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古塔三十四

中國的奇塔─普救寺捨利塔

意文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永濟縣城西北12公里的西廂村的「普救寺」,院內屹立著一座古樸秀雅的捨利塔,該塔是古人根據聲學原理建造的,人立於塔側擊石,可聽到「呱呱」的蛙叫聲。它是在方志中稱為「普救蟾聲」的特色建築。清乾隆乙亥重鐫《蒲州府志》中有「普救蟾聲」的記載。由此可知其蛙聲效應,距今至少有200年以上。

數百年來,它以其獨特的聲學效應蜚聲於世,與北京天壇的「回音壁」,河南郟縣的「蛤蟆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的「石磴琴聲」,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其又與法國巴黎「鐘塔」,意大利「比薩斜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樂塔」及緬甸的「搖頭塔」等同稱「世界六大奇塔」。

該塔始建於唐代武則天時(西元689年~西元704年)。明嘉靖年間,河東大地震,原塔被摧毀。現存之塔是大地震八年後重建。從寺內現存碑刻記載,它是明代嘉靖年間重修的一座密簷式磚塔。保留著明代重修後的原狀。

塔的建築造型樸實大方,塔身全為磚造,「四方形空筒式」的結構上保存了唐塔的特點和風格,塔基和內外皆呈方形角密簷樓閣式,底層每邊長8.35米,塔上壁用疊澀磚出簷,全塔共13層,塔身高36.76米。第一層塔室南向辟門,不設樓梯,室頂砌作疊澀八角穹窿,中央留有一孔,可通往上層,方室內後壁有一佛龕,已無佛像。

第一層以上是空筒狀的塔身內部,從二層到九層,塔壁間有轉角通道,內設台階,可盤旋登高而上至九層。二層以上四面辟門,真假門互相交錯,門頂作拱形。原塔剎高約兩米,風磨銅製,似葫蘆形,於1922年地震傾圮。一至二層塔外壁間,鑲嵌有14塊歷代修茸的石刻,如今成了普救寺興廢變化的珍貴史料記錄。

「遊人石擊地,蛙鳴貫長空」,「普救寺捨利塔」以其神奇、奇異的蛙聲使遊客橫生妙趣,樂趣無窮。

其它奇塔:

塔中塔:
浙江省湖州市的「飛英塔」,由內外大小兩塔所組成,內中是座小石塔,宋時在其外建造木塔,用以保護石塔,故形成塔中塔的奇景。

樹中塔:
雲南普洱「普濟寺」中的一座古塔,被一棵榕樹緊緊環抱,從遠處看很難看得清塔身,僅僅能見到幾乎與樹梢等高的塔尖。

常新塔:
明萬曆年間,廣東省德慶縣城東的自沙山上,有座「三元古塔」。此塔曾遭火焚,樓板被燒殆盡,然而塔身內外,仍然穩固如磐石。相傳,建塔之時塔身全部用銀灰塗抹,有「只新不舊」之說。

翻轉塔:
在四川省大足縣的寶頂山上。有一座八角四層,上大下小,形似倒立的聖塔。塔的每層周圍都雕有精細的佛龕,古代建築工匠,為減少其日曬雨淋的侵害,特意將塔簷逐層向外擴展,使這座塔的造型成了上大下小的獨特奇觀。

冒煙塔:
河北省涿州市有兩座古塔,每逢晴天,只見塔頂「青煙縷縷,如燃火炬」,被當地稱作八景之一的「雙塔晴煙」。其實,此「煙」非彼「煙」。而是建塔的古杉建築材料,其所散發出來的特殊氣味,引來了蚊蚋蟲群,在塔頂飛轉盤旋,遠看似為縷縷青煙,因而造成奇觀。

最小的塔:
寧波阿育王寺木雕捨利小塔,僅幾十厘米高,是中國現存最小的塔,卻是佛教中聞名的一件極其珍貴的寶物。傳說晉泰始年間(西元365年─西元289年),有一名叫劉薩呵的人,從地下挖出一個青色小塔,「高一尺四寸,廣七寸」,塔剎有五重相輪,塔的四面都有雕刻,似石而非。

