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一詞的由來

茹之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平反」出自《漢書‧雋不疑傳》。

西漢時期,有個叫雋不疑的人,在州郡很有威望。漢武帝末年,被任命為青州刺史。

昭帝即位後,齊王的孫子劉澤結交州郡裡的豪傑,密謀叛亂。他們首先計劃殺死青州刺史雋不疑。雋不疑發現了他們的陰謀,便把他們都抓了起來。叛亂被平息。雋不疑因為有功,被提拔為京兆尹,並得到一百萬錢的賞賜。

京都的百姓都很敬畏雋不疑,他也經常去下面巡視,看是否有錯判的案子。雋不疑每次巡視各縣回來,他的母親就問道:「有所平反(對原來的錯誤有所糾正)嗎?又救活了幾個人?」如果雋不疑糾正的錯案、冤案多,他的母親就笑逐言開,十分高興。一旦沒有糾正錯案,他的母親就生起氣來,甚至連飯都不吃了。正是在母親的教育和影響下,雋不疑雖然執法嚴厲,但卻從來不殘暴,是百姓公認的好官。

「平反」由此而來,意思是糾正原來的錯誤判處。

中共自建政以來,迫害了許多中國人。每次犯了所謂「嚴重的錯誤」後,為了收買民心,都採取所謂「平反」的舉措,但卻從不承認中共本質上的罪行。這正是中共本質上的邪惡,目前,等待中共的也只有解體的命運了。

(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次武帝到華林苑狩獵,用弓箭射虎和犀牛時,弓弦突然斷了。當時王母的使者正好隨駕,就對武帝說:「請您拿一分王母獻來的靈膠,用唾液把膠弄濕,然後用它把斷了的弓弦接好。」
  • 「無所不用其極」原義為無處不追求完善。這句話通俗的說就是:君子做事的時候,要想盡一切辦法來達到完善的境界。
  • 後來,秦檜死了。秦檜死後不久,他的兒子秦熹也死了。妻子王氏設壇請道士為其招魂祈禱。道士伏章,在做法時看見了陰間戴著鐵枷的秦熹,就問:「太師(秦檜)在哪裡?」秦熹答道:「在豐都鬼城。」 方士按照秦熹所說,前往豐都鬼城,看見秦檜與另一個謀害岳飛的人萬俟契都戴著鐵枷,正遭受各種刑罰的折磨,苦不堪言。秦檜說:「麻煩你轉告我的夫人,『東窗事發』了。」
  • 一天晚上,王珣夢見有人將一支如椽子般粗大的筆送給他,醒來後,王珣說:「看來有大手筆的事情要我做。」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就送走了溫順可愛的玉兔,迎來了瑞氣萬千的祥龍,這兒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龍騰虎躍,好運連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