛藝術震撼的觀眾們遲遲不肯離座,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令大幕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開啟,演員們三次謝幕。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