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石话蚵仔

文、摄影/ 王嘉益 (台湾)
font print 人气: 459
【字号】    
   标签: tags:

到过台湾台北士林夜市的游客想必都印象深刻,在那里的近百个美食摊位中,竟然就有一、二十个摊位在卖蚵仔煎,而且几乎是摊摊生意兴隆,很多外来游客都是闻盛名前来光顾的。不只是士林夜市的蚵仔煎闻名全台,在台湾似乎到处都吃得到蚵仔煎,蚵仔煎俨然已成为民间美食的代名词。

然而蚵仔煎中的精华重点“蚵仔”并非只能作蚵仔煎,它在台菜料理中可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既可煎、煮又可炒、炸、煮汤,例如蚵仔面线、蚵仔粥、蚵仔酥、荫鼓蚵、蚵爹、铁板蚵、烤蚵、咸菜蚵仔汤……等,都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台湾美食,蚵仔实可称之海鲜中的圣品。

谈到蚵仔,当然不能不简单介绍一下有蚵港之称的东石渔港。台湾嘉义县的东石港西临台湾海峡,位于朴子溪和北港溪出海口中间,地势低漥且平坦,其间水路、湿地及渔塭便占去了一大半的土地,蚵仔养殖渔业发达居全台之冠。

在一个冬天寒流来袭的周日午后我造访了东石蚵港,微弱的阳光和冷空气笼罩下的东石港,蜿蜒狭窄的街道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咸湿海水味道。虽然是周末假期街道上仍是显得异常的冷清,除了偶然可遇的老弱妇孺,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内路旁到处可见堆积如山的蚵壳,和屋檐下三三两两的挖蚵妇女,也难怪东石港又有青蚵嫂故乡的称号了。

顺着村中曲折的小道和穿过一大片的渔塭后来到了港区,小小的渔港内杂乱地停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渔船和排筏,景观和别处的小渔港比较并无特别之处。但港边水泥空地上一堆堆粗且长的竹子则吸引了我的目光,望向不远处,几个中年男女正坐在由竹子排列成像渔网状的棚架上绑着尼龙线。


在港边蚵农正在建造新的蚵棚


看到我靠近并拿起相机在拍照,一名中年男子抬起头来面露微笑地向我打了招呼,就这样我们闲聊了起来,对谈间中年男子双手仍娴熟地绑着正在建造的新蚵架,一方面又详细地述说着东石蚵港养蚵的故事:

“东石乡的渔业除了传统的捕鱼之外,养蚵的收入几乎占了渔民经济来源的一半。蚵仔又称牡蛎,东石养殖的品种以真牡蛎〈巨牡蛎〉为主,在亚热带的台湾,蚵仔全年都可产卵,一般而言,养蚵大约七、八个月至一年即可收成,且全年可收,夏季时蚵仔生长较快速且肥美,但在台风过后和冬季时则会变得成长迟缓瘦小。

至于谈到东石养蚵的历史,相传是280年前泉州人来台湾从事渔业时,将牡蛎的养殖技术引进嘉义沿海的。几百年来养蚵的技术变化并不大,大致可分成四种方式:早期采用的是插竹法,即将竹子劈开削成数只竹片,然后把竹片的上头以柴刀劈裂,并夹上一个蚵壳凹,最后再把其插入土中。

到了民国47至52年间则引进了棚架垂下式的养殖法,54年起至今则又改采棚架平挂式的养殖方式,皆系以尼龙绳来穿结蚵壳,悬吊于蚵棚之上。民国64年时又引进了适合于外海养殖的浮筏垂下式方法,必须先用竹子绑好浮动棚,再用船拖到外海深水处,并用保丽龙来增加浮力和在每个棚架的四角系以铁锭沉入海底加以固定,这种养殖方法蚵仔的生长期较短且产量也非常丰厚,但夏季台风来时则须拉回港内以免血本无归。”


在蚵棚上蚵农正在检蚵仔


经历风吹日晒雨淋皮肤黝黑粗糙的中年蚵农,两手仍然不停地在蚵架上绑着尼龙绳并接着说道:“像这种竹子作成的蚵棚大概可使用2年左右便要换新,而养蚵仔除了要搭蚵棚外,还得经常穿蚵串、寄蚵苗、起蚵厝、检蚵仔和剥蚵仔,工作可说是非常繁忙。同时,还得忍受夏天日晒雨淋和冬天的冷风寒水,因此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所以很少有年青人愿意留下来继承家业,通常都是老一辈的在勉强支撑着,但这几年台湾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已有不少的年轻一代回流来帮忙。”

时间飞快地流逝,不知不觉地太阳已快西沉。看着港中河道靠海的远处,几艘到外海检蚵仔的小船已归航,而几辆准备载运蚵仔的大小卡车也已经在港边的起货架旁待命。我告别了中年蚵农,前往起货处用相机留下一张张一篓篓刚采收回来的蚵仔,由小船吊上岸边卡车的影像,纪录了蚵仔另一段的经历路程。


在港边刚采收回来的一篓篓蚵仔正吊上卡车


太阳刚西沉入海,天色尚未变暗,骑车绕行村中小道准备踏上归程。忽然前方路边出现将近两三层楼高的白色蚵壳山,异常地耀眼夺目,我在蚵壳山旁停车驻足观望,只见一群全身包得密不透风仅看得见一对眼睛的妇女,每人带着一个小塑胶桶围坐在小蚵壳堆边挖蚵仔。


