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從日治台灣歷史看新疆暴亂

茉莉

人氣 10

【大紀元8月12日訊】以暴力反抗異族統治,釀成血光之災,古今中外的歷史上並不鮮見。自1745年清軍橫掃新疆,開始互相仇殺,兩百多年間,國家暴力和民間暴力事件不斷。今年7月5日在烏魯木齊發生的「打遊擊」式的城市暴亂,是一場令人驚心動魄的流血悲劇。

不少識者因此檢討中國的族群關系和民族政策問題,其觀點有不少可取之處。但在筆者看來,維漢兩族並沒有化解不了的深仇大恨,最根本的癥結,還是一個民族尊嚴和民族自治的問題。不管代表大漢族的中國政府給予維吾爾族人多少具體的優惠政策,都不能安撫一個民族的深切之痛——自治權利的損失。在自己的土地上被他人任意主宰,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是維族人要浴血反抗的根本原因。

使用武力可以暫時壓服不肯馴服的弱勢民族,卻會留下更大的後患。要想獲得真正的穩定,還得另謀良策。去年筆者在台灣旅行訪友時,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現象,即日本統治台灣時曾一度創造了和平安寧。這個例子可能令中國人不太愉快,但可以給中國維漢民族衝突的解決提供一點借鑒。

1895年,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台灣人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抗日運動由此興起。然而,台灣的武裝抗日運動只持續了二十年,在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後基本熄滅。當時台灣人放棄用武力抵抗異族統治,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已經成了被祖國母親拋棄的「亞細亞孤兒」,孤懸海上,無處可以投奔。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卻是,此時日本本土已經開始民主化進程,這個進程也影響到殖民地台灣,使台灣知識分子有了合法抗爭的機會。於是,台灣人放棄暴力,開展了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利,殖民地的民主化一度出現曙光。

議員半數民選,日本釋放自治權

在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日本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民主政治時期——「大正民主」。這個時期由原敬內閣主導,以「政黨內閣、普遍選舉、特權的限制」為特徵。日本國內充滿了比較自由的社會氣氛,一些知識分子也開始關注殖民地台灣的不公平處境。

受民主思潮的影響和鼓舞,旅日的台灣知識分子組織了「新民會」,推動台灣的政治改革。其行動之一是要求撤銷「六三法」,取消該法賦予台灣總督的立法特權,要求在台灣適用日本本地法律。這即是說,原來被視為次等公民的台灣人,要求平等享受日本的國民待遇。「新民會」的另一個重要主張是,要求日本帝國議會同意台灣人設置自己的議會。由此釀成了一個「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該請願運動持續了14年。

就在旅日台灣人一次又一次發起請願時,台灣島內的社團運動也空前活躍。其中有蔣渭水等人倡導的「台灣文化協會」,以展開文化啟蒙為宗旨,提出了「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等反抗殖民統治的口號。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團體有「台灣農民組合」、「台灣民眾黨」、「台灣工友總聯盟」、「台灣共產黨」和「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

由於各種社會運動的抗爭,日本殖民當局不能不考慮台灣人的自治要求。為緩和台灣人的情緒,日本人於1935年修改制度法規,公佈《台灣地方自治制度改正》。新法規定,台灣的州會、市會議員和街莊協議員,均由全部官選改為半數民選。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經由民選方式產生議員,雖然尚屬不完全的自治,但畢竟有了一個開端。可惜後來日本結束了「大正民主時代」,走向萬劫不復的軍國主義,台灣漸進改良的議會道路也因此中斷。

比較起來,當今佔領新疆統治維吾爾族人的中共當局,從未考慮過維族人的自治要求,從未在新疆進行過民主選舉,也從未允許各種自由的政治團體為自己的權益發聲。這樣一味以強權壓迫異族的結果是,把維漢兩族人民推向仇殺的血海之中。

從吳鳳神話看日本人懷柔治台

日本人治台的懷柔感化政策,在他們宣揚的「吳鳳神話」裏體現得比較充分。吳鳳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不管是大清帝國,還是日本殖民當局,甚至光復台灣的國民黨政權,都一致把吳鳳定位為「寬大慈愛、自我犧牲」的典型化身。自1935年後台灣的小學國語讀本裏,都有吳鳳殺身成仁的故事。

該故事的大致梗概是︰清朝康熙年間的漢人吳鳳,被派到阿里山當通事。為了杜絕當地鄒族人獵取人頭祭神的惡俗,吳鳳身穿紅衣紅帽讓鄒族人獵頭。當鄒族人發現這次被殺的人竟然是他們平日最敬愛的吳鳳時,大為懊悔,被吳鳳殺身成仁的偉大人格所感動,從此不再獵取人頭。