傳說這是阿育王所造四萬八千塔之一,裡面珍藏釋迦牟尼的捨利。小木塔也與佛經傳記上所說相符,塔身雕刻完全是印度風格,但又與五代吳越王錢弘所造八萬四千寶篋印經塔極為相似。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的古塔很多,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排列的卻極少。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簷式塔」建築,是中國偶數層古塔中,層數最多的一座。古塔建立在高大的台階之上,塔的基座呈方形,分為二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台基四周設有石欄,欄的四角有望柱,柱頭有雕刻的石獅像。
  • 中國保存較好的唐代古塔中,有兩座以大小分別,且都以「雁塔」為名的,西安市 」大小雁塔」,其不僅是全國著名的佛教古塔建築,在世界上也頗具名氣。」大雁塔」是唐高宗在位時修建的。 相傳是唐玄奘自印度(天竺)取經回來後,仿印度雁塔樣式修築的,故名為」雁塔」.................
  • 在杭州西湖之南,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山上。五代後梁開平五年時(西元911年),在此處掘得一枚大錢,當時吳越國王錢弘認為此處是個吉祥寶地,即下令建造「大錢寺」。北宋年間,吳越王應延壽、贊寧兩位和尚之遊說,為鎮服洶湧的錢塘江潮而建造佛塔.................
  • 「嵩岳寺塔」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城北、嵩山南麓太室山下的「嵩岳寺」內,登封人慣稱它為「大塔寺」。嵩山,是我國古代建築精粹彙集之處,其中的244座古塔中,位居長老地位、被稱做「華夏第一塔」的「嵩岳寺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簷式磚塔』。
  • 素有「天下第一名剎」之稱的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少室山之北。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初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 495年)。唐初,因助李世民征伐王世充有功,後來李世民大賜莊田建寺院,遂使少林寺成為第一名剎,當時有僧徒千餘人,僧房五千餘間。高僧眾多,大師雲集。
  • 「定州塔」有「中國寶塔之王」美稱,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
  • 福建省福州市東南部,海拔925米的「鼓山」,因山巔有巨石如鼓,每逢風雨之際,顛簸激盪有聲而得名。位於山腰處的「湧泉寺」,前臨香爐峰,背枕白雲峰,風景秀麗,為福州五大禪寺之首。相傳因寺前有一口「羅漢泉」湧出地面而得名。湧泉寺有「三寶」(陶塔、雕版、血經)、「三鐵」(鐵樹、鐵鍋、鐵絲木),非常獨特珍貴,價值連城。
  • 「廣勝寺」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城東北十八公里的霍山南麓,也是著名「霍泉」的發源地。寺創建於東漢建和元年(西元147年),初名「俱盧捨寺」,又名「育王塔院」,唐代改為「廣勝寺」。大歷四年(西元769年)重修。元大德七年(西元1303年)發生地震,全寺毀壞後重建。所謂「廣勝」,就是「廣大於天,名勝於世」之意。
  • 「白塔寺」就是坐落在北京阜城門(明代稱平則門)內大街北側的「妙應寺」之俗稱。因塔身通體皆白,故俗稱為「白塔」。「妙應寺塔」除塔頂為銅製之外,全部以石砌而成,外表貼磚,並塗刷白堊粉飾,光潔如玉,故又稱「玉塔」。銅製塔頂呈顯金色,與塔身顏色金白對比,看來氣氛崇高聖潔。全塔比例勻壯,氣勢雄渾。
  • 一座與山東臨清靈巖寺、湖北荊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國清寺並稱為「四大叢林」之一的「棲霞寺」,是江南著名的古剎之一。位於江蘇南京東北17公里的棲霞山中峰西麓,又名「攝山」。南朝時代,山中建有一座「棲霞精舍」,因而得名。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西元489年),是當時的隱士明僧紹,將住宅捐給交往密切的法度和尚改建為佛寺的。唐高宗時更名為「功德寺」,增建殿宇樓閣40餘間,極為壯觀宏偉,成為當時江南最大的佛寺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