蚵壳山旁青蚵嫂们正在挖掘漏网之鱼


为了拍照我刻意地向前去打招呼闲聊,此时只有一位较不怕生的老妇与我对话着:“来这里挖蚵仔的全都是一些妇女,其中有很多都是外籍新娘,主要是为了赚一点零用钱来贴补家用。这些堆积如山的蚵壳是从东石乡各处运来的空壳,我们的工作就是寻找那些没有被挖到的漏网之鱼。至于这些空蚵壳,大而完整的可以回收再使用,多数小而破碎的则可运去填地,或者卖给工厂加工作成肥料和饲料。据说,屏东的黑珍珠莲雾就是使用加了蚵壳粉的肥料才会长得特别好,而鸡鸭吃了这种含钙量高的饲料,生出来的蛋壳也会比较硬哦!”

讲到这里,突然一辆车门上写着斗大“青蚵嫂”的卡车满载着一篓篓空蚵壳驶进了堆积场内,只见场内的青蚵嫂们纷纷站起,一手拿着矮板凳一手提着小塑胶桶迅速地向卡车靠拢过去,像是急着要去找寻新宝藏似的。


青蚵嫂们正往载着一篓篓空蚵壳的卡车靠拢准备寻宝


在昏黄的街灯下,我独自骑车顶着寒风在乡村公路上往回家的方向奔驰,没想到那部车门写着“青蚵嫂”的卡车竟然就从身后呼啸而过。这时,下午在东石蚵港的所见所闻又在脑海中快速地浮现了一遍,而我口中竟不自觉地哼起了“青蚵仔嫂”这首闽南语歌的旋律:“别人的阿君仔是穿西米啰,阮的阿君仔是卖青蚵,人人叫阮是青蚵嫂………。”@*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屯火山群为台湾最大的火山群,系由二十多座火山所组成。在280万年前,由于太平洋板块挤压欧亚板块,将欧亚板块抬升,太平洋板块隐没入地底熔化成岩浆,当地底压力过大时,岩浆便随着断层裂缝喷出地表,因此造成了大屯火山群的首次喷发。
  • 所谓的“蓝月”并非夜空中真的出现蓝色的月亮,而是指同一个月内出现的第二次满月。之所以会被称为“蓝月”,乃是因为当年“缅因州农民历”天文杂志撰稿人的误用,才令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
  • 纵观洪老师创作三十多年来的作品风格之演变,将其归纳为三个系列:
    一、叠染光影系列──兼容时空与动感的分割形式
    这个系列的作品,他要追求的是:一、光与影的解读和诠释;二、空间与空气的互动;三、强调“动”与“静”的对应关系;四、穿透与多重空间的开拓;五、解构立体主义的理念。
    二、拥抱自然系列──以自然为师,体会万物生息及人体之美
    美丽的大自然,提供了创作的泉源,而写生正是走进自然,描绘刹那间心灵悸动的最佳捷径。
    三、夜景系列──突破与超越后的造境
    历经了叠染光影的分割形式,又用最诚恳谦卑的态度面对自然、拥抱自然后,一个艺术创作者的自觉性,似乎鞭策着自己去寻求突破与超越,于是洪老师继续孜孜不倦地耕耘,努力去追寻、去创造“美”,因而有了一系列的夜景造境大作。
  • 我最爱这时候带着学生出游,近则是学校附近的人工湖,远则为尖石的前山或后山。而入宝山不要空手回,从宝山要安全归来,出发前必须要做好最周全的准备,这一堂“准备出发”课,往往都是开学后的前一、两周必上的课程。课程内容如下:
  • (大纪元记者亘婕费城编译报导)夏季将至,费城动物园的暑期夏令营已开始报名。夏令营期间,孩子们可观赏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只动物,还将欣赏到“生物栖息地展”由乐高(LEGO)做成的真实大小的北极熊。您有喜欢动物的孩子吗?那么别错过这个机会,缴纳50美元押金即可预约一个名额。名额有限,额满即止。
  • “番茄红了,意大利的医生脸就绿了。”意思是番茄有食疗的奇效,使经常吃番茄的人身强体壮,让医生等不到病人上门求诊而感到苦闷。番茄的“番”即隐含有外国血统的意思,正如当年的荷兰人被台湾先民称作“红毛番”一样,就是意指西洋来的水果。
  • 原产于南美洲热带环境的水域,为浮叶性多年生草本。根生长于水中底泥,茎绿色或红色,菱形叶片互生聚集在茎端放射状排列。
  • 草莓海葵是礁岩区海岸高潮线的普遍种,但有的可深达20公尺。足盘较体柱宽大,表面平滑无体疣。口盘边缘的缘沟深而且内藏襟疣。触手共有6圈可达192支。
  • 蓝鹊为群居鸟类,生活在台湾低海拔阔叶林,社会行为十分复杂,繁殖期约为3~5月,繁殖、育幼期间有强烈的护巢行为。台湾蓝鹊会储存及分享食物,在育雏时前一年生的子代,会帮亲鸟共同照顾幼鸟,非常特别。
  • 花可入酒、浸盐蜜、作香茶及桂花卤等。全株可入药,根或根皮可治胃痛、牙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花可化痰、散瘀。止牙痛、口臭;果实可治肝胃气痛。
评论