在日治時代,日本學者在台灣詳細考察這段歷史之後,編寫了《殺身成仁通事吳鳳》一書,對吳鳳化番的事跡進行了藝術加工。殖民當局蓋起了吳鳳廟,由總督親自主祭,頒發匾額,還把該故事編成歌舞劇、拍成電影。如此隆重地宣揚一個清朝漢族官員的英雄業績,日本人顯然是別有所圖。他們特意呈現出文明和野蠻的對立,將殖民當局的「理蕃政策」正當化。這是日本在對台灣進行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的同時,為了鞏固其統治,所實行的柔性的文化教化活動。

不管日本人構築神話的動機如何,其手法還算高明。一方面,他們以清朝的官員吳鳳做榜樣,教育自己的官吏對台灣土著要寬大仁慈;另一方面,他們向台灣人顯示,日本也弘揚中國的聖人之道,這樣就給殖民統治塗上了一層友善的色彩。同時,日本人撰寫的吳鳳傳記,還批判清朝官員擅離職守,不負責任,貪汙受賄,縱容奸人,治民無方,治番無策等劣跡,這就巧妙地告訴台灣人,他們日本人的管治要比前朝更清廉更有效。

「王鬍子」神話和庫爾班大叔

一個社會流傳什麼神話,多少會反映其現實的一面。在中共治疆六十年間,流傳下來的一個最恐怖的傳說,即著名的「王鬍子」神話。「王鬍子」是共軍將領王震的外號。1949年,兇狠的王震率領十萬官兵進軍新疆,殺人如麻。他甚至用大炮轟平維族村莊,大批維族人慘死。後來新疆人用王震的外號來嚇唬哭鬧的小孩,每當小孩子哭鬧,大人就嚇唬說︰「王鬍子來了!」於是小孩害怕了,立刻停止哭泣。

據中共的歷史資料,王震在新疆大開殺戒,殺得連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習仲勛也看不下去。習仲勛要求王震立即停止牧區「鎮反」,王震不服,還發生過嚴重的爭論。後來王震離開新疆,直到晚年,他對自己的殺人罪孽仍然毫無悔過之心。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北宋岳飛的《滿江紅》中的「胡虜」和「匈奴」,都包括維吾爾族。這種殺戮異族的豪情壯志,幾百年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漢族將領。受王震崇拜的晚清名將左宗棠在率兵入疆時,也曾有「左屠夫」之稱。在「精忠報國」的口號之下,毫無人道的殺戮被視為英勇的愛國行為。比較起來,日本人在台灣宣揚仁慈的吳鳳,即便被視為偽善,也比中國漢族的這類殺戮神話少一點血腥。

關於維吾爾族的一個喜劇性的神話,是「庫爾班大叔見到毛主席」的故事。1958年,新疆和田的一個農民庫爾班‧吐魯木,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後來這個故事被加工成神話,在國畫大師黃冑的畫筆下,這位維族老漢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唱著贊歌,迎著朝陽向東方走去。就在中共大肆宣揚庫爾班大叔北京朝聖的幸福之時,新疆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伊犁事件」(1962年),維族人民因饑荒而抗議,因抗議而遭到屠殺,幾十萬人悲憤逃亡他鄉。

為了獨裁堵死和平解決途徑

從上述各種不同的神話,可窺見新疆問題的極端復雜性。它既有一部歷史的血淚帳,也有維漢兩族的現實衝突,更關鍵的是一個社會制度問題。如果不變革現行的一黨專制制度,只空談族群和解,以為調整一下民族政策就可以解決麻煩,那就把這個問題簡單化了。當今中共不願放棄專制實行民主,只想通過給予維族人優惠和財政補貼的辦法,來和維族人做政治交換,讓他們接受現存的專制制度。這次烏魯木齊的流血悲劇表明,這種交換已經行不通了。

半個世紀以來,五十多萬維吾爾人被迫逃往他鄉,頑固的中共當局拒不理睬他們的政治訴求。1998年,筆者曾采訪歐洲「東土耳其斯坦聯盟」主席艾爾肯先生,新疆維族流亡者中主張「和平非暴力」的代表。當時艾爾肯想要在流亡維吾爾人中建立一個議會,其訴求類似八十年前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民主自治主張。

艾爾肯先生至今未能回到家鄉新疆去建立議會,而在北京致力於民族和解、反分裂反暴力的維吾爾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最近被拘押。看來,為了保住一黨獨裁,中共寧願堵死一切和平理性解決新疆問題的途徑,就連當初日本帝國給予台灣人的部分自治權,也不準備給予維族人。那麼,當年嚇得小孩不敢哭的「王鬍子神話」,還會在今日被軍管起來的新疆,以新的版本繼續流傳。

原載香港《爭鳴》雜誌2009年8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茉莉:創傷難癒—從董樂山的骨灰談起
茉莉:他們擅長念詩歌講道德
茉莉:中共新專制主義的平衡術
三絲抱豆
三絲抱豆 人氣 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